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张文进 《商》2014,(25):88-88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之一,好的品牌能给企业带来较高的溢价。近年来我国自有手机品牌可谓雨后春笋,市场竞争可谓火热,一些厂商在手机销量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国产手机在市场地位与盈利上无法无与国际品牌相比。如今国产手机陷入了高配低价的困局,向高端品牌冲击显得乏力,到了必须进行品牌建设的时候。  相似文献   

2.
中国手机市场消费特征与企业营销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驰  叶莎 《商业研究》2002,(9):115-117
现阶段,中国的手机消费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和扩张时期,市场竞争已日趋白热化。国产手机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分析手机市场消费特征,选择和调整其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国产手机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并与外国品牌手机相抗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驰  叶莎 《商业研究》2002,(17):115-117
现阶段,中国的手机消费市场进入了一个高速的发展和扩张时期,市场竟争已日趋白热化。国产手机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分析手机市场消费特征,选择和调整其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竞争力,是国产手机企业能否生存与发展并与外国品牌手机相抗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近年,国产手机厂商凭借销售渠道的成功,获得了长足发展,市场占有率已过半。然而,随着国外手机品牌渠道扁平化的调整,国产手机的渠道优势在弱化。国产手机厂商如何在渠道建设上与时俱进,继续保持优势呢?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我国现有手机营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提出相关解决方法,希望能为我国手机企业提供相应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手机是现代科技的发展成果,我国的手机已经达到了普及,手机成为国民最喜爱、最关注的产品,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手机企业的飞速发展,手机企业逐渐成为我国的重要经济产业。智能手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促进下形成了全球普及趋势,国内的手机制造商也成为最重要的出货企业,手机的普及导致了大量手机生产商的涌现,进而导致手机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所以国产手机需要改善各方面,在手机市场赢得主动权。在企业资产中,品牌价值是在无形资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品牌价值不仅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有形资产,也带来了许多无形资产,也使许多有关专业人士对其进行重点关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深入,品牌价值在市场竞争中成为重要因素,也对消费者的消费意向形成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产手机品牌价值评价与建设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产品已经遍及全球,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导致手机市场竞争也是愈演愈烈。小米手机诞生最晚,却在短时间成为国产手机四大巨头之一,这与小米手机品牌营销策略密切相关。本篇选择小米手机为例,介绍小米发展概况,分析小米手机发展环境,通过4P理论分析小米品牌营销策略内容,指出现在小米手机品牌营销不足之处,并提出改善小米品牌营销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小米手机在今后品牌营销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手机消费大户,品牌美誉度是影响其消费的重要原因。作者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一系列衡量指标,分析中国大学生心目中的国产手机品牌美誉度与国外手机品牌的差异,并探索产生该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在国内大学生心目中,国产手机品牌的品牌美誉度不及国外手机品牌,价格低廉是国产品牌手机的唯一优势,国产品牌手机在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良空间。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消费者对手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因此,手机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了,众所周知苹果、三星一直都是手机行业的佼佼者,国产手机要想成功就必须要建立好自己的品牌管理,我们已经进入了品牌消费的时代,品牌竞争已成为企业最高层的竞争。本文通过在阐释品牌管理的内涵的基础上,以华为为例对国产手机的背景及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国产手机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郝建萍 《中国市场》2011,(18):44-45
在手机大战如火如荼的今天,本文旨在国产手机品牌建设现状进行分析,以期对支撑民族产业的所有国产手机企业都能够有一定启发,在实施品牌管理、加强品牌塑造、提高品牌价值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国产手机企业不仅能在风云变幻的竞争大潮中站稳脚跟,更能扎扎实实做强、做大!  相似文献   

10.
《品牌》2019,(19)
近年来以华为,小米,Vivo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品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市场份额及销量上都有显著突破。Vivo手机便是近年异军突起的一个。但随着国内手机市场的饱和,国产手机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市场格局在不断地变化,如何在竞争中保持优势成为Vivo手机面临的问题。本文基于Vivo手机产品市场运营现状,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分析框架,对其所处行业竞争状况的五个方面。综合以上五个方面,找出Vivo手机产品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中所拥有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品牌是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好的品牌可以吸引消费者并将普通客户转变为忠实客户。在当下,国产手机厂商在品牌建设方面还与苹果、三星等存在较大差距。2011年开始,智能机越来越引导着手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本文着重从智能机品牌建设上为国产手机厂商加强自身品牌建设提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伏晓东 《商场现代化》2007,(22):221-222
大学生是手机市场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群体。对其调研表明,手机品牌是影响大学生购买手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品牌集中程度高,国外一线手机品牌占强势地位,国产手机虽然位居前列,但与一线手机品牌差距甚远。为此,我们应该用产品品质树立知名度和美誉度,用产品独特的内涵明确品牌的定位,用新的品牌营销策略提高品牌认知度,用服务建立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3.
《商》2015,(36)
小米手机自2011年首发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就在激烈的手机市场上站稳脚跟,打响了品牌知名度,堪称国产手机的奇迹。小米公司的傲人成绩和营销模式密不可分,本文基于4P理论分析小米手机公司营销模式方面的创新,以期对我国其他国产手机的发展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与诺基亚、MOTO、三星、索爱等国际知名手机品牌相比,国产手机的短板与其说是品牌和营销,不如说对供应链的掌控。只有在供应链上挺直腰杆,民族手机厂商才能真正地吐气扬屑。  相似文献   

15.
短短几年时间,市场上的手机品牌早已从摩托罗拉、诺基亚和爱立信三分天下,发展到30多个品牌、150多种机型的相与争锋。手机厂商使出浑身解数,在竞争中力图出奇制胜,无形中给了消费者越来越宽松和多元的选择空间,同时也让消费者更加眼花缭乱。一般来说,消费选择要想做到称心如意,一是要掌握市场变动的大致趋势,二是要摸清目前产品的普遍特性。这似乎有点高深玄奥,但只要作个勤于搜罗资讯的有心人,其实不难做到。从市场趋势的角度来看,GSM手机仍是消费主流,CDMA手机势头也逐渐看好;消费者对国外品牌与国内品牌的认知状况正在发生明显变化,国产手机日益受到青睐。今年三月间,中消协曾在消费者中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品牌与服务的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服务质量还是对品牌的倾向,国产手机品牌都已有了较大的提升,甚至在其中某些项上超过了国外品  相似文献   

16.
施炜 《销售与管理》2005,(10):28-28
大约2002至2003年,国产手机的高歌猛进,让人看到了又一个类似于家电的民族产业突出重围的希望。但好景不长,2004年以来手机市场格局再次发生逆转:曾一度处于下风的外资手机品牌卷土重来,且优势更为明显。相形之下,国产手机虽有个别品牌稳健增长,但整体上积弱不振,短期内难以和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索爱等品牌抗衡。  相似文献   

17.
蒋丽梅 《商业科技》2013,(27):98-98
作为全球第二大通讯设备制造商,华为异军突起,在2012年智能手机市场上位居世界前列。作为国产手机中的领头羊,华为在我国国产手机品牌的发展中具有代表性,本文选取当今主流手机——智能手机,对华为在我国的终端现状与原因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国产手机的渠道终端建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8.
《商》2015,(52)
三星品牌的崛起是韩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伟大象征。尤其在近十年来,三星集团取得了非同寻常的成就,从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成为韩国规模最大,乃至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之一。近年来,国产手机的价格策略让国产手机在市场份额上超过了三星。但是国产手机仅仅在价格上占优势,而在品牌和品质上,国产手机仍未实现对三星的超越。本文将从三星的发展历程、卓越的品牌战略管理以及对正处于高速发展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启示等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手机消费的大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国内外大约31个品牌的厂商。从90年代初到现在,手机市场的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在众多的品牌中,国外品牌始终占有强大的市场份额,而国产手机曾一度表现出色,但是总的看来,国产品牌的手机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向更高一步发展。文章从对比的角度提出对国产手机发展的几点新思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对手机经营门槛的降低,国产手机品牌的崛起,部分洋品牌的沉沦,以及部分洋品牌的大举反攻,手机行业充满越来越多的变数,这注定又是一个热闹非凡的行业。然而,纵观目前市场上风光无限的一些手机品牌,正似乎在不同程度上的陷入了一个个营销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