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当前支撑高房价的主要动力有财政动力、投资性购房、土地资源有限及地价上涨。国研中心“383”改革方案对于土地制度提出在现有土地权属基础上,赋予农民集体土地处置权、抵押权和转让权。可看出“383”改革方案正好瞄准了房价上涨的核心顽症,也许将给长期炙热虚高的房价一剂退烧药,切实做到藏富于民,让利于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忧虑。本文通过论述土地制度对住宅市场的影响,分析地价对房价影响的三种理论:成本推动轮、需求引致论和互为因果论,发现地价对房价在长期与短期有着不同的影响。最后本文根据上述分析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干预分析模型,利用1999年2月—2010年10月中国房价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对以"8.31大限"为代表的土地招拍挂政策进行规范的政策评估。研究表明,土地招拍挂政策的实施使全国房价提高了4.7~15.7个百分点。分地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招拍挂政策对东部的北京和浙江并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对中西部地区的湖南、江西、贵州、宁夏四省区产生了较大的作用,体现出十分明显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4.
5.
本文阐述了现行土地出让制度存在的弊端和采用“土地年租制”的制度与经济合理性,提出了“土地年租制”下的房地产开发模式,对“土地年租制”的利弊,尤其是“土地年租制”与降低房价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出了在我国土地资源高度稀缺,房地产市场将长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采用“土地年租制”不失为一个可行办法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建立三方程联立方程,结合人均GDP,城乡收入差距,政府规模等外生变量,研究了土地财政,房价与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土地财政,房价和城乡消费水平差距三者相互促进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土地制度
我国的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具有五个特征:
第一,两种所有。《宪法》第十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算法应用横向扩展,机器学习纵向延伸,使得网络公共领域逐渐被算法秩序统治。算法在为人们带去个性化服务的同时,也触碰了实体法律的边界。从经济理性、工具理性及公共理性三重理性,提出利益、技术、价值三维框架。指出在数据收集、模型搭建及运算、模型输出及应用过程中,算法应用所暴露的侵权问题。阐释算法规制的逻辑起点,以论证算法亟待规制的必要性。引入“第三域”概念,考察算法规制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互动关系。结论指出,算法规制过程中,应兼纳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长,营造适度的制度空间,以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9.
10.
“互联网+”土地流转:新型土地流转模式运行机制研究——基于土流网的经验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土流网为例,从主体构成、组织模式和运行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在线土地流转模式运行机制.研究发现,现有在线土地流转模式存在在线流转平台发布的土地资源信息质量不高、解决土地流转信息不对称问题成效甚微、保障农户和土地投资人利益安全方面有所欠缺等问题.基于问题分析,提出了加大在线土地流转技术投入力度,提升服务深度;促进在线土地流转平台由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型;建立健全在线流转平台进入者资质审查及退出机制;构建“土地流转机构+在线流转平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1],是我国民族问题解决理论的基石,拥有巨大的优越性,应用于我国民族问题解决实践并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在介绍了现行"招拍挂"土地出让方式改革实践的基础上,梳理了为抑制高房价实行的综合评标、一次竞价、双向竞价、限房价、竞地价及限地价、竞政策性住房面积等出让方式的特点和作用,提出了一个能够保留现行各种土地出让方式优点,并摒弃其缺点,借助编制计算机专用软件和网络技术,实施全新的土地出让方式——多要素土地拍卖模式。同时,也对多要素土地拍卖模式的运行机制、优点和运用前景作了概括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5,(3)
随着2015年3月"两会"的召开,我国讨论已久的金融市场体制改革问题被再次提上议程,并成为理论和学术界讨论的焦点。随着近年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借以技术、想法和组织的发展为基础并以普惠金融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在金融发展的首轮浪潮中拔得头筹并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现代金融体系,而金融市场的最终发展则取决于制度的引导方向,这正是"两会"所传递出的制度信号的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非合作博弈到合作博弈——基于当前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一事一议”制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事一议"制度成为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的重要运行机制,是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结果;但在实践中机制运行却存在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两个非合作博弈,即"农户选择不提供,基层政府也选择不提供"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因此,中央和基层政府需要调整政策,从积极引导农民组织化,培育多元的供给主体,确立公共财政理念等多方面入手,使基层政府与农民、农民与农民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走向合作博弈。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国社会技术型人才培养主要输出基地的职业院校,在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发展输出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X”证书制度的实施,使职业教育进入深度改革阶段。以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从“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1+X”证书制度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思路、专业建设的策略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分析,旨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2009年是中国对外经贸经历金融危机洗礼的不寻常一年,也是围绕外经贸发展路径存在较多理论争议的一年。近期外贸数据出现止跌回稳趋势,外贸政策取向再次受到关注。对于政府决策部门来说,应认真汲取危机前、危机中暴露出的一些深层次问题,抓住时机推动外经贸政策体系更加科学化、制度化,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下,分析了粮源公司的"中间人"制度安排。该制度将种子行业的部分资产专用性风险转移给对这些风险并不敏感的"中间人",从而在实现连片规模经营要求的同时避免农地流转产生的成本和其他社会问题,同时兼容了商品契约下的激励作用,化解了供需双方特定资产专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越来越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注农村经济发展。“一事一议”制度是支撑农村税费改革的重要机制,能够有效解决农村内部公共产品的供应问题。本文通过简析“一事一议”制度,针对当前农村“一事一议”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