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持续贬值引起了经济学界的强烈关注,一些经济学家发出了美元和国际货币体系崩溃的警告。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资产为本位的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外围亚洲国家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该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国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字,并由此获得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操作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巨额经常项目赤字是其雄厚的金融和经济实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6,(1):4-5
2015年5月1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首次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标准公布了2015年第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初步数据。按照最新标准公布国际收支平衡表之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结构持续二十多年的"双顺差"结构将不再出现。但研究国际收支结构仍旧是有必要的,国际收支的流量结构变化与差额平衡关系的形成,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自主性交易与政府调节性交易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一国国内经济、对外经济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利率等变量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FDI对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关于相关理论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梳理,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关于FDI对我国国际收支净效应的观点,并期望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分析,为FDI对中国国际收支影响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 ,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迅猛增长 ,2 0 0 2年总额已达 5 2 7.43亿美元 ,占世界直接投资总额近 1 / 1 0。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在不断扩大和加深。将从直接与间接影响两个方面 ,研究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的相互关系 ,并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相应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国际收支与外汇储备的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至2005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达8189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那么,我国外汇储备在今后几年能否一如既往地保持目前的增速呢?由于外汇储备来源于一国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盈余,与该国国际收支状况息息相关,因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国际收支中两大账户的发展趋势,来洞察外汇储备的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的国际收支持续保持经常账户逆差、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结构,向国外投资者支付过高的利润和红利,是其主要的经常账户逆差来源,而证券投资长期保持净流入,是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过高的出口成本,每年对国外投资者支付过高的利润和红利以及对外债支付高额利息等是造成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难以长期持续这种国际收支结构。 相似文献
8.
长期持续存在且不断扩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对我国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正在日益显现出来,它不仅体现在短期内外汇储备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国内货币流动性过剩、贷币政策调控效应减弱等方面,而且对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发展环境方面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正视国际收支顺差的负面影响,积极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将有助于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膨胀,本文从以下两个角度分析了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原因:一是美国较低储蓄水平;二是全球储蓄过剩。 相似文献
10.
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资本项目相比 ,FDI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更为曲折和复杂。本文在中观层次上研究了FDI对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影响 ,并且从FDI流入类型的变化上指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常项目顺差的维持存在一定困难 ,最后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与国际收支概念产生时期的世界贸易环境相比较,目前的世界贸易环境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跨国公司贸易对“经济体”国际收支产生着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国际收支项目上,而且使按原产地规则统计的国际收支的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异。 相似文献
12.
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收支——基于国际收支平衡的我国对外直接投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对称性。我国国际收支中投资收益逆差抵消了大量的贸易顺差,在未来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减少的情况下,这将会导致中国国际收支的恶化。因此,需要大力推进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以谋求国际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论证了资本市场与国际收支的关系。通过分析18个工业化国家的经验数据得出:一国如果拥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往往吸引较多的国外资金通过证券投资大量流入,引起资本账户顺差,与之同时往往伴随着经常账户逆差。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是:发达的资本市场是一国合理利用外资的一个重要前提;与之同时,发达的资本市场可能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过程中实现自我调节的缓冲器。我国多年来一直保持资本账户巨额顺差,但主要是通过FDI实现的,这种格局的形成也与我国资本市场的缺陷有关。对我国而言,建设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对我国国际收支管理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储蓄不足和全球储蓄过剩是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贸易逆差以及主要由贸易逆差造成的经常帐户赤字已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美国贸易逆差产生原因的解释众多,本文以主流经济学分析框架得出美国储蓄不足是美国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的结论。美国国内储蓄不足导致外国资本的流入。外国资本一方面为美国提供了购买力,补充了美国的储蓄,另一方面,美国可用外国提供的购买力进口产品,满足自己的需求。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其储蓄不足的结果。从全球视角出发,其他国家的储蓄增加,为美国补充了储蓄,为美国贸易逆差的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认识美国贸易逆差产生的原因,可以更有利地支撑美国贸易逆差与中国对其贸易顺差没有根本联系的观点,及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是美国贸易逆差根本原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FDI的利润汇出、出口创汇能力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影响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QI Jun-yan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8,(6)
本文运用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区分和考虑不同类型外国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渠道,分析了外国直接投资的利润汇出和出口创汇能力对我国国际收支特别是经常账户差额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国直接投资是形成我国当前双顺差的主要因素。但是未来这种趋势将会发生变化。本文以2006年为基期进行预测,未来10年内,外国直接投资的出口创汇能力将由于外国直接投资从出口导向型更多地转向市场寻求型而下降,而利润汇出趋势将增强。因而,应加强对外国直接投资的动态监管,减少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国际收支的负面影响,避免可能由外国直接投资引起的经常账户危机。 相似文献
16.
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经济政策选择与调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迅速,形成了严重的外部经济失衡。本文在指出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发展趋势、形成原因、利弊影响及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缓解“双顺差”的经济政策,提出了我国未来时期外汇储备控制的思路、规模和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s of inflation targets are examined for a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cash in advance constraints. An increase in the inflation rate, by increasing the price of consumption relative to leisure, reduces consumption and labor supply. The fall in labor reduces the marginal productivity of capital, and a fall in investment. The country runs a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despite the fall in output. The dynamics of the model for permanent and temporary policy changes are fully worked out, with the aid of a diagrammatic apparatus.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model reveals substantial impact and steady state effect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