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适应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近年来,河北省滦县百信合作社积极探索开展土地托管服务,快速有效地实现了土地由分散到连片规模经营,探索出了一种集专业服务、多方共赢、全产业链条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提供专业服务,满足农民的多种需求。合作社实行两种土地托管服务方式:一是半托。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委托合作社提供部分项目服务。二是全托。农民委托合作社提供耕、种、管、收、储、售等  相似文献   

2.
<正>当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诸如种粮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方兴未艾,记者见过的不在少数,但不久前采访过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的滦县百信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委实令人刮目相看。说它厉害,是因为它的经营模式、发展速度都值得业界借鉴学习。合作社于2010年3月成立,主要从事花生、玉米、小麦、水稻及果蔬种植的托管服务。短短7年,该合作社实现了托管面积从1000亩到15万亩的跨越,  相似文献   

3.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河北省滦州市百信合作社通过探索农地入股模式,解决了农地的零散化和撂荒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文章采取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法,以滦州市百信合作社为例,应用系统性研究思维,阐述了该合作社农地入股的运作过程,并从制度、市场、技术、社会接受度以及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农地入股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他地区推行农地入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土地托管合作社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符合国家当前的土地流转政策要求,体现了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制度创新、经营方式创新和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鉴于此,探析农业规模化经营视角下的土地托管合作社服务新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土地制度功能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有化和私有化改革思路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利弊,认为现阶段我国土地制度创新应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流转使用权.本文以鹿泉市"联民土地托管合作社"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6.
合作种植的经营模式是在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的经营模式上发展而来的。此种模式既继承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的优势,又避免了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的不足。具体模式为,合作社与农民联合起来一起合作种植。具体表现为农民出土地,合作社负责出生产资料和组织管理土地,最终所产出粮食,农民与合作社共同分配。  相似文献   

7.
"增益型、套餐式"土地托管模式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针对传统土地托管模式的改进。阐述了该新模式的创立成因及相较传统托管模式的先进之处,以期为我国的土地托管业及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个案分析、实地调查和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鹿泉市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的产生背景,具体的不同发展阶段的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机构设置等方面的运行特征,对比"土地入股"、"包地大户"、"自发型合作组织"等模式的局限性进一步分析了"土地托管"模式的优势,指出它是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主流发展方向。总结土地托管不同服务模式的具体适用条件,以期对土地托管模式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潍坊市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创新大田托管模式,在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基础上,开展社社联合,协调金融机构助力农业大田规模化生产,探索出一条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路子。党建引领。为了降低土地分散经营成本,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确定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领实施土地规模化经营的模式。  相似文献   

10.
《江苏农村经济》2023,(8):55-56
<正>海安港丰谷物农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17年5月,由江苏省海安市滨海新区富港村村干部领头创办,村集体负责经营。几年来,合作社创新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发展了以“五统一”托管服务、“四定式”考核管理、“三比三看”争先活动为内容的“5433”模式,以“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推进3980亩土地农业生产全托管,实现农户土地全入股、农民全入社、服务全覆盖、收益全分配,在发展现代农业的主战场上开展适度规模经营,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既发展壮大了村集体实力,又增强了致富带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省兴化市陶庄镇积极探索"土地全程托管"模式,通过整合,将农机合作社和植保合作社统一组建为陶金粮食专业合作社,为农民群众的粮食生产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化统一服务,既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又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了新路子.2012年,合作社托管面积达到1860.91亩,涉及4个村、384户.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积极构建"土地全程托管+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农机社会化服务管理模式,盘活闲置土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耕作,有效提升农产品全产业链各环节的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智慧农机发展智慧农业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双沟镇根据江苏省睢宁县现代农业发展的规划和部署,大胆创新,通过组建农业公司提供统一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引领各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和集体农场,带动农户和村集体共享分红收益,用实践有力回答了新时代如何促进农户和村集体"双增收"、如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如何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等一系列问题。形成背景全县统一规划部署。2017年初,睢宁县在认真调研分析的基  相似文献   

14.
新疆土地托管的发展尚处于试验阶段,本文以昌吉州为例,其规模化、机械化水平为土地托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已形成以供销社、合作社为服务主体,以兼业农户及种植大户为土地托管主要需求方的现状,且以半托管为主要服务形式,但存在土地托管不规范、托管服务方融资难及融资贵、托管服务技术人才短缺、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等问题。为促进新疆土地托管的实践,应加强土地托管的规范化管理,加快出台有关优惠政策,重视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并加强对服务主体的监管。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新疆畜牧业合作社为例,对畜牧业合作社不同经营模式及其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根据特征差异,构建指标体系综合评价不同经营模式的畜牧业合作社绩效水平。研究表明:畜牧业合作社四种经营模式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收益水平、风险水平、组织建设、合作性质与社会影响等方面;各类畜牧业合作社绩效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半托管经营模式、草畜联营经营模式、全托管经营模式、传统经典服务型经营模式。据此提出,在农区选择发展半托管经营模式,在牧区选择发展草畜联营经营模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跟踪调研表明,"两区同建"如何持续推进地区经济发展,农村社区与产业园区如何互动、融合发展,农民集中居住后如何解决农业远距离耕作问题、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表现突出的三个重要问题。德州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地方经验,即通过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传统城镇产业改造升级、现代农业赶超推动、社区集聚吸纳发展等四种特色化现实路径促进持续发展;通过科学规划和布局产业园区、尊重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习惯改进管理模式、社区为企业提供多种社会服务等促进社区与园区的融合;通过引进高科技农业公司参与打造农产品高科技示范园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土地托管专业合作社等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助推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以榆树忠实联合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例,分析了土地托管的现状和特征,发现它能够解决农民既想外出就业又不舍弃种地的问题,利于土地的集中和科学规范化的种植,能够增加农户总收益和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为更好地发展土地托管,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增强合作社的抗风险能力,处理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多方共赢。  相似文献   

18.
<正>当城镇化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外流,"就连50多岁的农民都外出打工了。"谁来种地,就成了摆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东牛村村支书赵军海面前最急切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赵军海牵头成立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探索"合作社+井长+小农户"模式,托管农户土地,利用科技种田,逐步探索出了一条把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起来的富民路。记者踏着初冬的脚步,走访了天亮种植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崇州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粮食规模化经营为抓手,努力构建“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科技服务、融资服务、社会化服务、品牌服务”的“1+4”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体系,引导农民自愿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以农民为主体形成内生动力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全市已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在探索土地规模化经营、粮食规模化种植、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得到国家和省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探究农户土地托管行为的决策机制及其发展趋势,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 机衔接提供政策依据。研究方法:结构方程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相结合。研究结果:(1)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决策符 合计划行为理论(TPB)的分析框架,兼具“诱导性”和“抑制性”双重逻辑;(2)农户土地托管意愿是产生土地托管行为 的主要动力,农业经营情况是遵循“抑制性”效应负向影响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决策的重要系统,农户土地托管认知是遵 循“诱导性”效应正向影响农户土地托管行为决策的有效系统;(3)“务农热情→耕种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收入 →刺激务农热情”闭合回路是抑制农户土地托管行为的底层逻辑,认知的“诱导性”效应从长期来看作用效果有限,且 存在时滞性,需求“抑制性”效应将对农户行为起主导作用。研究结论:缩小农户需求与服务供给之间的差距,充分发 挥村集体的信息传播与组织协调能力,解决农户土地托管顾虑是未来土地托管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也为政府制定引 导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