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舟山市已初步形成了集船舶设计、建造、修理、拆解、船配、商贸物流配套于一体的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位居令同前列、全球有。一定影响力的船舶产业基地。2012年,全市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到全国份额的13.7%、17.3%和15.1%,较上年均有所以建设国家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目标,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面推动产业整合提升。  相似文献   

2.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当前我国实现工业化发展的总体战略要求,也是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面对的刻不容缓的重大现实课题。自行车产业是平乡的传统产业,历经了30多年发展,已形成年产成车500万辆、童车1500万辆、零部件组装能力1000万辆的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50个重点产业集群”和“全国县域产业竞争力100强”。  相似文献   

3.
张立军 《经贸实践》2014,(10):19-21
近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全球船市调整期,舟山船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保障船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舟山船舶业界和各级政府积极应对,牢牢把握建设舟山群岛新区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契机,在逆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在倒逼中促调整强优化。  相似文献   

4.
县域兴,乡村兴;产业兴,则县域兴。以浙江省62个县域单位为研究对象,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县域产业,通过构建县域产业发展指标体系,分层次、分产业测度了县域产业发展水平。研究发现:(1)县域产业发展水平整体较稳定;(2)县域产业发展呈现明显的“东强西弱”特点;(3)城市之间县域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4)城市内部县域之间产业发展水平差距较大;(5)分产业来看,不同城市、不同产业发展贡献度差异较大;(6)分层次来看,产业规模、产业效益各自贡献度差异较大。基于以上分析,对县域产业发展提出了六点政策思考,以期为浙江省从县域产业角度出发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和林格尔县的产业集群与县域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中,产业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已成为学术界和各国政府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为例,通过分析和林格尔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劣势,重点阐述了如何通过产业集群及其合理布局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从而最终使产业集群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达到优化县域经济结构,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层面,对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近年来,双城市通过打造强势产业,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研究对象,调研和总结了双城市近年来在县域经济发展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借此探讨强势产业对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以及如何科学地确立和形成强势产业并使其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剑锋 《经济月刊》2014,(2):100-102
2005年,为整合资源、实现产业优势互补,推进崇明生态岛建设,上海将原属宝山区的长兴岛划入崇明县域,定位“国家战略、上海重点、崇明关键”,着重发展海洋装备产业。2007年,为进一步加快长兴海洋装备岛的发展进程,上海长兴海洋装备产业园(以下简称长兴园区)应运而生,重点发展高新技术船舶、海洋工程配套产业及战略性新型产业。建园7年来,在“生态崇明”战略的大背景下,长兴园区围绕海洋经济发展主线,实践着有别于传统工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进一步建设,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趋重要。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取决于县域竞争优势,而国内外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表明,产业集群是培育地方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如何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经济,对县域经济乃至整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的提高都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按照理论概述、我国利用产业集群发展县域经济的问题、利用产业集群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这一思路来完成的。通过对产业集群和县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与现实案例、数据等相结合来分析,得出了能使发达县更好的利用产业集群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系列方案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发达地区产业加快向内陆地区转移,县城城镇化获得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基于对广东省云浮市的县域经济调查,在县域地方政府行为视角下,分析产业转移对县域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分析表明,在财税最大化和县域主体功能区实践下,县级政府倾向于发展大型资本密集型工业、建筑房地产业,在空间上则表现出向县城和少数重点镇集中的趋势。产业转移为县域城镇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动力,以县城为主导,以重点镇为支撑的县域城镇化格局开始形成,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外出回流劳动力加快向非农产业转移,但资本密集型产业限制了对人口的吸纳,不利于人口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沿海液化天然气(LNG)产业布局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天然气生产量小于需求量的趋势已经凸现,为了解决天然气资源利用问题,我国在广东、福建等沿海地区开始布局液化天然气(LNG)接受站,从国外输入LNG。中国已在上海市建造14.7万m3的LNG船,并积极开展新一代大型LNG船的研发工作。LNG产业是具有链系的新兴产业,包括天然气液化、LNG贸易、LNG运输以及LNG船舶制造业等的组合。对LNG产业链接模式以及我国LNG产业进入国际行列进行了分析,并讨论我国沿海LNG项目的接收终端、LNG船舶制造、LNG运输的布局和今后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县域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县域产业对高碳排放产业的依赖性使县域产业发展与碳减排陷入两难困境。东北地区是老工业基地,低碳技术、节能减排技术落后,县域产业高碳排放、高污染、高能耗特征明显,研究东北地区县域三次产业与碳排放的关系,分析县域产业发展与碳减排的困境,通过在县域发展低碳农业,促进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县域产业发展与碳减排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提要:以产业生态学视角探讨河北省高阳县典型的县域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分析研究产业生态层面的县域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壮大机制,构建从产业生态角度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刍议产业关联视角下的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县域经济的产业关联理论研究框架,从产业关联来探究县域经济的发展动力,从主导产业的关联带动效应、产业关联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产业关联的纽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从产业关联角度提出县域经济的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纽带等方面的产业策略.  相似文献   

14.
黄金莹  刘继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0,(33):186-188,224
山东省作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有着良好的工业经济基础。如何使山东省的船舶制造业取得更快、更有效地发展,从而提升山东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是山东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山东省船舶制造业竞争力的国内比较分析,探讨山东省船舶制造业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利用GIS技术平台,采用空间统计方法,研究中国船舶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研究发现:(1)船舶产业沿长江经济带和东部沿海呈现"T"字形空间布局,沿海初步形成5大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其中,造船业和修船业以长江三角洲的江苏、上海、浙江为主,环渤海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船舶制造业次之。娱乐船和运动船制造集中在广东和江苏两地,浙江和辽宁两地相关制造企业相对稀缺;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以山东和广东为主。(2)中国船舶工业以金属船舶制造和船用配套设备制造为主,不同类型船舶产业布局,区位指向明显。集聚程度以海港湾为中心沿海路方向按照空间距离衰减,并且沿海路方向,船舶产业布局呈现先布局船舶制造(维修和检测)、船舶配套,再布局船舶管理、船舶生产性服务业(船舶研发、船舶金融和船舶交易等)等船舶产业。(3)未来中国船舶产业发展,需要深度融入全球船舶产业链和供应链,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同时,加快船舶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国际间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6.
船舶产业安全是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产业竞争力、产业控制力、产业成长性等产业安全评价要素指标对我国船舶产业安全总体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从竞争优势、研发投入、能源消耗等几方面提出了我国船舶产业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船舶产业安全未来发展状况进行了预测,最后给出了维护当前我国船舶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产业创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在向城市经济侧重近20年后,正进入向县域经济侧重的阶段,这标志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时代的到来。在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在从理论上对县域经济的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和对县域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寻找县域经济发展的正确路径是,要依赖产业创新;由于产业创新主体的多元化,且各主体动力的强弱和合力的大小,对县域产业创新又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采取相应的对策使每个主体自觉地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县域产业创新是谋求县域经济发展壮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和促进县域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三农问题的解决。本溪县域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应加强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规划和引导,制定相关的配套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加强技术创新,创建区域品牌,延伸产业价值链,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园区,加速产业集聚。  相似文献   

19.
县域产业创新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把产业创新作为促进县域经济腾飞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加快构建推动产业创新的动力机制,实现县域内资源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形成具有县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基于产业集群理论的视角,运用实地调研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江苏北部的全国百强县沭阳花木产业集群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产业集群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沭阳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以及县域经济发展的模式与路径选择,从而为明晰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思路提供依据。沭阳县通过发展农业产业集群(花木产业)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经验值得广大农区县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