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绪娥 《经济师》2008,(3):273-274
自2005年7月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新的汇率制度,人民币自主升值2%,并呈现出进一步升值的趋势。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既有有利的一面,同时也会产生不利的影响。面对人民币升值这把“双刃剑”,浙江省进出口贸易将会受到何种影响,浙江省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这一“双刃剑”,文章就此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2005年7月-2009年7月的月度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影响主要有升值预期影响和实际升值影响两种。人民币升值对农产品进出口均以促进作用为主,但影响随农产品进出口商对未来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波动而波动。人民币汇率对农产品进出口预测误差的最大解释力度分别为11.9%和29.6%,农产品进出口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农产品进口对农产品出口预测误差的最大解释力度为19.5%。为促进农产品进出口的健康发展,政府应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或缓慢升值,科学引导农产品进出口商对人民币的未来升值预期,扶持农产品进出口企业"做强做大",减少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农产品进出口的冲击力度和影响幅度。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近年来人民币升值问题,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以及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业、企业进出口、货币政策、银行业、国内就业的影响,为决策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迅猛发展,累积了大量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2006年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2008年外汇储备近1.8万亿美元,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已成为涉及到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的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背景及原因,论述了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并就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向莉 《时代经贸》2010,(8):83-85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仅取决于“马歇尔·勒拿”条件是否成立,还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进出口价格传递弹性、汇率传递效应的持续性、汇率升值对进出口影响的过程等原因。本文根据2005—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情况和相关数据,从上述几个方面估计并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了调控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人民币升值将会对中国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农业首当其冲。在简要介绍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经济造成影响原理的基础之上,分别概括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农业生产资料进出口、农业外资的利用、农民收入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影响。最后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以保持农业健康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升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不仅取决于"马歇尔-勒拿"条件是否成立,还取决于人民币汇率升值的进出口价格传递弹性、汇率传递效应的持续性、汇率升值对进出口影响的过程等原因.本文根据2005-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情况和相关数据,从上述几个方面估计井分析了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机制,并得出了调控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进出口的对策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静 《时代经贸》2011,(10):89-89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升值幅度超过3%,升值对贵州进出口贸易带来一定得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利用贸易特定化系数衡量了我国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的对外贸易结构,结果显示随着人民币汇率的爬行式缓慢升值,我国大部分资源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减少,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的净出口增加,竞争力增强,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得到优化。因此,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推动人民币汇率稳步升值对我国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是长期利好的。  相似文献   

10.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升值幅度超过3%,升值对贵州进出口贸易带来一定得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13.
G. S. L. Tucker     
  相似文献   

14.
15.
A.S.E. events     
  相似文献   

16.
A.S.E. events     
We are experiencing a situation of increasing criticism of the state in which economics is being represented nowadays. One of the remarks is that economics has become too formalized and too abstract and that the state of disciplin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unable to express many phenomena of “real life” with its concrete socioeconomic specifica. Criticism has found a way to get cumulated in different terms of economic pluralism. The claim for fostering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which we also find nowadays reflects the diagnosis that our islands of shared knowledge have become too fragmented. When reflecting what is going on in recent times a view back to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may help to contextualize recent debate. Looking at the debate between Carl Menger and Gustav Schmoller which was later classified as the first battles in social sciences helps to sort up arguments which are still on the agenda, inductive versus deductive methods or empirism versus abstract theorizing.  相似文献   

17.
18.
19.
美元本位制、美元霸权与美国金融危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元本位制下,美元霸权表现为中心一外围框架体系.在该体系下,中心国美国与外围国家的权益和义务不对称,地位不对等,而且框架体系本身具有内在的不相容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美元本位制的内在脆弱性,由此也使美国落入美元本位制的陷阱,造成美国国内利率下降、消费信用过度扩张、制造业陷入衰退等经济失衡,最后当信用泡沫破灭时,金融危机爆发.  相似文献   

20.
德国电信是欧洲最大的电信公司之一。公司在德国以内以及世界上另外若干个选定的国家里提供各种最现代化的产品与服务——从高速网络接入服务到移动因特网以及其他种种。德国电信认为信息社会正在形成一个需求深不可测的新的通信市场,并称之为T.I.M.E.S,即电信(T)、信息技术与因特网(I)、多媒体与移动商务(M)、娱乐与电子商务(E)、系统解决办法与安全服务(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