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鸿志  朱玲 《理论观察》2012,(4):183-184
基于新时期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个性的特点,以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理论为指导,揭示了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必要性,针对高校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培养学生积极心理个性品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吴壮  敖红 《理论观察》2006,(5):172-173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心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心育”为心理教育的简称,它是旨在培养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从而促进其个性完善的教育。当今青少年中心理健康问题有日渐增多的趋势,其主要表现为情绪困扰和适应能力差。有的学生由于心理健康问题长期得不到疏导,已成为影响其健康成长的心理障碍,甚至由此产生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疾患。  相似文献   

3.
王天越 《魅力中国》2010,(11):167-167
个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等),以及经常出现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的总和。个性是人的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是心理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心理学家把个性看成为导引行为的内在变量。不同的个性导致不同的行为,通过人的行为可以窥探人的个性。  相似文献   

4.
邵登军  陈勇 《发展》2011,(4):147-147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小学艺术课要达到应有的目标,教师必须做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注重多元评价方式,完善学生个性追求,为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在汶川大地震心理救援、灾民心理抚慰、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灾后心理重建的过程中诞生的国家863计划地震应急项目最新成果——灾难心理学进行评介,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简单介绍了该书的面世经过,挖掘了该书必要的科学背景;其次,分析了该书的政治特色,指出这个理论体现了灾难心理教育的鲜明政治品质,树立了科学的灾难观和正确的生死观作为提高防灾心理素质的哲学指导思想和人格教育基础;第三,概括了灾区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规律的可喜进展;最后,对灾难心理学进行了科学的展望,指出它具有灾难心理背景学、灾难心理技术学、灾难心理实验学等主要发展方向,将向各学科领域渗透延伸,是发展的学说,未来将成为集灾难心理研究之大成的科技殿堂。  相似文献   

6.
排球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和普及,首先要从建立青少年学习排球运动的兴趣开始。一是要抓住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为青少年更好更快的学习和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动作创造条件;二是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避免运动损伤,避免伤病给青少年留下心理阴影;三是促进练习队伍技战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增强青少年对排球运动的学习兴趣;四是建立良好的竞赛机制,通过比赛过程享受运动带来的成功喜悦或失败的遗憾等情绪体验。  相似文献   

7.
仲军 《新财经》2006,(10):28-31
白酒品牌独特个性的打造离不开文化,文化是白酒品牌的灵魂,而白酒与消费者心理之间能形成共鸣的一个基本因素就是文化现代社会是个性张扬的年代,大批有消费能力、讲求个性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成为酒产品的主力消费群。千百年来形成的中国酒文化如何与他们的现代时尚消费心理达成共鸣,成为中国白酒企业能不能实现市场和时代跨越的一道坎要解决这个问题,白酒品牌以及产品需要在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思路的开拓上,酝酿一场时尚化革命  相似文献   

8.
后进生转化的效果如何,不仅关系到学生自身的前途,也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才质量的高低.它是学校教育工作中无法回避又有着深远影响的重要课题。要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根据后进生个性心理差异形成的原因及外在表现,来确定转化后进生的方法策略和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法考察当前青少年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行为。青少年在消费时一般不考虑价格,以追求个性,满足更多的物质文化需求为消费心理特征,以追求享受生活为目的。社会文化,社会流行,家庭背景是影响青少年消费心理及行为的三大要素。并提出了解决青少年消费的三点对策。  相似文献   

10.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俊 《新西部(上)》2009,(7):250-250,253
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中,心理素质训练是一个重要环节.要通过诱导训练法、模拟训练法、培养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意志训练,培养运动员专项运动所需的兴趣、能力、意志、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提高队员心理素质,促进和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与完善,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需要层次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不仅仅是在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以及获得产品本身,相反,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商品象征意义的考虑,也就是说,如今的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更加重视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精神的愉悦、舒适及优越感。对生存需要所占的比例下降,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在总消费量中所占比重明显上升,体现出了对商品中所蕴含的心理价值的极大兴趣。因此,产品设计即要符合人们对产品的物质功能的要求,又要满足人们心理方面包括审美兴趣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马赛客 《中国西部》2009,(3):155-155
从书名可以看出,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对群体的评价不高,甚至有些悲观。这里首先需要明确一下勒庞对于群体的定义:“聚集成群的人,他们的感性和思想全部都转到同一个方向,他们自觉的个性消失了,形成一种集体心理。”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近年来,青少年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文章试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对青少年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尽量降低青少年群体事件发生的几率,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心理机制和社会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4.
造成高中生心理负担过重现象的原因有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因素,学校要对各种成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加强管理,建立多维的心理教育渠道;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锤炼学生的耐挫能力,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发挥正确合理的评价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德泰堂 《中国西部》2009,(11):116-117
俗语有云,“烟是人的福,酒是人的禄。”礼尚往来的中国式“烟礼”,使得烟酒市场的刚性需求更是稳字当先。当然,有人是受。心理诱因“影响”认为能张扬个性,释放压力;有人则出于应酬而“盛情难却”……随着养生话题和健康观念的深入,德泰堂呼吁烟酒受害者们,想长寿——请从戒烟限酒开始。  相似文献   

16.
近30年来,家庭研究与治疗领域针对青少年心理分离进行了大量研究。文章从心理分离的界定、影响因素以及对青少年个体发展的影响几个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齐爱花 《宁波经济》2007,(4):40-42,44
文章着重分析了青少年上网存在的六种心理,进一步挖掘了青少年网络沉溺的深层原因,并据此提出了解决不良网络心理的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与家长、老师的高热情,高付出相反,学生厌学现象日益严重,许多学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对抗、应付。我从多年的农村基层教学实践中,观察体悟思考,从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学生自身五个方面分析了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家长教师去掉功利心.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学用结合;教师不断学习充电,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因材施教,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从而减少厌学现象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本文概述了图书管理工作者掌握读者阅读心理、阅读行为的必要性,探索如何掌握读者阅读心理,阅读动机,阅读行为、方法,有针对性地提供差异化服务;培养读者的读书兴趣、协助提高读者的读书能力,进而有的放矢,采取有效的服务措施,提高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个性发展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是实现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全人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人格的形成呼唤着学习自由,亦或说学习自由有助于大学生个性的发展;大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又能促进大学生享有更多的学习自由,两者是相互联系,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