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诗高 《经济师》2004,(9):80-82
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主要通过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来反映 ,衡量它的显示性指标包括绝对竞争优势指标和比较优势指标 ,文章构建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RCA指数 )的指标体系衡量了 2 0个世界通信产品主要出口国家通信设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排名。分别从贸易竞争指数 (TC指数 )、主要贸易产品价格比指数、产业加工增值率等三个角度对中国通信设备产品出口进行结构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与增强中国通信设备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利用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性指数,从多个视角对中国纺织服装品在日本市场竞争力及其变化趋势进行实证考察。实证结果表明,从市场占有率来看,中国纺织服装品和服装在日本市场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是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出口相似度指数则表明,中国纺织服装品在日本市场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玉米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UN Comtrade)和中国统计年鉴的最新统计数据,对中国玉米出口贸易现状进行评述。用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指数TC三个指标对中国玉米出口竞争力水平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玉米在国际市场上仍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呈现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同时出口结构不合理。最后,提出玉米出口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入世以后浙江省农产品贸易、出口农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做了分析。同时采用RCA指数和TC指数对入世几年来浙江省各类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分析了出口竞争力动态变化趋势。研究表明,入世后浙江省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但部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的竞争优势较强,而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竞争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浙江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借鉴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指标及理论分析了中国金融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和特点,然后运用实证分析法(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等指标)分析论证了我国金融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最后根据实证比较和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战略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家具是中国的一项重要出口产品,但频繁遭遇贸易保护,有必要对中国家具出口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为此,本文选择了出口贸易额、出口地理方向、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五个指标对中国家具出口情况进行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家具出口增长迅速,但存在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问题。中国在家具生产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中国家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家具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中国家具出口企业应该进一步降低对美国出口的比重,积极应对贸易壁垒,并发展一般贸易以替代加工贸易。  相似文献   

7.
水果贸易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MS模型对水果出口变动进行阶段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和东盟水果市场进口需求规模是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出口水果的产品结构;RCA指数测算表明我国苹果、梨等主要出口水果在东盟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芒果、香蕉等国际竞争力较弱.最后本文就改善中国水果出口结构、提高中国水果出口国际竞争力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略论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贸易指标测算了中国对日本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分析了中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出口前景。研究表明:中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渗透率超过其他水产品出口国;中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的区域显示比较优势较显著;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的出口产品相似度指数较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大陆与台湾的贸易现状为出发点,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利用出口相似度指数分析、可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等分析工具对两岸贸易关系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经研究发现,由于两岸在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以及贸易结构的趋同、出口市场的重叠,因而在国际市场上两岸呈现出一定的贸易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与提升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从我国农产品出口总量、产品结构、产地特征及出口市场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并用贸易专业化指数(TC)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评价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竞争力,研究表明我国农产品出口额虽然增长,但整体竞争力不强,且表现出比较优势不断下降的趋势。最后,针对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因素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杜莉  谢皓 《技术经济》2011,30(9):7-14
基于出口相似度指数和转移份额分析法,对中国与主要竞争对手在美国高技术产品市场上的竞争表现与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在美国的高技术产品市场上主要面临来自发展中国家(地区)的竞争;总体上,中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核心技术缺失、出口结构不均衡等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评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平洋 《经济论坛》2003,(18):63-64
一、总体判断迄今为止,中国贸易竞争指数大于零的产品,即出口竞争力比较强的产品,主要还是劳动密集型的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而附加值比较高的技术或资金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还比较弱。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指数)进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美国市场上,相对于国际平均水平来说,我国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等具有很大的出口优势,即出口竞争力很强;化学工业及其相关工业的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等的出口竞争力只处于国际平均水平;机电产品和运输设备等则处于相对的劣势地位。从市场占有率看,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三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品…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贸易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从量向质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ES)对中美两国技术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比较研究,并从技术贸易总体和细分行业,技术贸易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对中美两国技术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分析。研究显示:我国软技术贸易远落后于美国发展水平,尤其是细分行业中知识产权发展水平较低;硬技术贸易和美国相比发展较快,在全球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细分行业中的计算机、电子通讯行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而航空航天技术、医药品等行业弱势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针对中国主要的蔬菜品种,与多个蔬菜生产贸易大国意进行了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出口蔬菜的大部分品种还不具备竞争优势,仅有少数简单加工处理的初级加工蔬菜则具备较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张金昌 《经济管理》2001,(20):17-25
本文在讨论出口与国际竞争力关系的基础上,就使用国际市场占有率、净出口指标、贸易竞争力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相对国际竞争力指数等指标进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具体方法,进行了深入考察,指出了各个指标设置的理论基础、各个指标评价的优缺点和应当注意的问题,构建了用进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基于比较和竞争优势的中国农产品竞争力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升级了食品消费需求,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程度增大,极大支持了农产品贸易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的重要地位。中国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小、质量有待提高、劳动力素质不高以及生产效率较低等现象和问题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明显地制约着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的提高。在此背景下,为更好地明晰中国农产品竞争力,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笔者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贸易、农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同时采用MS、RCA、TC、RC指数对1993-2008年中国各类出口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进行了实证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2002年后中国农产品整体国际竞争力趋于下降,在国际市场中,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处于竞争劣势,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竞争优势较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提升中国农产品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苹果是我国主要出口水果之一,本文基于进出口数据对我国苹果产业的贸易竞争指数、相对出口优势指数、劳动生产率和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我国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给出相应对策来提升我国苹果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程敏 《经济研究导刊》2014,(11):186-189
中国与东盟的一些产品在日本市场上存在剧烈竞争。显示性比较优势(RCA)指数的计算结果显示,2004—2009年,中国与东盟在日本市场上竞争的主要产品有三类,它们的2位数HS编码分别为84、85和90。与东盟同类产品相比,目前中国第85章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上升,并有超越东盟之势;第84章产品的竞争力较为明显;第90章产品则处于竞争劣势。因此,应该继续强化优势,着力加强对弱势产品的研发、生产及出口。  相似文献   

19.
王敬华  董佺 《经济论坛》2011,(4):175-178
中国和德国同为灯具和照明装置的生产和出口大国。本文通过对两国的灯具及照明装置的贸易竞争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进出口价格比进行比较,发现中国在中低端的灯具及照明装置的生产和出口量方面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德国则在其高端产品的附加值方面更具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了东亚主要经济体的细分农业和制造业的行业比较优势,发现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与其要素禀赋密切相关.但近几年来东亚各经济体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贸易结构正逐渐转变为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以贸易互补指数测算东亚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发现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中国与东盟总体上呈互补关系,中国与日本、中国与韩国总体上呈竞争互补关系,而日本与韩国为竞争关系.最后,为深入考察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本文测算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之间在世界市场上的出口相似指数,认为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重工业产品的出口趋同态势日趋明显,双方在争夺世界市场中竞争激烈,但整体上中国与东盟仍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