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报道称:在2005年8月拿到了软银、凯雷的4500万美元创投资金后,顺驰置业成了顺驰中国的“提款机”:“要么占用房款,要么吃掉中介费,这反映了某种普遍性。诸多迹象显示,2005年下半年,顺驰资金链极度紧张,以至于采取占用客户的中介费和房款等非常之手段来缓解内部资金链断裂的危机。”3月7日,就此质疑,《中国新时代》记者向凯雷集团香港企业传讯部董事李艳梅女士进行了求证。《中国新时代》:凯雷有没有看到媒体对顺驰方面的质疑?李艳梅:在细节上面,我们不方便评论他们。因为我们主要是一个投资者,协助我们投资的公司去开发他们的业务,不是每…  相似文献   

2.
《新远见》2006,(6)
2005年8月26日,属于两个山西人。一个是李彦宏,这一天,其创立的百度在纳斯达克市场凭借高值股票引起全球哗然。另一个,是孙宏斌,这一天,软银投资联合凯雷投资共同向顺驰(中国)不动产网络集团投资4500万美金,孙宏斌在地产业外开始向“互联网”和“零售渠道连锁店”的头把交椅发起正式冲出。2006年3月,因为重掌顺驰,顺驰系浮出,孙宏斌再度走上前台。  相似文献   

3.
恋爱三年,但凯雷方最终还是未能将其“心仪”的徐工机械揽入怀中。徐工科技当日公告.公司日前接到实际控制人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徐工集团”)书面通知.称徐工集团.凯雷徐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凯雷”),徐工集团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徐工机械”)此前签署的协议有效期已过,徐工集团、  相似文献   

4.
于文涛  徐永波 《活力》2005,(12):40-40
2005年12月19日,上海。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简称太保集团)今天与全球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凯雷投资集团(简称凯雷)签署正式协议,双方以对等方式向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公司(简称太保寿险)注资66亿人民币。凯雷携其战略投资伙伴国际著名的美国保险公司保德信金融集团(简称保德信)将在注资后拥有24.975%的太保寿险股份。  相似文献   

5.
经典心语     
《北京房地产》2005,(12):88-88
首都房地产开发集团新领导班子首次披露;顺驰高层又生变 汪孟德被任命为首席运营官;外资投行房地产高管变动 邓伟从美林“空降”凯雷。  相似文献   

6.
《中国房地产》2006,(10):50-50
2006年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与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签订框架协议,将向顺驰注入12.8亿元人民币战略投资获得55%股权,此外,路劲基建还将促成顺驰获得两笔总计5.7亿元的短期贷款。此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致媒体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子叶 《企业文化》2006,(11):38-39
9月5日,路劲基建与顺驰中国正式签订协议,路劲基建将分步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注资完成后,路劲基建将持有顺驰中国55%的股权,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对于顺驰来说,这笔钱是救命钱。”一个顺驰内部人士说道,有了这12.8亿元,顺驰就能够填补资金缺口,继续活下去。对路劲基建  相似文献   

8.
何斌 《中国企业家》2005,(10):67-67
摩比身上有两点引起资本的关注:新技术、新业务模式"技术实力雄厚,发展潜力不可低估。"2002年,摩比天线技术(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比")获得来自软银亚洲信息基础投资基金(日本软银公司与美国思科共同组建的风险投资机构,以下简称"软银亚洲")的54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当时软银亚洲的项目负责人对摩比做了如此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顺驰新官     
严谨、稳重、逻辑性、职业化。1月23日,上任顺驰中国董事会主席的第一天.虽然穿了圆领衫、仔裤和粗织袜子.虽然以一个舒适开放的姿势深陷在顺驰某会所柔软的沙发里.汪浩还是用他惯有的滴水不漏的讲述方式和保守却足以表现干练的手势.确立了顺驰新掌门的风格。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房地产调控周期,几乎与顺驰全国化征程完全重叠,孙宏斌最终为盲目扩张付出了代价。2006年9月,43岁的孙宏斌做出了人生最艰难的抉择——将自己创立12年之久的顺驰(中国)55%的控股权转手香港路劲基建。  相似文献   

11.
孙宏斌,41岁.原籍山西临邑。1988年清华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联想.1990年-1994年3月27日,坐牢四年。出狱当年,从联想借款50万成立天津顺驰,主营地产和物业代理。10年之后的2004年.关于顺驰的报道令人呼吸急促,“疯狂”的字眼频见报端,主要是指孙宏斌号称要几年做到中国房地产界“第一”.以及顺驰四处高价拿地的行为。而孙宏斌则宣称,顺驰100亿的目标肯定完成了,“应该在120亿”。  相似文献   

12.
《北京房地产》2005,(7):91-91
禹晋永:凯爱置业(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国美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浩:顺驰中国董事长兼CEO。  相似文献   

13.
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入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协议正式签订。根据协议,路劲基建将向顺驰中国注入12.8亿元资金,入资完成后持有顺驰中国55%股权。顺驰中国原大股东孙宏斌持有40%的股权,高管层持有5%的股权。  相似文献   

14.
潘石屹说,顺驰将“九死一生”。孙宏斌回应,顺驰就是那“一生”。潘石屹再回应,他希望孙宏斌领导的顺驰能够渡过眼前宏观调控的这一关,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成为“一生”。这是两位地产巨头最近一次没有面对面的口舌“较量”。这种“较量”的背景是,近来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导致业界的“恐慌”。的确,当土地和资金这两大房地产开发的根本受到政策性调控时,开发商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国疯狂圈地的天津顺驰集团(以下简称颇驰),其资金链问题更是引起了全国范围的质疑。潘石屹说,中国房地产发展商绝大多数现在面临的问题是资金问题,颇驰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5.
王颖 《英才》2006,(2):48-50
2005年12月19日,上海,太平洋保险(集团)公司与凯雷投资集团签署正式协议,凯雷携其战略投资伙伴——美国保险公司保德信金融集团注资66亿元,二者将在注资后拥有24.975%的太保寿险股份。  相似文献   

16.
王琦 《中国企业家》2007,(10):28-28
新顺驰已经呼之欲出,单伟豹的战略、管理、区域布局都与孙宏斌大不相同5月16日,在收购顺驰大半年之后,顺驰新东家——路劲基建有限公司主席单伟豹首次亮相。如果不是要在顺驰北  相似文献   

17.
5月16日,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的“新东家”香港路劲基建有限公司在北京鸿坤大饭店举办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路劲入主顺驰及顺驰蓝调项目楼王——8号楼正式开盘。这是香港路劲基建入主顺驰中国后的首次媒体亮相。  相似文献   

18.
两年前,被称为骇客、怪人和麻烦制造者的孙宏斌宣布退出顺驰的管理职务.安心做大股东的时候.地产界并没有轻松多少。因为.他率领的顺驰已经在一年多的时间之内.以超出当时心理预期的价格抢购数百万平方米土地,而且公司数千人上上下下都大叫销售额要到百亿。  相似文献   

19.
璞玉 《英才》2006,(10):40-41
在被问到“企业家如何面对资金压力”时,孙宏斌说:“睡不着觉,满嘴起大泡,撒黄尿。” 时隔一年,孙宏斌也许会轻松一些了。9月5日,香港上市公司路劲基建有限公司(HK.1098)正式就注资顺驰中国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协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时代》2006,(12):90-92
顺驰要倒闭的说法不是今年才有,几乎每当顺驰遇到困难的时候,都会有各种传言。在与路劲合作后,顺驰重新找回了成为一家“很好的公司”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