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影响居民的总消费和总储蓄、政府消费、社会总投资这一机制来影响需求结构。基于此,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年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对需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居民/(政府收入+企业收入)的下降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是导致居民消费/社会总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出口总额这三大需求结构指标下降的显著原因;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还会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对于上述结果,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可能原因,并就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因素中,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是首要的、基本的因素,限制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加。此外,农业生产性投资占农民收入的比重、农民收支预期、农村消费环境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文章通过对影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增长的主要因素的研究和分析,提出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应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苏北地区的人均产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四个指标对苏北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对人均产出弹性依次减弱。根据经济发展理论,提出苏北经济增长方式应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加快城镇化,提高城镇消费所占比重、调整政府支出结构,提高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等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我国消费需求不足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增长的症结。为此,我国政府适时提出把扩大国内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方针。目前,我国仍有8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居民是我国最大和最具潜力的消费群体。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受限、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受阻及城镇居民增量消费短时内难以迅速增加的情况下,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应成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讨论了当前以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可行性,对1985~2008年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间相互关系的变动趋势做了实证分析,分析了其影响系数变化的原因,并就当前如何发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有效支撑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5年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入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收入、消费环境、消费观念以及人口学特征等因素对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居民所在村通公路会增加农民的消费支出;家庭规模的扩大会导致居民消费支出的减少;如果居民家庭中有成员在城市工作,其消费观念的变化会导致其消费支出发生变化;在我国贫困地区,汉族居民的消费支出水平高于少数民族居民;家庭结构对居民消费支出亦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改善我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措施,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加快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居民的消费观念、注重对少数民族居民的政策扶持等。  相似文献   

6.
柳思维  杜蓉  周洪洋 《经济地理》2019,39(12):168-177
基于2007—2016年中国省域的年度数据,采用全局Moran指数和局部Moran指数分析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空间相关性,建立空间杜宾模型研究金融发展、人力资本投入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农村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对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促进作用明显,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可以显著带动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且二者对相邻地区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存在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政府实现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调控手段,具有显著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产业结构调整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分析框架,利用中国30个省份1998-2012年的面板数据,运用联立方程模型和内生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产业结构调整的收入分配效应,结果发现: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与人力资本结构负相关,在即期会强化农村居民在就业市场中的弱势地位,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在长期,城乡居民根据产业结构调整重塑就业预期,通过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实现职业转换,第5年以后将出现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城镇居民的格局,形成乡城收入赶超效应,产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8.
鼓励并扩大农村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政策实施的一项重要内容。本项研究选择了河北省七个设区市的11个自然村,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围绕着农村居民消费现状,从消费能力、消费结构、消费意愿、消费环境、消费潜力等几个方面展开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较强,并蕴藏着较大的消费需求潜力;目前河北省居民的消费结构与消费意愿,明显倾向于生活性消费;河北省居民的消费环境有待完善。最后提出了扩大河北省农村消费需求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朱小会 《时代经贸》2014,(6):203-204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投资、迁移投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制约着人力资本的形成。本文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研究,分析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投资和迁移投资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买方市场的逐步形成 ,需求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为此 ,各级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力求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从投资与消费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特点来看 ,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拉动作用十分明显 ,而从社会再生产看 ,只有消费需求才是经济增长真正和持久的拉动力量。因此 ,在当前形势下必须认真研究居民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 ,调整消费政策 ,积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第一 ,合理引导预期 ,刺激消费。既然影响居民心理预期变化的是诸如住房、医疗、养老、子女…  相似文献   

11.
从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看,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医疗健康投资、等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制约着人力资本的形成。通过对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研究,分析重庆市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投资和医疗健康投资的特点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扩大农村居民消费的经济效应研究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面板数据模型,通过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据此分析各种政策措施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对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及宏观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教育消费作为一种发展消费,是我国居民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目前的教育消费水平仍较低,并独具特色。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消费有迅速扩大的趋势,因为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个人成本低,而收益率较高,刺激了对教育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的来临,要求增加人力资本的数量,提高人力资本的质量。教育需求的扩大要求教育供给的增加及教育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教育,增加教育供给,提  相似文献   

14.
李晓婷 《经济研究导刊》2013,(12):180-181,185
通过构建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化以及除旅游消费以外的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性的影响,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滞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旅游消费;城镇化对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较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和其他生活消费支出对其旅游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接近;城镇化中居民权益的不平等、农村居民收入不稳定、医疗、交通等支出的增加是制约农村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应把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启动经济增长的着力点,避免形成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政府应当运用科学有效的财政政策,通过减税和增加财政支出,促使国民收入分配向居民倾斜,着力解决我国居民消费能力不足和消费意愿不强并存的问题,推动居民消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1997—2010年中国30个省(除西藏)、自治区、直辖市城乡面板数据,分别对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影响因素建立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收入是当期消费的决定性因素,但对城镇居民影响更大;物价指数(CPI)也是影响居民消费的原因,但对城镇和农村居民作用的方式不一样,无论城镇还是农村居民都能容忍较高的通胀水平(5%);高房价抑制了城镇居民的消费,医疗保健支出制约我国特别是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通过消费、收入、GDP、财政收入增速的对比分析,进一步得出政府收入与居民收入的失衡是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之一。在所得基本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的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扩大内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投资和消费是构成内需的两大部分,在以投资扩大内需的政策到位的同时,应积极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目前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正处于停滞状态,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相对而言,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水平低,现实的购买力尚未完全实现,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大,因而启动消费的着力点应是农村居民消费。拓宽消费品流通渠道,为启动农村居民消费做准备;促使农村居民增加即期消费,为启动农村居民消费注入动力;逐步推行信贷消费,为启动农村居民消费增添活力  相似文献   

18.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了30多年的高速增长,但与此不相匹配的是,政府对公共教育的投资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力资本不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投入要素,人力资本的提升本身也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目的。本文通过构建教育投资的世代交叠模型,说明存在收入风险和融资约束时,居民选择的教育水平将会低于社会最优水平;政府的公共教育投资具有融资效应和保险效应。基于OECD跨国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政府公共教育投资能够促进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在收入风险较大、融资约束较强的国家效果会更为突出。结合理论推导和实证检验,本文认为,在我国市场经济尚不完善,人力资本与劳动报酬匹配程度有待提升,劳动者面临显著收入风险,收入不平等状况严重的情况下,我国应进一步扩大公共教育投资,提升公共教育投资效率,以提高我国的人力资本水平。  相似文献   

19.
陈亮 《经济论坛》2006,(8):15-16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地位日渐凸显,河北经济的持续增长有赖于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对人力资本的投资是提高人力资本存量,实现人力资本积累的根本途径。河北省人力资本投资的状况如何,与全国其他省市区相比存在哪些问题,客观准确地描述分析好这些问题对进一步改善河北的人力资本投资,加快人力资本积累,推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考虑到统计资料的可获得性,本文的人力资本投资分宏观、微观两个层次,宏观层次指政府在文教、科学、卫生事业方面的公共财政支出;微观层次指城镇、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投资、健康投资和迁移投资。  相似文献   

20.
利用消费者生活方式方法(CLA),测算1993~2007年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以1993年为基年,对我国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碳排放量也逐年增加,其中2007年城镇居民是农村居民人均碳排放量的三倍。(2)研究期间,人均消费水平城镇化率、居民消费结构和人口规模是拉动居民间接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源消费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是抑制碳排放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其中2003~2007年碳排放强度起到正效应;居民消费结构表现为负效应,对减少碳排放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