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各国(地区)纷纷调整对外经济政策,由单纯依赖多边合作转为双边、诸边与多边并重,使得FTA东亚地区发展迅猛。FTA的迅猛发展对东亚经济合作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面对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而生的影响和变化,中国只有审时度势,做出正确而恰当的战略选择,才能确保自己在东亚经济合作中的主动地位,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过程中实现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
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发展带动了双边和多边投资和跨国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国在制定对外经济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影响效应,深化双边与多边分工合作关系,提高整个经济区域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东亚区域合作出现双轨制合作模式,即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随着东亚区域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日两国分别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合作进程的深入,作为中日韩FTA中的关键环节——中日之间的FTA却迟迟不见具体行动,成为一种“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东亚地区全方位的、更高层次的合作。在东亚经济合作问题上,中日经济合作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只有中日两国加强合作,亚洲的整体经济整合才有实现的希望。中日在近期内缔结FTA的可能性不大,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的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如何规避摩擦,扩大互补互利,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新思维,成为中日FTA建设的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4.
李建军 《辽宁经济》2007,(10):26-27
随着世界性区域化发展的浪潮不断高涨,东亚地区也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区域化组织,其中以双边和多边FTA的网络发展和以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为最主要代表。由于二者在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就使东亚出现了区域一体化路径选择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对东亚区域化这两种路径的分析来探讨东亚区域化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5.
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中日韩FTA的协商全面启动。作为东亚最重要的三大经济体,中日韩FTA的协商将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和全球经济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中国台湾经济具有显著的浅碟形特征,对外贸易依赖度高,出口的一半以上集中于东亚地区,因此,中、日、韩FTA的进展必然对两岸经贸关系产生直接的冲击和影响。在这一情势下,进一步深化两岸产业合作、推进ECFA的后续协商,并在增强两岸互信的基础上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进程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的应对之道和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韩中自由贸易协定达成实质性协议是韩国"新通商路线图"的重要成果。2013年6月,朴槿惠政府公布"新通商路线图",将重点放在"新FTA政策"上,力图促使韩国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轴"。为实现这一目标,韩国将韩中FTA视为首要发展的双边经贸关系。随着韩中FTA结束实质性谈判,韩国目前成为全世界唯一一个与美国、欧盟、中国和东盟都建立FTA的国家。韩国FTA政策的调整和转变必将对未来亚太区域自由贸易格局产生重要影响,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FTA推进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7.
从日本FTA战略看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战后,日本充分利用了贸易自由化时期的有利国际环境,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多年来一直奉行多边自由贸易政策,从不搞双边的自由贸易协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际和国内环境的变化,日本的经济合作政策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日本媒体、企业界和政府对区域贸易集团的关注程度明显提高。2001年,中国与东盟就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达成一致,对日本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日本加快了构建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盟作为东亚的一个区域合作组织,自加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加快自身一体化进程的同时,积极发展与东亚的多边经济合作,并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本文主要是在分析阐述东盟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着重对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背景、问题,以及东盟参与东亚多边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等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合作己成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以全球性双边自由贸易的迅速发展为标志,世界经济区域化、一体化进入了以双边自由贸易为主、多层次自由贸易同时发展的新阶段。建立FTA,会给中韩两国带来共赢的结果,这已成为中韩两国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共识。然而.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中韩FTA在许多领域存在着严重的意见分歧。分析中韩两国FTA争论产生的背景对发展中韩友好关系、推动中韩经济合作以及推动东北亚、东亚经济一体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东亚地区出现了新双边主义发展趋势,其主要特征就是在双边FTA的 形式下扩大合作领域、加强地区交流。在此背景下,日本改变了其历来重视多边合作的做法, 转而重视双边合作。日本实行FTA战略,有其国内的政治经济原因和长远的外交目标,必将对 东亚经济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发展元中,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已进入了全面建设阶段。它必将给这一区域带来积极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崭新、活跃、全面的合作格局。在中国与东盟相互开放市场之时,中国企业投资东盟国家应注意解决或防范有关问题。为促进CAFTA如期建成,本文建议:中国与东盟双方应力促《货物贸易协议》得以顺利执行;双方应加大合作力度,丰富合作内涵,拓宽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方式。中国与东盟在CAFTA建设的同时,应合力推动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王艳红 《改革与战略》2011,27(6):41-43,62
近年来,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分别制定了各自的战略来应对一体化带来的挑战。目前,东盟已分别同中国、日本和韩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文章指出,面对日韩对东盟的FTA战略,我国应该从扩大彼此间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做好贸易平衡、加强双边的资金和技术合作等方面来促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林凌 《开放导报》2006,(1):69-72
泛珠三角处在我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10 1)的前沿,要推进自贸区的建设,必须发挥泛珠三角区域的省区与东盟直接、间接接壤的地缘优势,在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平台建立自由贸易区突破口,推进境内外交通设施建设,打造便利通道,发挥香港两个扇面作用等方面,发挥各具特点的功能作用,从而构建推进“10 1”自由贸易区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敏  詹正华 《特区经济》2006,(11):338-339
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是中国近来积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的一次重大尝试。本文通过运用引力模型,重点讨论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究竟以何种程度影响区内的贸易。研究结果表明,引力模型在本文的分析是适用的,提高四个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加快与这几个落后国家之间的基础交通设施建设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关键。中国应承担大国的责任,结合国内“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积极参加自由贸易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贸双方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成功之路。本文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对经济发展和对我国国际经济安全保障的重要性,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对深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提出了战略构想和相关的举措。  相似文献   

16.
徐凡 《亚太经济》2012,(2):9-12,8
欧盟与东盟FTA谈判的意图是奉行开放的区域经贸合作政策,抵消贸易转移效应,增强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中国应该密切跟踪研究欧盟介入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新动向,必要时可以主动提出与欧盟进行FTA谈判,使区域一体化进程向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遏制欧盟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7.
在CAFTA框架下,充分发挥香港在区域合作中的独特作用,使香港成为泛珠三角和东盟两个经济板块对接的平台,既有助于加强内地与东盟的经济交往,也有助于进一步促进香港繁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展、问题及其与ECFA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以来进展顺利,贸易、投资、产业和人员交流增势明显,下一步应理顺产业链合作、加强内部协调机制以及克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在CAFTA的促动下,中国大陆与台湾成功签署ECFA,为两岸经济合作搭建新平台。ECFA以竞争促合作,推动东亚区域经济整合进程,两岸应优势互补,共同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  相似文献   

19.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the impact of 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 (CAFTA) on China's international agricultural trade and its reg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using the 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 model and the China Agricultur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ur analysis showed that: (i) CAFTA will improve resource allocation efficiencies for both China and ASEAN and will promote bilateral agricultural trade and, hence, will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both sides; (ii) CAFTA will accelerate China's export of the agricultural commodities in which it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such as vegetables, wheat and horticultural products, but at the same time bring about a large increase in imports of commodities such as vegetable oil and sugar; and (iii) CAFTA will have significantly varying impacts on China's regional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because of large differences in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ructure in each region.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agriculture in the northern, northeastern and eastern regions of China will benefit from CAFTA, whereas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China will suffer. Those regional specific impact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effects brought by multilateral free trade treaties, such as those of the WTO, which usually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south China but negative impacts on the northern and western parts of China.  相似文献   

20.
福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中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面启动,预示着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经贸合作由此进入了一个快速、全面、突破性发展的新阶段,它的建立必然会对亚洲经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探讨福建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的条件,以及经贸合作发展战略和产业选择,以谋求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