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在讲到私有财产权时指出,待要建立的财产权利制度应当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无疑是民营经济的巨大福音。  相似文献   

2.
李钟 《魅力中国》2011,(2):158-158
刑法对公有和非公有制经济实行平等保护体现了宪法的基本精神,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非公有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与WTO的不歧视原则相一致。我国刑法应进一步完善立法,以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平等保护。  相似文献   

3.
罗晓萌 《理论观察》2006,2(2):88-89
私有财产权入宪标志我国法制进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作为公民一项基本权利的私有财产权的保护规范仍不完善。比较公私财产权宪法保护之差异可以看出,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仍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必须进一步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陈晖 《珠江经济》2004,(7):65-68
财产权的保护一直是公民权益保护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以及非公有制经济宪法保护地位的进一步确立,的法律保护已势在必行。本文从刑法的角度护中存在的缺陷,并建议加强刑事立法与司经济的发展,推动宪法的贯彻实施。我国对完善非公有制经济,反思了对非公有经济保法实践,以顺应非公有制  相似文献   

5.
王亚君 《开放潮》2004,(1):45-4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决定》在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面有重大突破和创新,提出了不少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第一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这有利于保护私有财产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第一次提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  相似文献   

6.
论电子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智强  常传领 《特区经济》2007,216(1):220-221
虚拟财产是一种新型的财产权,其性质为准物权,准用物权法的一般规定。立法应考虑网络技术特征设计相关规则予以保护。针对虚拟财产的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对网络服务商应提供责任限制保护。  相似文献   

7.
物权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之一。它在确立国有、集体所有和私有物权平等保护原则的同时,还突出了对国有资产的保护。物权法的出台和实施,对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促进国有资产保护有何重要意义呢?本期法务沙龙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探讨。上海企业法务沙龙由《上海国资》杂志社、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及一批资深法务人士共同发起创办。第4期法务沙龙于2007年5月举行,主题为物权法与国有资产保护。主讲人为昊理文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傅明、中化国际法务部总经理刘文召、《东方早报》评论员鲁宁和上海对外贸易学院法学博士宗绪志,主持人为君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潘跃新和凤凰卫视记者黄达亮。  相似文献   

8.
江春 《浙江经济》1998,(5):19-19
民营经济是建立在个人财产基础之上的,因为民营经济实际上是公民个人为投资获利而运用个人财产所形成的契约经济组织。因此,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取决于对个人财产权的明确定义和有效保护。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个人财产权同其他所有财产权都一样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因而个人财产权同其他一切财产所有者的财产权利和法律地位都一样完全平等的情况下,建立在  相似文献   

9.
财产权在西方国家被视为与生命权、自由权同等重要的基本人权之一,且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近代西方思想家对财产权的观点,推动了中国对物权的保护,为中国进行现代化产权改革,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近代财产权思想的研究,从基本自然权利和国家对私人合法财产的征收与征用两个角度阐述近代西方财产权思想对中国保护财产权的启发.  相似文献   

10.
改革新视角     
成思危:当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指出,当前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最好时机。因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对所有企业应一视同仁,按照市场经济“国民待遇”原则,允许外商进入的领域就要允许民营企业进入。二是提供融资便利。三是要解决不合理的税费负担。第四,目前人大正在讨论护权法,实际上就是讨论如何保护私有财产权的问题。从民营企业自身来看,也需要提高素质,应对挑战。首先,民营企业管理者和民营企业队…  相似文献   

11.
阳继宁 《特区经济》2011,(8):236-239
《物权法》关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设计虽然贯彻了公有制,但是纯粹从物权法理论角度看,这种设计是对《物权法》概念和权利体系的挑战,破坏了该法应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更没有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集体成员权利虚化等问题。应当结合100多年来民事财产权利发展的结果,突破对所有制的狭隘历史理解,赋予集体组织对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将集体成员的权利定性为成员权,并完善关于成员权的立法,这在物权法理论上是可行的,也能解决集体成员权利虚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乃东燕 《特区经济》2010,(9):177-179
本文将重点研究我国以家族管理为特征的民营企业产权制度创新问题。一是阐述了我国民营企业在产权制度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产权结构单一,产权界定不清晰,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二是探究了我国民营企业(主要就中小型民营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两个方面)产权制度创新的路径选择:优化企业产权结构,实现产权多元化;明晰企业内部产权,建立法人财产所有权;开放企业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相似文献   

13.
陈广华  刘撰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6):147-150
<物业管理条例>规定"物业管理区域"的划分关系到业主对物业的管理权以及维修基金的使用权等权利,<物权法>则明确了"建筑区划"内建筑物附属设施、共有设施设备等的所有权,司法实践中两种区域的划分主体和标准混乱易产生纠纷.通过对"物业管理区域"的行政案件分析,可知:"物业管理区域"确定应以"建筑区划"的划分为基础,后者的划分应以开发商所获得的整体进行的、具有统一布局和安排的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范围为标准.  相似文献   

14.
李钢 《特区经济》2009,(4):148-150
我国农地产权不完善,土地所有权虚化,使用权受干涉,收益权受侵蚀,处置权残缺,导致农民经营权程度不同受到各级行政侵犯,制约了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构建从法律上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和完善其它权能的农地产权制度,推进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使农户在法律上拥有财产权上的排他性、使用权专有性、收益权上的独享性、流转权上自主性,促进产权功效发挥,实现资源配置优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四个重要阶段,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产权理论在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具体运用,并提出了以下观点,1、马克思企业产权理论为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方向;2、马克思揭示的商品所有权规律为企业法人财产所有权提供了理论基础。;3、马克思揭示的商品所有权两重性的规律,为我国国有企业两权分立、政企分开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欧阳萍  许跃辉 《乡镇经济》2009,25(7):98-102,97
以家族为基础成长起来的我国民营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处于产权革新阶段,由产权引发的治理结构问题在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文章首先对中国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归纳分析;然后基于委托代理论,对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最后,分析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家族化面临的问题,说明企业成长的内在规定性要求家族企业沿着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路径变迁,并最终过渡到由支薪经理所支配的现代股份公司。  相似文献   

17.
钱矛锐 《特区经济》2007,226(11):255-257
商誉权的法律属性有知识产权说、复合权说和人格权说三大观点。知识产权是建立在公共产品上的非绝对化私权;商誉不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商誉权作为绝对的私权与知识产权有着本质区别。复合权说强调商誉权的无形财产权属性,而通过与性质最相似的形象权比较可知,复合权说夸大了商誉权的保护范围而存在理论缺陷。商誉权是一种特殊的人格权。  相似文献   

18.
孙放 《改革与战略》2008,24(1):137-140
物业税作为我国房地产税制结构性调整的开端,其税赋功能在于优化政府土地收入,实现政府的经常性收益。《物权法》的颁布实施为物业税的开征提供了前提条件和理论基础,从而促使物业税从理论研究层面转向城市试点操作层面。但是,我国在土地公有制下的房产所有权与完整意义上的物权机制有所界分,房地产物权与土地使用权存在天然的法律冲突与矛盾。文章从此切入,以《物权法》为背景,分层次解析物业税。针对房地产物权与土地使用权存在的冲突,结合房地产税制结构改革,就完善机制试做理论探析。  相似文献   

19.
李春芳 《特区经济》2006,(12):293-295
随着会展经济的发展,会展知识产权保护越来越重要。我国虽然已有会展知识产权立法,但是仍需要完善。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会展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完善应该坚持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立法完善需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存和发展被设定为资本收益最大化的条件,是私人资本主导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以及二者结合的最大特点,这样必然出现:(1)获得生存和发展保障的只是一个特定的群体;(2)获得的保障有限;(3)要以牺牲部分人生存和发展保障为代价;(4)要以牺牲当代人和未来人生存和发展条件为代价。私人资本占有社会生产成果需要设计特别的财产权。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产权理论把剥削和占有的行为掩藏起来,让资本可以通吃其他生产要素的分配权。以私人财产面目掩盖着的私人资本,由于其占有其他生产要素收益权的产权关系不合理地扩展了私人财产本身应有的产权关系,其收益权的保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长期以来,在不合理的经济学理论引导下,社会生产和社会分配以及二者的结合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原则,人类社会生产发展以保障人生存和发展为目的被以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取代,社会生产发展的目的和手段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倒置。资本家阶级原本只应该为社会生产的发展服务,为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不是要社会生产的发展或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他们获取资本收益最大化服务。事实上,如果我们始终把资本家阶级看成是与社会生产的发展不可分割的部分,他们就是与社会生产发展过程有机组合起来的一个优秀群体,就如同是在社会生产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劳动者一样,参与社会生产的目的都是为了保障人的生存和发展。这样的优秀群体中的每一个人,必然、也应该会是真正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