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这是一个有趣的商界现象。 美国西点军校建校202年间.共培养了1531位CEO.2012位总裁.5000余位副总裁,培养的工商界著名人士居然要比哈佛还要多。同样,海尔、联想、华为、万科.三九等中国最著名的企业也存在一个巧合,  相似文献   

2.
执行力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这是一个有趣的商界现象。美国西点军校建校202年间,共培养了1531位CEO,2012位总裁,5000余位副总裁,培养的工商界著名人士居然要比哈佛还要多。同样,海尔、联想、华为、万科、三九等中国最著名的企业也存在一个巧合,那就是它  相似文献   

3.
海尔与华为跨国经营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踏上跨国经营之路。海尔与华为在跨国经营的道路上,通过有效的策略,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海尔与华为的跨国经营模式,总结经验与教训,希望对有意走向跨国经营道路的中国企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华为、联想、振华港机、海尔……中国的优秀企业正进入国际市场,它们开始全球采购和外包、建立海外地区总部、用英语作  相似文献   

5.
<正>海尔新媒体刚成立3年,已经在企业新媒体领域闯出一片新天地。2015年的"新媒体排行榜"上,海尔与杜蕾斯、小米等品牌一起,荣获中国企业新媒体大奖。1.为下属们打杂海尔有一种"自以为非"的企业文化,我从不倡导海尔新媒体团队应当迎合既定的规划和策略,但他对自己有考核。只有他们真正认为自己是这个号的主人,他们才会为自己发的每一句话、每一篇  相似文献   

6.
随着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知识产权问题日益成为其贸易壁垒的焦点,其重中之重就是专利问题。中国的很多优秀企业,如联想、华为、海尔等都在拓展美国市场时遭遇了专利之痛。如何应对专利纠纷,成为中国出口型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许多企业对于在美专利诉讼头痛不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一些顶尖企业如海尔、联想、华为等都从供应链管理入手,取得了新一轮企业竞争的成功,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通用电气、惠普、奥林巴斯、摩托罗拉、戴尔、IBM、柯达、沃尔玛等)也已经开始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体系,展开了全球供应链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刘英 《中国工商》2002,(8):130-130
中突两国贸易多年来一直持续发展,在亚洲,中国是突尼斯仅次于日本,印度的第三大经贸伙伴。在投资与合作领域上,一些重要的中国企业.如海尔、华为,康佳。己在突尼斯发展了其生产活动,其产品销往当地和周边市扬。突尼斯向中国投资者展现了广泛的具有竞争力的优势和对经济伙伴的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9.
《商界》2007,(12):55-58
中国企业国际化道路上遇到了重重困难:中国鞋厂在西班牙遭到焚烧,中兴和华为在印度也遭遇政治性阻挠,海尔在美泰克收购战中铩羽而归,中海油在美国石油并购中折戟沉沙…… 我们特以2007年10月华为在美国遭遇的“安全门”事件为典型案例,充分结合自身的学术背景对其进行全面剖析,试图解开这一问题的关键所在。之所以选择华为,是因为IT业被公认为是最具全球化特征的一个产业,也正因为此,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国IT企业的国际化所面临的困难更大,其遭遇也就更具有典型性。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吸引外资举措帮助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各项发展,也使许多国际品牌得以进入中国。如今,中国品牌也在逐步开拓国际市场,国际商业舞台上也开始出现中国品牌的身影,如海尔、华为、联想等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三、四十岁,出身名校,曾供职于政府部门和跨国公司,又留洋多年,这是中国改革20多年来最具社会价值的一批人,也是当前中国社会精英的中坚。姜汝祥就是这其中的一员。但姜汝祥没有像多数人一样,或出入庙堂,或搏杀商场,而是带着北大人的浪漫和理想醉心于商战“纵横术”,成就了自己江湖策士的地位。他关心“成长型企业”,热爱“中国制造”,甘于为华为、联想和海尔们成为国际巨擘奉献自己的思想精华。所以,他每天忙于为使惯了大刀长矛的中国企业普及打枪、瞄准和校正方向。这就是姜汝祥和他的锡恩咨询公司的生存和梦想。  相似文献   

12.
根据近期FT中文网和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Ipsos)联合开展的中国品牌全球化研究的结果显示,联想、青岛啤酒、中国银行、中国移动、海尔、百度、中国国际航空、中国电信、华为和中国建设银行等品牌在全球范围内得到高度认可。  相似文献   

13.
<正>空调行业有了目前世界第一家致力于5G应用的实验室。据悉,在第30届中国制冷展期间,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国信通院、海尔、中国移动和华为共5家单位共同成立"物联网5G应用联合实验室",并于现场共同出席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模式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品牌实验室新近推出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国"海尔"名列其中,排名95位.这是中国品牌第一次进入全球性知名品牌排行榜.它既标志着海尔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也预示着中国企业的品牌国际化将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  相似文献   

15.
雨谷 《市场周刊》2004,(34):43-43
成功企业最大的威胁是什么?君不见“创业难,守业更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大家都觉得海尔成功,但张瑞敏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华为在最成功的时候,其总裁任正非却做了两篇很有名的文章,即《华为的红旗能打多久》和《华为的冬天》。为什么?这正是成功的企业家必须经常考虑的问题,同时也说明企业家的深谋远虑,远见卓识。  相似文献   

16.
一批中国顶级企业的经营实践或者叫发财经历,使得更大一批中国二级、三级或无等级的企业都认识到一个道理,叫做“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愚蠢的企业”。因为这些顶级企业诸如联想、海尔、平安、华为、万科,他们获得成功的一个共同原因就是都有强势的企业文化。于是呢,更大一批的中国企业便都达成了一种共识:要赚钱,要持续地赚钱,得有文化。  相似文献   

17.
要刊撷英     
中国企业明日之星到今年年底,中国有望出口价值达3000亿美元的商品。这些出口商品的制造商中,既有名声在外的海尔,也有华为科技、广州珠江钢琴、万向集团、四川长虹电子和广东格兰仕。2001年,华为科技创收超过30亿美元,其中海外收入3.28亿美元。在过去的一年中,珠江钢琴生产销售钢琴76444台,其中外销13213台,比2000年增长6.8%。2001年,万向集团出口收入1.8亿美元。到目前为止,长虹电子这家上市彩电大鳄2001年的销售收入超过13亿  相似文献   

18.
《品牌》2013,(6):96-97
近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市场学教授卡特琳·塔尔克组织进行了一项主题为“中国品牌在德国”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5%的德国人会购买中国的品牌产品,以联想、华为、海尔等为代表的若干中国品牌已在德国人心目中树立起高质量和积极创新的形象。调查报告同时指出,中国品牌在德国消费者心中的信任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9.
张建华 《商界》2009,(11):150-150
2001年,联想分拆,老帅柳传志带少帅杨元庆共同拜访的第一位企业家.是华为掌门人任正非。他们对华为以创新为龙头的市场探索表示艳羡。少帅杨元庆表示联想要做高科技的联想,请教任正非:“如何能做成华为一样的公司?”任正非以一位长者的口吻对他说:“开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做好投入几十个亿、几年不冒泡的准备。”并玩笑地说:“你们就卖华为的产品吧!”  相似文献   

20.
“阴阳配”是中国企业家群体的一个典型特点,如华为的任正非和孙亚芳、海尔的张瑞敏和杨绵绵、海信的周厚健和于淑珉、格力的朱江洪和董明珠、娃哈哈的宗庆后和杜建英等等,正所谓:一个成功的男性企业家背后往往有一个优秀的女性事业伙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