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合作经济》2022,(1):33-40
发展现状 土地流转合作社 土地流转合作社以股份制和合作制为基本形式,实行"三权分离",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从合作社获取分红收益.目前,土地流转合作社基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村集体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将土地整理后通过合作社转租,在土地流转中承担中介作用.二是村集体或农户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并自行运营,这样既增加了入股...  相似文献   

2.
解放的土地     
启洪 《走向世界》2008,(23):14-17
胶州"土改"试验 2008年年初,胶州市仿佛在一夜之间挂牌成立了36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近万户农民成为土地股民,入股土地1400多公顷.  相似文献   

3.
《上海集体经济》2007,(3):20-24
一、上海市郊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三种主要形式的实例特征1.以“农户投资入股,自主专业种植,合作社服务销售”为特征的金山区农民蔬菜和果品专业股份合作社  相似文献   

4.
12月5日上午,由北京市平谷区金海镇洙水村120多户农户组成的“北京百合兴盛土地专业合作社”从平谷工商分局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土地专业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社出资方式不同的是,农民的“入股资产”是将土地出租给合作社、由合作社支付“租金”。  相似文献   

5.
农地赋权及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范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是其他流转方式不可替代的,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与必要。入股流转的组织形式的选择不仅具有政策性,更具有法律性。从法律科学的角度分析,股份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均不宜作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对象。有限责任公司在法律特性上与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较为契合,是较为理想的入股组织形式。对于公司破产时农民面临的失地危险问题,赋予入股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优先购买权,构建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保险等制度创新可以有效避免其发生。  相似文献   

6.
规模化、集约化已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其又必须以土地流转的高效化为前提。本文以东海县实地调研数据为样本,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文化水平、预期收益、家庭劳动力数量、非农收入比、土地流转历史及对土地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6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显著,性别、年龄、是否参加养老保险3个因素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 近几年来,股份制不仅被城市的国营、集体企业广泛地采用,而且逐渐引入到农村的乡镇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制可否引入农村的土地经营?人们对此是个陌生的问题。土地股份经营与一般的股份制,既相联系又相区别。联系的是两者都采取投资入股的形式集聚生产要素,实行联合经营;区别的是一般的股份制股东入股的是资金,而土地股份经营股东入股的是土地。在农村普及联产承包制的条件下,投资入股经营的土地,是社区经济集体所有分包给农户使用的承包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重庆市涪陵区供销合作社在全国总社"基层供销合作组织尽可能地参与合作经济发展建设"、重庆市社"两推两转"以及重庆市委三届九次全会提出的"缩小城乡差距,发展农村股份合作社"等指示精神的指导下,区社培育和扶持全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了一条以"基地+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为模式的生产经营产业链,为地方重点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破解了农民增收致富的难题.重庆市涪陵区洪丽鲜榨菜股份合作社由涪陵区供销合作社与涪陵区洪丽榨菜公司等25个出资人,出资1481.7万元;土地入股8人,18.3万元组建而成.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发放130份有关黑龙江省农户参与农机合作社意愿的调查问卷,其中121份为有效问卷,然后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得到的结论是:对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农户加入农机合作社的行为影响比较显著的因素有农户的农户的年龄、文化程度、务农年限、农户对农机合作社的认知程度、家庭耕地面积、生产经营困难程度。进而作者根据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9月5日上午,上海市首家社区股份合作社—莘庄工业区社区股份合作社在闵行区揭牌,7000多名村民将通过入股的方式,公开招聘经营者,建设自己的“新家”。莘庄工业区地域范围内总人口117万,土地面积2.5万亩,下辖6个行政村。自1995年成立以来,按照“城市化、工业化”的路径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老百姓已全部完成“农转非”,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是影响农民生产行为的重要制度因素。文章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对我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在建国后所历经的一系列变革,在论述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家庭经营的制度缺陷。在农业产业化和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近年来家庭承包经营制度进行了制度创新,出现了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文章介绍了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制度设置,并分析了这一制度安排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6月2日,勉县召开县委常委会议强调,让土地股份合作社模式成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新渠道. 县委书记马大勇要求:“土地股份合作社要有新提升,要借鉴学习先进土地股份合作社经验,进行推广、学习、复制,让贫困户真正从中受益.”2016年,勉县已有定军山镇吴家湾村等两个村先后成立起土地股份合作社;2017年全县每个镇办都在选择一个村试行,上半年又有4家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到年底将达到2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迅速扩展,在勉县正形成火炬燎原之势.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河西内陆河灌区463农户样本数据为基础,使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农田循环生产技术农户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耕地面积、农业技术补贴、技术有用性、技术易用性显著影响农户对该技术的采纳意愿;性别、受教育程度、是否村干部、农业技术指导、乡邻行为、技术推广部门宣传对农户采纳意愿无显著性影响。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得出一些启示:推进土地流转进程,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降低农户采纳成本、多途径宣传技术预期效果,提高农户对循环生产技术的认知水平、降低技术采纳难度,提高农户采纳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宁夏平罗501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双变量Probit模型,对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和金融机构土地抵押联立选择行为及其供求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地普遍存在信贷需求,由于信贷供给抑制原因,农户土地抵押贷款可得性比例偏低。相较于纯农户和一兼农户,二兼农户土地贷款意愿可能性高,贷款可得性也更大;影响农户土地抵押既有共同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农户教育程度、产品期限合理性和对抵押政策认知是影响不同农户参与土地抵押的共同决定性因素;金融机构土地抵押供给更多是考虑不同农户的年龄、教育程度和信用记录等变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临安农户农业保险的支付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户购买农业保险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农户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收入占比、投保流程便利程度、以往赔付经历,并且针对这五个变量提供加大农业保险专业知识普及、引导农户自愿加入合作社、提高投保流程的规范程度和便利度和改进定损理赔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在具体界定农户在村集体所有土地所占份额的基础上,鼓励农户将承包地使用权以股份形式作价入股,由村委会(或村民小组)按照公平效益原则向本村(或外村)专业能手进行公开投包,土地实行有偿使用,所获利润由村集体统一按股分红;土地承包到期收回再重新由集体发包;股权可以继承、分拆,人口增减可定期变动。其具体做法是:(1)丈量耕地面积,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诸暨赵家镇和东白湖镇两个案例点的调研数据,研究了香榧种植户新技术使用情况与使用意愿。研究发现:目前香榧生产中新技术使用比例仍然不高,农户缺乏先进实用技术和高新技术;农户家庭基本特征、土地经营情况和技术特征等因素均对农户新技术采纳意愿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江西部分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方式及价格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海燕 《老区建设》2013,(10):18-21
通对江西若干个县农村土地使用权的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农村土地流转的主体有农户与农户、农户与种粮大户、"公司+农户"、农户入股土地合作社四种;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则以转包和出租为主,且存在地区差异,整体价格偏低。根据对四种流转方式及价格的分析,笔者认为,扶持种粮大户、发展公司+农户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辅以确权于民、继续增加对农业的投资与向农民投资等措施,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现代化实现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土地流转是实现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前我国农业转型的关键。文章基于对盐城大丰市的实地调研,针对农户的土地流转意愿进行分析,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影响农户转出土地主要因素是家庭成员的外出打工比例,影响农户流入土地的主要因素是家庭中务农劳动力数量以及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相应地提出促进土地流转的有关建议,以期在一定程度上为土地流转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入股。这是即将施行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办法》最大亮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10月,(安徽)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到9836个,其中专业合作社8500个.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成员1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9.04%:带动非成员农户345万户,占农户总数的25.17%;两类农户合计占农户总数的34.2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