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日渐被经济学家所关注,他们将语言的经济价值定义为在经济发展的各个时期,语言在经济活动中的使用地位、使用频率和语言的发展变化,以及由此制定的语言政策。在语言政策的驱动下,我们进行语言学习,并从中取得一定经济效益。文章以语言和经济的概念为切入点,对经济发展和英语传播之间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曾世宏 《经济师》2005,(11):31-32
中国经济转型期农地产权制度安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还具有稳定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缓冲制度变迁功能,而农地产权的私人边际调整或界定受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制约具有很高的交易成本。因此,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安排不宜大规模私有化,而应在继续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缩小委托———代理链、强化约束与激励机制、确保农地资产专用性。与此同时,要积极探索中国经济转型后农地产权制度安排的有效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阐述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现状,然后分析我国的就业概况,并通过2001—2011年的数据就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就业的关联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就业的增加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同步增长的关系,服务贸易在带动了我国的经济增长的同时拉动了我国就业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与非正规就业的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时代经贸》2006,4(10):33-37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非正规就业的理论研究,通过宏观上对非正规就业与经济发展程度在国际国内差异的比较,认为我国非正规就业与现今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就业数量和比例方面具有较大就业岗位创造的潜力,并且,与国际普遍认知不同,中国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之间存在替代而非互补的关系,同时指出非正规就业重要性和其就业现状的不匹配,将在未来对经济发展产生瓶颈式的制约,并提出相应的微观和宏观建议,以促进我国的经济长远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由于自然、历史、化及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差异,我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状况不断加剧。其中,区域金融运行状况的非均衡性已成为制约各地区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西南地区是西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带,人口多、自然资源丰富,但与东部地区相比,经济发展速度较慢,区域内各省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也极不平衡。金融作为支持经济的重要手段,其运行环境不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事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在现阶段,社会处于转型期间,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发展环境发生了改变,如何在这样的背景下去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是本文需要研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通过从国家级、省级和工业集中区三个层面进行用地概括和结构比较,定量评判园区用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性(相关性和协调性)分析,摸清两者之间的匹配程度,以期能为工业园区用地的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杨潇 《时代经贸》2020,(11):45-47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对省域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展开研究。得出结论,省域金融集聚与经济发展水平 具有促进与抑制双向关联与非线性复杂关联,提出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地区间金融政策支持与协同合作、匹配金融产业聚集模式、提升金融产业 聚集层次的政策建议,旨在充分发挥金融集聚效应,助力省域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9.
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一般有着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就越能吸纳我国的劳动力就业,经济的持续总增长能够带动就业的不断扩大。从我国改革开放多年情况看,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就业矛盾仍比较突出。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二者是否必然呈现水涨船高的关系呢?本文拟就二者关系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扩招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其根本原因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矛盾和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主要矛盾交叉化的集中表现。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坚持经济增长模式与速度的选择以满足人们就业为原则;经济结构调整以充分就业为宗旨,采取加速城市化进程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有必要确立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的同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扩大就业,通过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以及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有必要确立就业优先的宏观政策,以提高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在为经济发展奠定人力资本基础的同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进一步扩大就业,通过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为实现比较充分就业以及经济协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14.
曹芳东  黄震方  吴江  周玮 《经济地理》2012,32(4):160-166
在剖析了旅游业绩效客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经济绩效、市场绩效、效率绩效、公平绩效在内的旅游业绩效系统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炼出旅游业绩效系统的主成分因子,并引入灰色关联耦合模型,定量分析了主成分因子和指标因子各自的关联度与子系统耦合度,最后,针对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泛长三角城市旅游业绩效系统主成分因子表现出中度及以上的关联性,子系统耦合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经济—市场系统和经济—公平系统的耦合度分别位于最高值和最低值状态,系统间的耦合发展普遍处于拮抗阶段和磨合阶段,并有向高阶段演化的趋势,针对2020年子系统耦合度预测表明了城市间绩效耦合度存在绝对数值的增大,相对差异缩小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16.
杨河清 《现代财经》2001,21(11):60-64,F003
本文以先后五个时期为主线,简要分析了日本经济发展状况与就业形态变化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新时期民生需求的变化,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要转变.但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产出质量的变化,还将对我国的就业机会、就业结构、职工技能以及人们的收入等产生复杂的影响.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因此,要通过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解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就业问题,通过以尊重劳动为核心调节收入分配,解决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差距悬殊问题,最终使民生的就业和收入问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18.
一、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就业关系的变化 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与劳动力就业率提高息息相关。这一说法无可置疑地成为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众多假设之一。国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要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再翻二番,达到3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理论上讲,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过快,就业前景一般随之看好。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就业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目前又正值经济转型期,就业压力巨大,且出现了很多新特点、新矛盾。解决问题的基础性工具是借鉴发展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发展中国特色的就业理论,包括中国劳动就业特点、劳动力转移方式和扩大就业战略。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努力扩大就业,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治本之策,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问题。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必须加快发展,通过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拉动就业增长,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城乡共创造就业岗位750多万个。1998年以来,全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率都保持在60%以上,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是,本省仍面临严重的就业压力。若干年内,本省城镇每年将有13万左右的新成长劳动力,农村每年有100万左右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国有企业改革转制每年有数万人需要分流安置,每年还有大量的外省劳动力入闽就业(目前在闽就业的外省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