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10,(21):20-20
5月25日,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落下帷幕。本次战略对话中关双方在涉及能源、环境、科技、海关、卫生、执法等众多领域达成26项具体成果,签署八项合作协议,经济对话达成五方面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博弈的嬗变     
第四次中关战略经济对话已经结束。2006年以来,中关战略经济对话已举行经过四次,这是中美两国经济领域的最高层次对话。通过对话,双方增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加强了互信,有力地推动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合作。  相似文献   

3.
《环球财经》2008,(7):27-27
第四次中关战略经济对话17日在美国马里兰州安纳波利斯举行。2006年以来。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已先后举行过三次。通过对话,中美双方增进了了解,扩大了共识,加强了互信,有力地推动了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与合作。  相似文献   

4.
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启动,是对当前中美经济和贸易所面临诸多问题的反应,是协调中关经贸关系的长效机制。在中关关系的是是非非中,经济和贸易上的分歧与矛盾已经成为影响中美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新的对话机制则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解决中关经济和贸易所面临的问题,共同利益是中关战略经济对话机制的基础。中关战略经济对话启动以来进行了三轮对话,对话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了共识,但在一些问题上仍然存在着分歧和矛盾。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将在2008年6月举行,备受关注。  相似文献   

5.
资讯     
《新财经》2011,(6):88-89
中美敲定能源合作重点将携手"大规模开发风电"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表示:"中美双方日前就能源合作达成了多项共识,将深入开展智能电网、大规模风电开发等方面的合作。"在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中美双方就能源合作达成多项共识。  相似文献   

6.
由英汉语言所反映的不同的中关文化与思维方式对中美商业语境下的跨文化交际有着微妙而深远的影响.中美文化与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关商贸谈判中双方代表不同风格的根本原因;另外,东西方企业文化的不同也会影响中美双方代表在谈判中的表现,了解这些差异,才能成功实现跨文化的商业交际.  相似文献   

7.
包括风能在内的清洁能源产业之争已在中关两国之间初露端倪。中美风能设备补贴争端案便是最新的例证。本文旨在就这一争端案例中补贴措施的WTO合规性问题展开相关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关清洁能源产业之争可能解决的现实路径。本文认为,就美国指控中国的补贴措施已构成法律上的禁止性补贴,中国可以据理力争提出抗辩。本文指出,中关清洁...  相似文献   

8.
过去的一年里,中关双方在人民币汇率、贸易差额、贸易摩擦、稀土等问题上产生了一些分歧。此次胡锦涛访关,外界对其寄予很大的期望,一致认为,此次访问更具有象征意义,不仅是对2010年一年内产生的所有分歧画上一个圆满句号,更是对未来中关两国关系的走向定下了基调,同时,也为令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9.
终于,中关关系的温度趋向正常。当然,这不等于中关之间风平浪静,也不等于中美过去四个月的争吵水过无痕。中关之间存在的问题没有消失,在中国问题上,美国政府与美国国会的红脸白脸“表演”,也会持续到年底中期选举。但是,中关政府经过较量之后,还是回到了“既竞争,又合作”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如何推动中美执法合作的更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美执法合作是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各种跨国犯罪的增多,中美执法合作在中关关系中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强,并将成为检验中美关系发展状态的重要考量因素。本文拟在分析中美执法合作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就推动中美执法合作的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王勇 《中国经贸》2011,(1):22-24
在过去30年间,中关经贸关系在量和质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中美双方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在这段互利共赢的关系中也存在着种种“不和谐音符”,贸易不平衡、贸易保护等,我们应理性看待这些问题。两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着眼长远利益,促进中关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第二轮中关战略与经济对话5月25日在北京结束。双方围绕共同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关关系,就事关两国合作的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达成了重要共识。  相似文献   

13.
文峥 《环球财经》2009,(12):31-31
关键词:暗战 正如预料,本次令人关注的中美高峰会谈没有产生什么实质性突破。胡锦涛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经过数小时紧张的谈话,尽管会谈气氛被形容为是坦诚的,双方表示会共同合作,但在经济、安全和人权等长期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上,两个大国之间分歧依旧。  相似文献   

14.
余志权  夏仕 《特区经济》2011,(9):110-111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总量的持续扩大,汇率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中美关系的重要问题。美国几届政府在人民币汇率升值问题上向中国不断施加压力,为此,中美双方的分歧、协商、合作一直存在。本文将阐述汇率政策上的磋商与合作对两国国内经济稳定增长及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的作用,并分析汇率问题对中美关系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5.
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举行。作为中美之间的重要交流,此次对话受到广泛的重视。中美关系的发展一向是平稳中有波折、前进中有矛盾。经过40多年的发展,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逐步成熟。中美双方利益的交集与融合、广阔的合作空间以及复合对话机制,使各种干扰相对可控,合作的主流决定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方向。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同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识,需要着眼长远,摒弃歧见,增进共识,智慧、理性和勇气不可或缺。务实对话,无疑是消除战略误判、以建设性方式处理分歧和摩擦的有效途径。我们对战略与经济对话的机制是有信心的,扎扎实实地把每一轮对话做好,让每一轮对话都能够取得更多、更实在、更具体的成果,中美双方就能够不断缩小分歧,增强互信与合作,开辟出一条良好的大国关系之路。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中关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下,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中日益紧密,两国交往甚多.总体关系向好的方向前进.但其间也由于两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了诸多分歧.笔者结合一部集中了某些中西方文化冲突的电影--<刮痧>,粗浅地分析中美的文化中关于亲子关系的分歧.  相似文献   

17.
一周人物     
《中国经济快讯》2012,(12):12-13
不耍让摩擦和分歧阻碍中荚经贸关系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就美国商务部前日宣布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反倾销税回应,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一些摩擦是正常的。关键是双方应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相关分歧。  相似文献   

18.
于银 《魅力中国》2010,(23):276-276
在日常交际中,人们往往只注重语言交际,忽略了交际还需要依靠非语言因素。非语言因素是引起不同文化下人们交流出现误解、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中关两国人民交流的日益频繁,对中美非语言交际的差异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中美日常交际中最基本、最常见、最重要的非语言符号身势语为研究对象,从面部表情的差异来分析中关身势语的不同含义,从而激发人们对非语言交际重要性的认识和对中美非语言交际差异的兴趣,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期能为中美交际作贡献,帮助交际双方减少误解,建立更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卢新华 《改革与战略》2007,23(12):93-95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能源合作有了很大进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加强中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应全面深化双方的友好关系、拓宽双方能源合作的领域、建立中国-东盟能源合作论坛、加强双方能源合作的机制化建设.  相似文献   

20.
中关贸易顺差年年扩大,引起美国国内的担心,也是中关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该文基于2005年中国海关统计以及美国商务部2005年对华贸易统计数字,以制造业的就业状况和中关出口贸易额的行业分布为切入点,力求用数据说明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跟中美国际贸易的密切联系,并得出以下结论:中关贸易较全面地反映了美国制造业产业调整的特点和趋势;美国制造业就业状况变化跟我国出口贸易数据所反映的情况基本吻合,且有着惊人的一致性;中关贸易顺差并未引起美国全国性失业率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