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关于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问题的研究多依据于经验.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我们将广泛应用于管理学领域的亚当斯公平理论,用于分析农村人口流动问题.从而得知相对量的差异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仅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还要让他们感觉到回报的提高.同时要降低农村居民对城市居民付出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农民问题,说到底就是农民的出路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工和农村学生不断向城市流动,为缩小我国的城乡差距以及加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更有待进一步处理好建设新农村和农村人口流动之间的问题.本文以农民工和农村大学生为农村流动人口的主要组成部分,就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原因及其对流出地和流入地的经济发展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农村人口的转移出路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薪酬公开VS薪酬保密——基于亚当斯公平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薪酬是激励组织成员更加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作为薪酬管理的一个子方面的薪酬发放方式,在薪酬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薪酬方法有公开和保密两种方式,它们有无优劣之分,文章运用公平理论进行了剖析,认为公开和保密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企业明智的选择是根据操作、技术和管理图谱和工作量化与难量化图谱安排一种公开与保密相结合的薪酬发放制度。  相似文献   

4.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吉元  胡必亮 《经济纵横》1995,(12):23-25,36
农村人口流动与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陈吉元,胡必亮(续上期)二、农村人口流动对农业及农村可持续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农村人口流动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巨大的系统工程。它从多方面影响着农业及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它直接是一个劳动力使用问题。由于中国农村目前...  相似文献   

5.
李华红 《经济与管理》2008,22(10):35-39
人口流动严重削弱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具体表现在:老年人获得的经济支持相当薄弱且极不稳定,其日常生活照料主要依靠自己和老伴来完成,在精神慰藉方面老人们内心呈现出孤寂失落感与满足感并存的双重特点。另外,农村劳动力外流降低了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还导致家庭和整个社区尊老养老文化基础动摇。构建和完善农村家庭养老保障制度应从家庭、社区和政府三个层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胡立和 《现代财经》2004,24(10):59-63
农村城市化对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村人口出路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化发展滞后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推进农村城市化既有动力也有阻力。在新形势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新观念新举措。  相似文献   

7.
农村人口流动不可否认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盐由之路,是我国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对农村的发展与稳定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农村人口流动也产生了一些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的因素。应保持农村人口的适度流动,并采取必要的改革与相关措施,消除消极影响,最终使农村人口流动能够真正地转移出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最终促进和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流动可以划分为主体性人口流动和边缘性人口流动,边缘性人口流动是对主体性流动的补充和完善,其产生的原因是大流动环境的影响,农闲、农忙时间农村劳动力的缺乏。边缘性人口流动的主体是年龄在45~64岁的中老年人口。农村人口边缘性流动的主要功能:农村人力资源的进一步解放和开发;大流动后区域性劳动力的一种平衡;与外部大流动环境的一种适应和对接;改变农村中老年人口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9.
10.
改革开放前,安徽农村人口流动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1949—1962年期间,农村人口流动活跃;二是1962—1978年期间,农村人口流动处于低潮。农村人口流动是农村社会变动的重要表象之一,安徽省农村人口流动与其间农村社会变动情况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研究——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也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约束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或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然而,基于农民理性人的假设和对城乡相对收入差异模型的分析,得出改革或取消户籍制度并不会引发预期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生活满足程度的改革才是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重庆市12个镇的调查,对农村人口流动、土地规模经营进行分析.认为,推进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就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素质,从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重庆市12个镇的调查,对农村人口流动、土地规模经营进行分析。认为,推进土地实现规模经营,就应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和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素质,从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农村人口转移及加快城市化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巴春生 《经济师》2004,(7):181-182
城市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农村人口的迁移或转移既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自然过程 ,同时又与迁出地的推力因素和迁入地的拉力因素密切相关。文章指出 ,必须根据实际 ,选择正确的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5.
使财富由农村流向城市的增值税制度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熊巍 《财经研究》2003,29(3):23-28,53
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将增值税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享税,但在留给地方财政的增值税总额的25%中,却存在着各地区增值税分享收入与该地区居民增值税负担的不一致。由于税负转嫁以及增值税制度缺陷等因素,农民作为消费者、投资者、生产商都需要负担部门增值税。通过数据分析,农民负担的增值税中有部分成为城市的财政收入,从而造成财富由农村向城市流动的集聚效应。因此建议改革现行的增值税征税制度与分离政策,以实现税收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16.
充分就业一直是各国政府宏观经济活动的目标之一。对于我国来说,充分就业更是意味着党中央要提供十三亿份左右的工作,而这其中八亿份是农民工作。尽管我国政府一直都在关注也试图在解决这八亿人的工作问题,但实际上,中国各省份农村劳动力始终处在劳动力剩余的状态。本文旨在应用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式理论,结合新疆农村劳动力现状,以期寻找到妥善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方法,使得农村劳动力充分转移。  相似文献   

17.
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与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云南的广大农村地区,作为人口流动与迁移的净流出区,由此所带来的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  相似文献   

18.
从人口流动模型比较看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先奇 《生产力研究》1998,(6):78-80,83
本文通过对西方发展经济学中刘易斯和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结合中国国情的分析比较认为,只要二元经济结构存在差距,只要城市实际收入高于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迁移是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规律;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迁移对经济发展的利与弊进行了客观分析,主张顺应劳动力流动的客观规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农村与城市经济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农业人口大规模流动所形成的“民工潮”,对传统乡镇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用至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在产生并将持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流动形成的原因、特点及其对农村基层主政治建设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