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迁移流动对于城镇劳动力供给和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均有显著影响.农村迁移劳动力与城镇居民就业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但对城镇劳动力就业冲击不大.城一城迁移人口对迁入地人口的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均无明显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从计划经济时期的高度一体化逐步演变为省际之间的分割,再次走向大经济区之间的分割和区内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借助农民工的迁移流动来实现的,因而在本质上依旧是分割的.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和原因,说明劳动力要素流动是区域差距形成的动因之一,而区域差距反过来又加速了劳动力在区域间的迁移和流动。本文针对促进劳动力流动、协调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就业劳动力的数量为依据,利用一次回归,寻求东西部劳动力的净流动量与衡量东西部地区间经济差距的Theil系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跨区域劳动力流动可以促进区域差距的缩小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城镇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机制,指出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不仅会给城镇非技术工人劳动力市场带来影响,还会影响到城镇技术工人劳动力市场.农业劳动力在城镇劳动力市场的进出通过影响城镇非技术工人劳动力的供给,进而影响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两种劳动力数量的对比,也正是这部分农业劳动力在城镇非技术工人劳动力市场的进出,使得城镇劳动力市场在偏离后能够重新回到原来的均衡路径.  相似文献   

5.
唐俊 《商业时代》2008,(12):11-12
现代分割主义学派的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关于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一级和二级劳动力市场,但其对劳动力市场分割所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是不完整的或有缺陷的.本文分析信息不对称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影响,解释劳动力市场中所出现的一些现象,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劳动力流动是引起产业结构升级的一大重要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但是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文章以京津冀区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劳动力流动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合理化分别产生显著负向和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作为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大省,"民工荒"现象出现暴露了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严重的供求矛盾,本文利用预测方法,发现未来广东省常住劳动人口供给相对于劳动力需求在绝对数上有极大的优势,但在增长率上缺相对较低,常住劳动人口在未来劳动力市场发挥消极作用,政府行为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参与率,从而挖掘常住人口劳动力市场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及其向其他经济学科的渗透,为劳动经济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劳动力市场理论的研究因此而焕然一新。这是因为劳动力市场要比大多数其他市场更多地受到制度过程的支配。可以预见,劳动力市场理论在其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会不断地与新制度经济学进行融合,从而使其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更为合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9.
倪晓健 《市场周刊》2004,(6):123-124
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跨国公司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角,推动着资本和劳动要素的全球配置。研究分析跨国投资引起劳动力要素国际流动的原因及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并为东道国企业实施人才竞争战略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分析黄倚衡,沈利群一、所有制决定劳动力性质这里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这里的劳动力性质,一是指劳动力流动,是商品交换还是非商品交换;二是指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是通过劳动力买卖的间接结合,还是通过组织安排的直接结合。...  相似文献   

11.
《品牌》2015,(11)
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生活的向往与改善生活环境的强烈愿望成为我国城乡人口流动强大的动力,人们克服人口流动的经济成本、心理成本和制度成本,不断涌入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镇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涌入城市对于城市来说有利有弊,对城市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12.
13.
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总体特征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东南沿海。本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对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作了效率分析和相关损益团体分析,并指出制度障碍是我国劳动力流动与迁移的主要因素。章最后提出,给予相关受损主体适当的经济补偿是消除劳动力流动与迁移制度障碍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4.
15.
劳动力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全、发展和协调程度是市场经济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在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里,面对数十亿人口的就业、生存和发展需要,劳动力问题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纵观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由于各种历史因素、制度因素和人为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形成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错综复杂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16.
张宪房 《市场论坛》2004,(11):77-78
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的总体特征是从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表现为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内陆流向东南沿海.本文运用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了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对劳动力的流动与迁移作了效率分析和相关损益团体分析,并指出制度障碍是我国劳动力流动与迁移的主要因素.文章最后提出,给予相关受损主体适当的经济补偿是消除劳动力流动与迁移制度障碍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7.
严浩坤 《商场现代化》2006,(36):366-367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背景,认为中国特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及其相应的配套政策构成了劳动力区际流动的制度约束。这种制度约束主要表现为劳动力流入地区的准入门槛。由于制度约束造成的门槛的存在,人力资本禀赋不同的劳动力流动方式不同。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农村劳动力流动异常活跃.在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暂时缓解的背景下,本文要思考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的治本之策,以期做到既要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又要有利于我国农村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区际劳动力流动对区域差距的影响,并对中国现阶段区际劳动力流动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邢颖 《财贸经济》1994,(3):15-17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键就是要建立起能有效配置资源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也就是要建立起各种有效的要素市场。而生产要素市场包括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建立劳动力市场已成为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势必意味着经济运行中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建立市场经济下的劳动力市场必将遇到认识上的阻碍和具体操作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