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不久前的上海CEFCO论坛上,参会专家在分析外资会展企业进入中国,对会展业产生的影响时指出:外资会展企业的大举进入,将对中国会展业带来巨大的冲击。特别是2007年,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全面提速,必将给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会展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如此形势,中国会展企业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品牌?中外会展企业怎样合作,才能共谋长远发展?为此,本刊特邀三位业内权威人士,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竞争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同时,在竞争中又存在着各种形式的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即"竞合",这是目前中国会展业最令人关注的词语之一。而"会展文化"也正借助会展业的隐性及显性特征,散发出她的青春光彩。那么,会展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如何深入挖掘中国特色的会展文化?如何将"竞合"与会展文化真正和谐地统一起来,从而助推会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哈尔滨会展业借世博会契机催进品牌化发展作SWOT分析,不难发现哈尔滨会展业品牌发展优势与劣势并存,机会与威胁同在。哈尔滨会展业在品牌发展的过程中,应从统筹做好会展发展品牌与定位工作,做好会展管理体制创新及配套工作,注重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促销宣传扩大会展知名度等方面入手,同时,哈尔滨会展企业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依托哈尔滨市良好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更多适合城市产业特色的会展品牌,提升会展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2003年中国会展业在动荡中度过。经过SARS冲击后的中国会展业,表现了发展中的多种色彩和格局:产业准入门槛抬高,展馆建设的理性定位、会展城市的错位发展以及中外企业之间的博奕等等。2003年中国会展业的变化和发展对世界会展业的发展和变局影响也是巨大的。再回首,2003年风雨再现,展望2004年,中国会展业风采尽显。梳理并大胆预测2004年中国会展业即将出现的六大变化,并以此献给中国会展业,让我们一起检验和见证。预言一:会展审批改革将再次“松绑”  相似文献   

5.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会展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业作为一个信息、媒体、交流相对集中的新兴信息行业,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和挑战,而Inter-net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冲击的同时,也使会展业在很大程度上与电子商务全面互动发展,但是网络会展的兴起和网络会展的发展也面临一些困惑。运用电子商务进一步发展网络会展的基本思路,使会展企业与电子商务网站进行合作,为会展企业开展网络会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2007年6月9日,由宁波市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共同主办的"中国城市会展合作与发展论坛"在宁波隆重举行。会议期间形成的宁波"六大共识",对城市合作发展话题的思索与探讨,一石激起千层浪,如重磅击醒中国会展业。  相似文献   

7.
会展经济是第三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会展业发展可以促进商品、技术和信息的交流;促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企业之间的经济技术合作;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的会展业历经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正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 如何从中国会展经济的微量变化中,发现带有方向性的事件和产业趋势?如何立足中国经济大环境并用国际视野观察中国会展产业在2004年这一年来所发生的变化?如何认识中国会展业正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何廓清中国会展业在今后的发展中实现量变到质变的良性发展的思路?2004年12月23日,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以下简称经合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500多位国内外会展业的精英欢聚一堂,他们专业而独到的见解和评析,让所有关注中国会展经济的人们耳目一新,也为我们描绘了中国会展产业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8.
“2014首届中国会展业(贵阳)论坛”于8月22日在贵阳举行,来自全国20个省(市、区)的70多个政府会展相关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教研机构的200多名代表出席论坛。 贵阳市旨在通过本届论坛,进一步扩大贵阳会展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贵阳市、我国西部乃至全国会展业发展搭建一个富有区域特色的交流合作平台,为打造“中国夏季会展名城”进一步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郭峦 《商场现代化》2007,(15):244-246
近年来,我国会展业发展非常迅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亮点。由于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紧密产业关系,我国旅游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纷纷涉足会展业,将会展服务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本文从旅游企业的角度,分析旅游企业在会展业中的地位及企业性质的变化,并对建立会展型旅游企业和进入会展核心行业两种不同的发展途径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被人们誉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业,正依托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但在这种蓬勃发展中,一些会展企业的盲目投资和短视行为还是比较普遍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竞争环境中,我国的会展企业该具有怎样的战略眼光和思考方式,这对于企业自身以及中国会展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会展企业的战略思考角度,试图构建一个初步的战略框架,以期对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整合浙江会展资源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江会展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 ,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会展资源利用率较低、会展综合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及会展场馆设施严重不足。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遵循会展业本身发展规律。目前可以采取的一个战略是 ,整合会展资源 ,打造主要会展品牌。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会展业呈迅速发展态势,合格的会展人才缺乏,对会展人才的需求及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和提高。但是,目前国内会展专业资源有限,很难独立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合格人才,这已是阻碍会展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调查会展业人才培养的瓶颈所在,利用区域优势,建立多种优势服务平台,开展全方位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人才培养所需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建立协同创新的培养新模式与新机制,来适应会展人才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成都是中国西部重要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成都也是中国西部重要的会展中心城市,成都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会展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第5届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为中国会展业加强交流与合作,巩固和谐的发展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14.
大连会展业发展优势及未来发展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北方经贸》2008,(1):136-137
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涌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一大批会展中心城市。文章在分析大连会展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要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会展经济的紧迫感;二要加强会展经济的研究,尽快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三要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机构和体制,实现会展业高效有序运作;四要组建会展企业,培育会展定型项目;五要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15.
发展会展事业 提高城市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在我国发展迅速,学术界对会展的关注程度也日渐升温。在对会展的内涵与外延、会展业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会展事业对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以中国当前的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和会展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从前瞻的视角提出一些政策建议,作为现阶段中国发展会展中心城市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2月19日,“无锡市会展业合作恳谈会”在京举行。会上无锡市会展办主任徐惠娟向与会嘉宾推介无锡市会展扶持政策与发展环境,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协会、企业在无锡寻找发展机会,实现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7.
十年一轮回     
中国国际会展文化节连续成功举办十届。它伴随着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对会展业做出贡献。会展文化节在中国会展界最早推出“文化”的概念。高举起文化的旗帜。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会展》2013,(1):116-116
成都推介会:提升 12月23日,成都会展业(北京)推介会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会展专家、行业协会及知名会展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合作发展大计。“201307国会展看成都”成为与会人士表达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周钰婷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6):105-106
随着国际会展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力求借助国际大型会展来打开海外市场,实现企业的国际化目标。由此可见,会展在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战略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会展营销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功能效应着手,分析了中国企业在运用国际会展进行营销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闻     
中国会展研究中心成立7月10日,中国会展杂志社中国会展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国会展研究中心(CCERC)以会展业权威媒体《中国会展》杂志及其子刊《参展商》为依托,致力于中国会展产业的升级与进步,服务于各类企业的会展营销活动。作为专业的会展业研究机构,中国会展研究中心(C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