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刘佳 《商场现代化》2012,(26):157-158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坏帐准备存在很大问题,一批问题公司集体巨亏的现象,已成为近两年沪深两市年报中的一道最为刺眼的风景。公司对坏帐准备准备的计提有很大的自主性,因些坏帐准备调整空间较大,坏帐准备已成为了利润的调节器,多数上市公司通过坏帐准备来调整公司利润,已达到管理层的目的,上市公司应收款项普遍质量较低,尤其母公司肆意侵占上市子公司资金,许多上市公司又对关联方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帐准备,对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不计提坏帐准备,形成应收款项质量低下。  相似文献   

2.
议“坏帐准备”的计提依据朱学义(教授)行业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年终计提坏帐准备的依据是“年未应收帐款余额”。如何理解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一般有三种认识:一是指“应收帐款”总帐科目宗额;二是指“应收帐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借方余额合计;三是指计算列入资产负债...  相似文献   

3.
合并会计报表专题讲座(六)财政部会计司李玉环五、内部应收帐款坏帐准备及内部销售商品在合并会计报表中的处理(上)(一)在合并会计报表中对内部应收帐款计提的坏帐准备的处理在合并资产负债表编制部分,曾经谈到在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时必须将内部应收帐款予以抵销,...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坏帐准备的计提中值得注意的一些问题提出具体建议,以期对企业账务处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一、资产1.《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制度和准则)规定,应收款项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1)企业认为制度和准则规定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是否合理?企业选用了何种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如何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企业选择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及计提比例的主要依据或判断因素是什么?在采用账龄法分析时,是如何确定应收款项账龄的?(2)实务中,企业在何种情况下将应收款项确认为坏账?判断依据是什么?(3)在计提坏账准备时,除…  相似文献   

6.
会计谨慎性原则运用中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会计谨慎性原则在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实施,为防止资产计量不实造成虚夸资产和利润,规避企业经营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我国实际运用情况来看,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企业计提各种准备不规范且比例随意性总的来说,大多数企业基本能够按照规定的要求计提准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一些企业有选择地计提部分准备或甚至不计提准备;一些企业计提准备时未能给出足够的信息,从而使人们对报表中的数据来源和可靠性产生质疑。2.计提准备比例有随意性。《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  相似文献   

7.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企业坏账损失,一律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  相似文献   

8.
十六、新制度中,坏账准备的核算有何变化?答:新制度中,关于坏账准备的核算,与旧制度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是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提取比例发生了变化。旧制度规定,企业应按规定的比例计提坏账准备,提取比例一般为3—5‰,计提方法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由于目前企业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很多,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很大,旧制度规定的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已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导致企业虚增利润,使报表阅读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因此,新制度规定: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以及在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坏账准备的提…  相似文献   

9.
郭敏 《财贸研究》1996,(4):68-69
<正> 企业的应收帐款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不能收回,这就形成了坏帐。估计坏帐损失而预先提取的货币准备金叫“坏帐准备”。现行企业财务制度规定的坏帐核算方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 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帐时,把确认的坏帐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同时冲销应收帐款。 备抵法是指按照规定的比例,按期估计坏帐损失,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同时建立坏帐准备金,待坏帐实际发生时,冲销坏帐准备金。  相似文献   

10.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要求企业列出目录,具体证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计提方法、账款的划分和提取的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批准。对此,笔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郑梅莲  姜坤 《商业会计》2003,(11):30-31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对坏账准备提取方法、计提范围、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具有较大的弹性。不同的会计人员,对坏账的估计有较大的差别,因而也就为企业盈余管理和利润操纵创造了条件。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上市公司的坏账准备时,应关注企业采用的坏账准备政策的合理性以及执行的有效性,并判断企业坏账准备计提的充分性。本文结合审计实务,着重探讨审计坏账准备时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关于提取坏帐准备基数的认定沈福舆《企业会计准则》第十八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建立坏帐准备金制度则是谨慎原则的具体运用。财会制度规定处理坏帐损失可以采用备抵法;提取的坏帐准备数额规定是采用应收帐款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关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现行规定,银行及同类金融机构应当根据不良贷款情况适当计提贷款损失准备,但在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会计处理中,如计提比例过高将不当影响当年利润且不当夸大企业的经营风险,如计提比例过低则扩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根据对工、农、中、建、交五大行近三年的不良贷款率与拨备覆盖率的比较,笔者认为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支持"三农"发展的银行类金融机构,应当适当参考中国农业银行关于贷款损失准备计提的标准,以适当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进行计提。  相似文献   

14.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企业应当制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政策,明确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当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企业会计制度>还规定,企业坏账损失,一律采用备抵法进行核算,而按备抵法提取坏账准备的依据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等.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大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  相似文献   

15.
应收帐款管理应从源头入手,防患于未然。对于存在的逾期应收帐款,企业应进行帐龄分析,计提坏帐准备金,并通过债务重组、出售债权的方式,努力提高应收帐款的收现效率。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准备提取管理办法》(财金[2005]49号,以下简称《办法》)印发后,部分金融企业提出了一些需要进一步明确的问题,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关于正常类贷款准备金问题《办法》规定,专项准备的计提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收回的可能性合理确定,如果正常类贷款有风险,也可计提专项准备,计提比例可根据其风险状况自主确定。  相似文献   

17.
<正> 新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要求企业列出目录,具体证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计提方法、账款的划分和提取的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等批准。对此,笔者谈点看法。一、新会计制度下坏账准备提取操作上存在的问题 (一)计提方法上工作量加大,可控性差新会计制度要求企业逐笔列明目录,注明计提范围、提取方法、账龄划分和提取比例,这对业务量不大的小企业来说尚可控制和操作,但对大型企业  相似文献   

18.
针对最近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暴露出一些较为严重的问题,证监会近日发布通知提出以下几点信息披露要求。证监会1999年10月10日发布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通知》(证监会计字[1999]17号)同时废止。关于各项损失准备的计提,通知要求,上市公司不得为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利用资产减值及会计估计变更调节各期利润。不得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机会“一次亏足”,在前期巨额计提后大额转回,随意调节利润;也不得不计提或少计提关联方欠款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不得随意变更计提方法和计提比例。如果公司滥用各项损失准备的计提、转回调节利润,有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不能以强调事项代替发表意见,混淆会计报表错报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概念。当公司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比例发生变更时,应充分关注变更的理由及其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正式颁发了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该制度中对"应收帐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以及"委托贷款"八项资产计提坏帐、跌价、减值准备,本文称之为"八项准备金".  相似文献   

20.
水莉莉 《商业会计》2002,(12):38-39
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本文将就资产减值准备谈谈笔者的认识与思考。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如果资产在期末发生了减值,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对应记入相关的损益类科目,减少当期损益,但是,与其他当期发生的损失不同的是,若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则应当在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金额范围内转回,即冲减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增加价值恢复当期的损益,而其他资产发生的损失不可能在以后转回。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时,应当尤其注意在转回已确认的固定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