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个古老的寓言:一个少年去拜访一位智者,问“我怎样才能变成一个自己快乐,也让别人快乐的人呢?”智者回答说:“其实做到四句话即可:把自己当作别人,把别人当作自己,把别人当作别人,把自己当作自已。”你快乐吗?到底何为快乐?  相似文献   

2.
郭霞 《商周刊》2013,(21):26-27
大熊猫并不是成都特有的,但是,成都抢先一步找到了一个让“老外”们非来不可的理由——大熊猫的故乡。就如同为了兵马俑而去西安一样,为了一睹中国国宝的风采,很多外国游客愿意去成都。青岛的独特性在哪里?  相似文献   

3.
赵震 《时代经贸》2009,(8):34-37
切尔基佐沃大市场是莫斯科乃至全俄罗斯华商最为集中的市场。这个名为“一只蚂蚁”的市场,其实与蚂蚁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中国人嫌俄语念起来绕口,就干脆顺着发音,直接叫成“一只蚂蚁”。随着俄罗斯政府对“灰色通关”的重拳打击,“一只蚂蚁”市场已不再是俄华商们的“避风港”。对此华商们该如何面对?是去?是留?敢问路在何方?  相似文献   

4.
新富养     
《新经济》2009,(8):81-81
近来东莞一高中学生为避免堵车而乘坐飞机上学的新闻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一行为被视为“新富养”,这类父母随即获得了“直升机父母”之雅称。在当今中国这样的事情还是少之又少,但透过此事件,我们又可以看到一个群体的生活状态,或许这不是中学生的选择,或许这是父母给孩子的安排。那么,该怎样去审视孩子的成长方式?该怎样去解读父母的教育方式?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怎样去平衡?烦请天下的父母们三思而后行。  相似文献   

5.
新角度     
《新经济》2009,(8):14-14
《朝日新闻》 中国“80后”拯救日本经济:年轻人消费意识淡薄,老年人捂紧钱袋子,日本国内消费低迷,商品卖到哪里去呢?上世纪80年代出生在中国的“80后”是最佳对象。  相似文献   

6.
不知不觉间接触电脑快10年了,10年真是弹指一挥间,“嗖”的一下子就过去了。从Dos到Windows再到Internet.电脑变得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每次当我发现一个软件的功能落后了,新的东西就会随之产生.不信吗?本来我也觉得不可能,有时候突然产生一个想法,会觉得自己很“天才”,可是到网上去看看,才发现原来我的想法早就已经被人想到,甚至于相关的产品也已经产生了,哈!可能这就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吧!毕竞我还只是一个应用者而已嘛。  相似文献   

7.
谁都渴望发财,只是方式不同,但靠名气挣钱就是明星的“专利”了。当然,明星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职业,但正所谓“花无百日红”,许多当红圈里人都会为自己准备后路。于是,各路明星纷纷转行去做生意,有的得意归来春风满面,有的黯淡收场血本无归。明星投身商界,到底是“聪明一世”还是“糊涂一时”?明星经商真的有天然的优势吗?[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郭进 《新经济》2009,(12):76-76
“买东西货比三家,哪里便宜就去哪里买!”这是那些过日子精打细算的老百姓的不变真理。为了买到最便宜的东西,有人甚至专门一个超市一个超市逛,调查清楚了,最后再下手。然而,这一番折腾却颇费周折,买的东西到底值不值?这要靠消费者自己去权衡。  相似文献   

9.
木子美 《商周刊》2013,(26):91-91
朋友问:“年轻作家们先是转型进各大企业公关部,现在又都自己开店做买卖了。这究竟是因为他们脑子活还是实在不好活啊?”我痛陈了出书利润低审查严动不动就被下架不能当家自主的不可活,表示要不是还有饭吃,我也去开店啊。朋友说:你还坚守在上甘岭,值得表扬!  相似文献   

10.
现在大家都很熟悉“玻璃天花板”——阻止女性上升到高层职位的无形障碍。在过去的几年中。研究者们发现:当一个组织面临危机之时,女性更可能冲破玻璃天花板而置身于玻璃悬崖之上(根据Michelle Ryan and Alex Haslam的研究)。但是问题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热门话题是“我国经济在本世纪末翻两番”。尽管人们在公开场合慷慨激昂地论证翻两番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私下里却在议论:“100多年了都未能翻两番,现在只剩下不到20年的时间还想翻两番?看来又要搞大跃进和洋冒进啦。”事实如何呢?按经济学的“70手则”,即用70除以年经济增长率得出一国经济翻一番所需要的年数,如果按保守的年平均增长率9%算,我国经济过去20多年来翻了三番。  相似文献   

12.
金兴 《经贸实践》2010,(1):28-29
危机是检验竞争力的“试金石”。经过了30年快速发展之后,浙汀经济将任何处去?未来浙江的发展模式又将会呈现什么样的特征?随着沿海各个发达省市在新一轮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方面的竞争臼趋白热化,浙汀能否像过去那样依靠白发的民营经济和铺天盖地的“浙江制造”包打天下?特别是从2008年下半年以来,  相似文献   

13.
经济学与诗     
我喜欢经济学,但不喜欢没有活气和血色的经济学。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是,理论家们为什么非要把文章写得那么枯燥?经济学教授们为什么非要把课讲得让人想睡觉?换一种表述方法如何?如果写文章实在不敢丢掉所谓“范式”,那起码在课堂上,在教师的语言里,掺些“沙子”总是可以的吧?  相似文献   

14.
体检?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家人的幸福。记者前几天曾到医院体检过.感觉自已有点没病找病.没事给自己添堵。跟一堆不相关的人挤来挤去.被医生吆来喝去。饿着肚子楼上楼下跑半天。回到医生部.告诉你:“没什么病挺健康的.下一个。”“可是我为什么经常疲乏无力……”。“注意多休息.多吃一些有营养的东西……,下一个”。唉!难道想了解自己的健康就这么难吗?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走访了黑龙江省永文亚健康监测中心,中心的王伟先生为记者作了详细的解答。[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最近去浙江调研,同去的大多是文史哲领域的专家,而研究的问题也是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颇引起自己的兴趣。一路上大家谈兴很浓。聊得最多的一个话题便是,经济学家们天天都在谈GDP、谈经济增长,似乎这就是一切,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追求。这样下去社会将变成什么样?人类的价值追求哪里去寻找?言外之意,颇有些指责的味道,似乎是经济学(家)把世界搞乱了。  相似文献   

16.
新说     
“现在办正经事儿的还有谁用QQ?”我的一位好朋友在谈到越来越低龄化,越来越娱乐化的QQ时,相当无奈地说。眼看着一群又一群年纪不大的青春少年在QQ上疯狂地闲聊,自己却无所适从,这也的确让人感到无奈。于是,当面对“除了聊天,QQ还能干什么?”这样有哲理的问话时,我们便不得不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去思考QQ的功效,那就是“QQ新说”。  相似文献   

17.
樊迟向孔子请教怎样学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民。”樊迟又请教怎样学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出去了。孔子说:“真是一个小人啊,这个樊须!管理者讲求礼节,老百姓就不敢不尊敬;管理者办事合理,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管理者讲求信用,老百姓就不敢不说真话。如果这样做,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  相似文献   

18.
王磊 《经济改革》2010,(9):35-39
失明的人未经过任何药物治疗竟然复明;90多岁的老妇长了一口新牙,能吃炒苞谷,能穿针引线,还能干农活;患乳腺癌的妇女,没有去医院,几年后病情痊愈.这样的“奇迹”,在陕西尿疗圈中被传得神乎其神。那么,喝自己的尿,真的能强身体、除百病吗?到底是哪些人在用喝尿“保佑”着自己的身体?喝尿治病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相似文献   

1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到一年的六月,就会开始新一轮的大学毕业潮,随之而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会像往常一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可以听到学生们的抱怨、老板们的不满、社会的议论,然后,这一切又会随着其他新问题的出现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好像谁都有道理,谁又都没有道理,最后的结果是这样的场景年年上演,愈演愈烈。年复一年之后,沉淀下来的是什么呢?大学生们成了“愤青”,老板们把自己叫做受害者,而社会舆论似乎在助长双方的这种。隋绪。有谁在关心问题的根结呢,大学生的“愤青情结”根源在哪里?又要如何把这个“结”打开?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其实不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张陆红  于焱 《经济导刊》2009,(11):54-55
新经济时代,一切都已被放在和过去的年代几乎完全不同的背景下去考虑。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打造一个成功的品牌需要花多长的时间?汰渍已有50年的历史,佳杰士用了40年……这些身处传统经济环境下的“百年老号”大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苦心经营和日积月累才造就了品牌地位和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