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组织化问题首次进入党的政治报告。  相似文献   

2.
如何将农民组织起来?“三农”学者李昌平在《再向总理说实话》一书中提出了建立“村社共同体”的构想。初看,农民村社共同体与人民公社制度似乎有不少相似的地方。去年十一月中旬,本刊记者在北京采访了李昌平,经过深入交谈,我们发现,李昌平提出的农民村社共同体并不是“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简单复活,而是有了全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顺义区三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中,走出一条“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市场”的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新路,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力保证了农产品生产和销售适销对路,使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4.
一、30年来的三大成绩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建立。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要通过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来促进农民的生产,打破从前人民公社下大一统农业的情况,这在当时是很冒险的。所以,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按手印签的协议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当时有这么一句话:如果谁被抓了,其他各家有义务把他的孩子抚养成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农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地调动了农业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这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现已暴露出诸多弊端.特别是缺乏相应的土地流转等方面的制度。因此.创新农业生产组织方式,是提升我国农业综合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农民组织化建设视角,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和国内实践案例,分析了蒲韩社区的发展模式、经验教训,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变封建落后的小农个体生产模式为社会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模式,这是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发展方式呈现的一次重大转型,是农业经济能够适应并服务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个转型过程不会一蹴而就,而是雷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也有一个不断量变到质变、不断扬弃的螺旋式上升过程。  相似文献   

8.
9.
1984年初,嘉定徐行镇的徐行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农业生产的热情。当时,由于农户家庭收入的单一化和“纯农化”,农民对承包田的希冀,不仅是完成国家征购任务和满足自身消费的需要,而且视种田为家庭致富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编者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我国又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政策的每一次调整,都将影响八亿农民的利益,也将影响到全国的经济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的30年中,农村首先经历了一场农业合作化的人民公社式集体经济,因统的太严,管的太死的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后的30年中,以小岗村大包干模式为代表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1.
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构建多元化带动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是我党在农村的基本经济政策。从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到今天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个艰苦的探索历程中,党、国家和人民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在实行了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农村生产力取得了长足发展的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思考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农民  相似文献   

13.
王娟娟 《发展》2006,(1):49-50
我国的农业收入分配方式 1978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称为家庭承包经营)的农业经营体制逐步在中国农村展开并居于主导地位,这一形式使承包农户在完成上缴国家和集体提留的任务以后,其余部分作为劳动者的个人收入.这种典型的农业收入分配方式实际上是承包合同预先确定的.很显然,在基础条件一致的前提下,这种分配方式把农户的劳动投入商接与其最终的劳动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改变了计划体制下工分制这一农业分配方式的平均主义倾向,为激发农民劳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供了制度前提,其结果必然是农业绩效的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关于理顺农民合作组织产权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合作组织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初期,它是广大弱势小农“自下而上”的民间互助自救组织。纵观西方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农民合作组织建立的几个基本前提:1、以市场经济为制度环境背景;2、合作组织内的农民是平等的独立商品生产者;3、农民自愿入社;4、入社农民保持个人财产独立性和经营自主性。这就意味着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并不是要取代农民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而是通过在生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理论分析和实践考察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发展新的合作经济组织、提升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的重大意义,总结出我国农业新的合作经济组织几种类型和发展趋势,探讨了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的几项基本原则,认为这些原则是“市场交换原则”、“自愿互利原则”、“效益原则”和“创新原则”,提出了包括“启迪人心、提高认识”、“依托主体、依靠农民”、“深化改革、营造环境”、“制订政策、健全法规”、“精简机构、加强服务”等措施在内的提高农民市场化组织程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对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深层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重要形式。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并不顺利,利益的驱动,使得理性的农民对合作时而“忠诚”、时而“背叛”,合作效应难以诠释、合作功能难以发挥。合理、健康、有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对策应是创新、改革和规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徐文善 《发展》2005,(3):66-68
现代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及农村经济的工业化、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对传统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民增收的瓶颈。正是基于这一形势,武威市新一轮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8.
农地制度的改革设想: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敏 《特区经济》2007,(8):137-138
本文设想了农地制度改革的方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从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具体运作办法、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现实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的过渡和实行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对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了探讨和思考,认为新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农地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9.
郭军 《科学决策》2007,(10):40-41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按照多元创办、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20.
改变目前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小农户在大市场中的劣势地位,使农民在改革中稳定获益的关键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为此,政府要创造环境,积极扶持,加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强化内部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拓宽合作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