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冀 《经贸实践》2002,(12):20-24
今年以来,在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作用下,浙江商品流通市场活跃,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外贸增长强劲,共同推动了全省工业经济的较快增长。同时,工业企业积极深化改革、调整结构,全省经济效益保持较高水平,继续名列全国前茅。浙江企业家对宏观经济的信心持续增强,第三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40.4,比上年同期提高15.6点,比今年二季度上升4.3点,再创近年来新高。前三季度浙江工业经济总体上保持较快、高效增长的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2.
奔驰的浙江工业经济列车受到资源因素的严重制约,浙江制造遭受“天花板”的困惑。如何克服要素性的束缚,使浙江工业“缺”处逢生……  相似文献   

3.
从浙江的情况看,工业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已成为我省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保障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省委、省政府对各级政府和经贸系统的殷切期望,也是对各级政府和经贸系统的重大考验。针对当前经济形势,各地、各部门要进。步理清思路,采取政策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增氏。主要抓好五个办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浙江是中小企业大省,现有500万元以下工业企业67多万家,规模以上企业4万多家。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业增加值已占到全省工业增加值的87%,成为区域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扩大就业的主渠道。[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经贸实践》2005,(4):32-33
在全省工业经济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一组带着“下降”,“回落”字眼的数据似乎开始验证“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老话,对于经济实力仍路在全国前列的浙江来说,工业正处于重要关口。  相似文献   

6.
工业是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工世化是摆脱贫穷落后面貌、建成经济发达省份的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浙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就,最眩目夺彩的就是工业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7.
《经贸实践》2005,(1):1-1
日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的工业经济作了谋篇布局,即强工业。这是一个高瞻之举。工业,作为浙江各项产业的基石,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引擎”作用,工业兴,百业兴:工业强,百业强:工业繁荣,百业繁荣。2005年浙江工业发展之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为载 体。  相似文献   

8.
《经贸实践》2007,(6):6-7
浙江的经济,强项在工业,活力在市场,优势在民营,特色在区域,后劲在科技。所谓特色在区域,是指浙江很多市、县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由“一户一品”、“一村一品”形成了小块,再由村镇联合又形成大块,一块块充满活力的经济带来了整体的大繁荣。生机蓬勃的“块状经济”,再依托各种类型的专业市场联动发展为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也由此被学界概括为“小企业、大集聚”、“小摊户、大网络”等经济表征。 虽然,“块状经济”为浙江经济壮大挖掘了第一桶金,然而由于其“细胞”是小企业,在国内外新的挑战面前必须提升。从这个宗旨出发,我们从本期开始,将重点关注这一新课题。而且,首先从欠发达地区入手。这是因为,省里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他们喊出了“不被边缘化”的最强音。[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浙江能在30年间取得大发展,主要靠的是工业的复兴。浙江构建起充满活力的制造体系,推动了浙江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种活力表现在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经贸实践》2014,(11):25-27
把小企业基地当做一块苗圃来灌溉。从这里成长的树丫,或将成为浙江未来工业经济中新的支撑点。浙江之于小企业基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并以星星燎原之势在钱江潮畔迅速蔓延。  相似文献   

11.
《经贸实践》2013,(12):17-32
2013年是浙江工业经济稳步发展的一年,也是我省继续践行产业转型新级、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年。  相似文献   

12.
“浙江工业必须回答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要不要痛下决心调结构、促提升?另一个是如何调结构、促提升?”在年前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副省长毛光烈满怀激情,高声向与会的政府和经信部门负责人提出了这一紧迫命题。对前一问题,结论是:调结构、促提升是浙江工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和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中小企业是浙江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浙江工业基本以中小企业为主,目前全省拥有中小工业企业68.78万户,占全部工业企业的99%。2002年全省中小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9431.24亿元,销售产值18897.48亿元,工业增加值4122.83亿元,占全省国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经济在前4次国家宏观调控期间都曾出现较大起伏,2003年至2004年,国家着手进行第5次宏观调控(以下简称03调控)。本轮宏观调控下浙江工业经济是否会出现剧烈波动,能否存在有效支撑,是否会再次出现类似1993年宏观调控(以下简称93调控)后长达数年的经济低迷,本文拟通过比较03调控和93调控的不同,分析此次宏观控制的实质,进而尝试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舟山市紧紧抓住《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获批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工业有效投入,着力保障企业稳定,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东南地区七省一市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安徽、江西和广东,包括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全国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2004年,七省一市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9988亿元,占全国总量的58.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283亿元,占全国的55.3%;出口总额4819亿元,占全国的8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47.9%。可见,东南地区七省一市经济在全国经济中占有绝对影响力。因此,从2003年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一系列政策实施以来,这七省一市如何表现,将对各省市的工业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考问。下面提供的七省一市2005年1~6月份的主要工业指标为我们审视工业经济总的趋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金兴 《经贸实践》2009,(10):17-18
在60年的发展中,浙江工业经济主要呈现出三大成就:在全省区域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不断提高,对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对全省财政和居民收入增长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经贸实践》2005,(4):1-1
有一种烦恼日益影响浙江经济行进的步伐:煤、电、油、运等要素制约,使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上游原材料涨势不减,下游终端产品利润空间愈来愈小,“浙江制造”面临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业创新的历史画卷。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经济的基本经验,也是具有中国特色和浙江特点的工业化新路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20.
老河口市经济和社会要实现新的发展目标,必须积极推进“两个转变”。更新发展思路是实现转变的前提老河口市经济的主体是工业。过去主要依靠国有企业基础较好,乡镇企业机制灵活的发展策略,使工业经济获得了一定发展。进入九十年代后,工业经济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高,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难。说到底就是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未来的经济竞争就是经济整体素质的竞争,就是质量、效益和市场的竞争。因此,要想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更新发展思路,拓宽发展空间,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