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鹿破产,“后事”难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晓红 《新财经》2009,(2):92-95
关注三鹿集团破产一案,焦点不在破产本身,而在于对众多“毒奶粉”的受害者作何交待?他们能不能成为优先获赔的对象?三鹿集团破产之后,谁来保障受害者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1-11
3月4日,三鹿集团部分破产资产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拍卖。北京三元集团与三元股份全资子公司河北三元以6.165亿元的价格,成功竞购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财产包。至此,三鹿集团破产重组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刘长汀 《开放潮》2005,(11):72-73
2004年12月,中国航油集团唯一的海外公司——中国航油(新加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因石油衍生产品交易,总计亏损5.5亿美金。这个被誉为走出去棋盘上“过河尖兵”明星企业突然就走到破产绝境。是什么原因酿成了继巴林银行倒闭之后的最大投机丑闻——中航油事件?本文以为,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企业风险管理的失败是导致中航油陷入财务灾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拟以新COSO报告提出的标准与评价方法,来剖析中航油事件的根源.从中引发对改进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李彬 《特区经济》2009,(4):278-280
作为我国乳业巨头的三鹿集团宣布破产,可谓食品界的大地震。反思三鹿毒奶粉事件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三鹿悲剧的,三聚氰胺只是个导火索,而事件背后的经营风险管理失控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本文通过对三鹿经营风险因素的剖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风险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三鹿终于进入破产程序了。虽然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但心头仍然有点郁闷——这个曾经轰轰烈烈的中国乳品企业的倒下,已经让太多人“很受伤”。如今,“逝者”已矣,生者何奈?  相似文献   

6.
随着三鹿集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原董事长、副总经理和有关人员被刑事处罚,对三鹿事件的处理已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7.
据三鹿集团证实,该集团已于去年12月24日收到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破产清算申请民事裁定书,一切工作正在按法律程序进行。同日,三鹿集团最大外方股东恒天然集团在其网站上发布消息称,应一位债权人的请求,当地法院已经对三鹿发出破产裁定书。(12月26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8.
随着三鹿集团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原董事长、副总经理和有关人员被刑事处罚,对三鹿事件的处理已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9.
三鹿集团进入了破产程序,受害者赔偿问题受到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将伴随着三鹿集团的破产走完整个法律的程序而止,但这一事件留给整个社会的痛不知何日愈合。企业破产,有章可循,而三聚氰胺事件导致近30万人明显受害,如何赔偿,并无先例。因此,这一次赔偿将开创先例,这一个先例今后可能被类似的赔偿援引。为此,对这一赔偿事件给予密切关注,不止是对消费者同情的表示,  相似文献   

10.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金融和保险在风险管理领城融合的根本课题。从风险管理供给看,它是保险公司方法和金融市场方法融合进而扩展彼此功能的结果;从风险管理需求看,其根源是公司风险管理变化,直接原因是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要求。我国试行保险风险证券化,应该整合保险公司的金融功能,完善偿付能力监管。  相似文献   

11.
孙德申 《魅力中国》2010,(7X):81-81
<正>距"三鹿事件"发生至今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三鹿事件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三鹿的破产,田文华的被判入狱,三鹿事件似乎已告一段落,然而三鹿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一个五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瞬间就这样倒塌了,人们都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2月31日晚,三鹿集团及原董事长田文华等被控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案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历时14小时后宣告结束。田文华作最后陈述时落泪悔罪,当庭鞠躬向受三鹿伤害患儿及家属和全国人民道歉。从1956年只有32头奶牛和170只奶羊的幸福乳业合作社.发展到品牌价值近1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三鹿用了整整50年时间。然而,从一个年销售收入亿元的企业走向破产,三鹿却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  相似文献   

13.
<正>距"三鹿事件"发生至今已有几年的时间了,三鹿事件似乎已经得到了解决,三鹿的破产,田文华的被判入狱,三鹿事件似乎已告一段落,然而三鹿事件给人们带来的巨大影响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下来。一个五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大企业瞬间就这样倒塌了,人们都  相似文献   

14.
传媒     
《浙江经济》2009,(2):7-7
杨福:再读三鹿破产 《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成功实践带来的有益启示:法律重在有效执行,才能起到预期的约束作用 在一个又一个的行业救助计划浮出水面之际,中国乳业丑闻的始作俑者三鹿集团终于在近日宣告破产的消息,显得颇有些特立独行。  相似文献   

15.
从拒不认错到突然承认奶粉质量和三鹿有关,再到副总裁的公开鞠躬道歉,短短一周的时间,三鹿奶粉事件可谓波澜起伏。三鹿从高调否认到低调认错.颇具戏剧性。现在的问题是,三鹿已经道歉,并承诺回收问题奶粉,不惜代价救治受害婴儿.消费者会就此罢休,给三鹿一个改错的机会吗?  相似文献   

16.
保险作为非银行金融机构,是经营风险的企业,如果不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就有可能在经营风险中陷入困境。1997年日本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破产,这是日本自50年代以来发生的首次保险公司破产事件。该公司在80年代后期的“泡沫经济”时期同众多的客户签订了高利率的养老保险合同,“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股价暴跌,贷款利率又长期处于历史最低点,资金运用效果不佳等原因导致了高达2000亿日元的债务,使经营陷入困境,直至破产。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的破产,对当前我国方兴未艾的保险事业来说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目前,我国保险机…  相似文献   

17.
刍议我国保险业风险证券化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险风险证券化是金融和保险在风险管理领域融合的根本课题.从风险管理供给看,它是保险公司方法和金融市场方法融合进而扩展彼此功能的结果;从风险管理需求看,其根源是公司风险管理变化,直接原因是保险公司自身的风险管理要求.我国试行保险风险证券化,应该整合保险公司的金融功能,完善偿付能力监管.  相似文献   

18.
孙立坚 《环球财经》2008,(10):87-87
美国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公司日前宣布,根据美国破产法案第11章所列出的破产重组条款,正式向法庭申请自己进入破产保护程序,这一举动让全世界为之震动。 金融海啸袭来之际,我们要考虑的是美国政府为什么让雷曼倒闭?是美国监管思想发生了转变还是美国政府已经力不从心?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31日三鹿事件开庭,轰动全国并影响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三鹿奶粉事件最终以三鹿破产告终.三鹿等规模不断扩张的在位企业并没有因为规模的扩张获得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缺乏壁垒所导致的价格战使企业利润越来越低是三鹿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文章指出企业应该通过不断优化自身组织结构、建立和谐的供应链体系、加强产品创新能力来建立有效的市场进入壁垒.  相似文献   

20.
多事之秋     
曹世中 《新财经》2008,(10):6-6
雷曼破产、“三鹿”事件、股市长跌、楼市低迷、山西溃坝、各地矿难……这个秋天,交织了太多的“偶发”事件,给本已问题重重的国内经济,又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