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荫凯 《新经济》2009,(1):90-92
《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的基本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海洋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战略空间的地位日益加强,沿海地区、海洋特别是近地海域在提升我国对外开放和产业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出前所未有的积极作用,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最具活力、最有实力的先导性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日益重视。2003年,国务院印发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状况,并战略性地提出了到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原则、目标、重点、区域布局、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实施海洋开发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2.
张宝印 《经贸实践》2010,(12):19-20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开始把目光转向海洋,关注海洋的开发和保护,从而把人类推进到了海洋世纪。向海洋找出路,要统筹陆地和海洋的开发与保护,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也使人类保护好地球这个家园。  相似文献   

3.
吕沛 《新经济》2009,(1):92-93
省委省政府做出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战略决策,我认为非常切合我省发展的实际,为全省未来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我省的海洋开发如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最近.本人参加了省发改委按照省领导的批示开展的我省海洋开发战略专题调研.收获不少,我的体会是:我省的海洋开发应树立一个理念,实现三个并举。  相似文献   

4.
基于PSR模型的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政府诱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P-S-R模型阐述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压力、状态、反应相互作用原理,人类对海洋开发的持续压力对经济与环境主体形成冲击,并促使其反应.而各个行为主体无法形成合力减轻海洋压力,需要建立一个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的政府诱导模型,通过政府诱导使各个经济与环境主体形成合力,减轻海洋压力.本文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政府诱导模型基础上,分析政府诱导实现的宏观、微观环境,包括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等宏观环境,企业科技、资金供给等微观环境,最后,提出加强系统内各部门的联系、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企业制定长远战略目标等实现政府诱导运行、保证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建设海洋强国的意义非常重大,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部署,建设海洋强国必须深刻认识海洋对人类、对民族、对国家的极端重要性,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建设海洋强国首先要培养全民族爱海、亲海、利用海和保护海的观念、意识,处理好利用和保护的关系,建议把全国划分为东、中、西和海洋四部,在西部大开发取得成功的基础上,总结西部大开发的经验,借鉴海洋强国的经验,不失时机地,举东、中、西部即全国之力,像西部大开发那样,实行海洋大开发战略;开发海洋科技教育必须先行;开发海洋要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对外援助培训是由我国提供经费,通过双多边渠道,以研讨、研修、培训的形式向受援国专业人员传授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科技产业技术,并提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经验,为受援国培养高素质人才,增强其自身的发展能力,促进其人力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援助方式。近年来的实践表明,援外培训已经成为我们实施国家外交战略和对外经济合作战略的重要方式之一,而海洋领域援外培训项目也成为我国开展海洋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7.
陈舒  周世举 《发展研究》2002,(6):53-54,59
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是福建省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省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本文根据2000年全省P&D资源清查数据,对本省地市级及以上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以下简称“研究与开发机构”)的科技活动状况进行分析。 一、科技投人状况 1、从业人员持续减少,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2000年,本省拥有地市级及以上政府部门属独立自然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108个,地方部门属104个,其中省级  相似文献   

8.
海洋科技进步是一个涉及勘探、研究、开发、信息、教育、管理等复杂的社会化系统工程.应重视海洋科技体系的系统建设.建立相应合理的运行机制,加强海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教育和海洋科普阵地5个方面的建设。从汕头海洋资源的实际出发,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汕头海洋科技研究和开发的主攻方向,以及加速汕头海洋科技进步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韩国加大了对海洋产业的开发力度。它从1996年起确定并实施海洋开发基本计划,决定从1996—2005年的十年间投资25万亿韩元(约合330亿美元)巨额资金发展海洋产业。计划到2005年把海洋产业规模由1994年的147亿美元提高到812亿美元,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7%上升到12%,在世界海洋市场所占份额由2%提高到5%,从而使海洋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本文主要介绍韩国制订海洋开发基本计划的思路及该计划主要内容,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海洋开发与发展循环经济的国际法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世纪。开发海洋和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然的、理性的选择,但在此过程中,必须遵循国际法原则,规范海洋开发与利用,这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课题。研究海洋开发与循环经济的国际法框架问题,对我国海洋经济及海洋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海,是福建省的“半壁江山”。本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于陆域面积。历史上就有“开海兴闽”之说。改革开放以来,本省高度重视海洋开发与管理工作,把开发与保护海洋资源,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作为一项事关长远和牵动全局的战略性工程来抓。省委、省政府先后作出“大念山海经”、“全面开发海上田园,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兴海是新世纪中国海洋发展的战略选择。从我国海洋科技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开发海洋对科学技术、人才、产业开发的要求以及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我国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的战略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洋高新技术对于开启海洋资源宝库、改善生存发展环境、维护国家权益具有特殊战略意义;许多国家大力进行开发,形成了新的技术体系;我国也取得较大成就,但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需要采取的对策是:列入国家技术战略优先地位,建立多渠道资金投入体系,整合全国海洋队伍,创建科技经济一体化体制,通过国际合作提高本国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大开发是20世纪末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科技要先行.西部大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要提高西部地区教育对生产力的贡献率,这样,会带动经济社会的良好发展.而我们需要走的,是一条使西部地区经济与科技教育较快较好的有机结合起来的路,经济与科技教育成功结合的关键点之一,便是努力把大学教育办成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的阵地,所以,努力构建适应21世纪需要的创造性素质教育模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最新公布的《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4.56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7%。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增长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严重,海洋正逐步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基地。针对我国资源紧缺的突出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国家开发海洋经济的总体战略进行了探讨,并明确海洋科技发展向高精深拓展、向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发展,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期对国内一些沿海地区开发海洋经济有所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5,(11)
旅游业是个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新兴产业,海洋旅游作用尤为突出。文章分析了苍南县海洋旅游开发背景和发展条件,重点论述海洋渔业发展思路和发展举措。  相似文献   

18.
制定“蓝色工程”计划 发展海洋产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开发海洋资源形成的海洋产业群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不断发展壮大海洋产业群。本文研究分析了现代海洋产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我国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提出了我国发展海洋产业、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基本思路及政策建议。我国应该尽早安排制定以发展海洋产业为目的的“蓝色工程”计划,在21世纪全面开发海洋的世界性竞争中抢占有利地位,提高海洋国际竞争能力。发展海洋产业是把我国海洋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主要任务,也是海洋为经济建设眼务的切入点。本文试图从海洋产业安排角度论证建设海洋经济强国的宏大设想。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西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应在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实施四大工程,强化教育扶贫与科技扶贫、卫生扶贫、贫困地区建立有特色的主导产业、特困地区异地扶贫开发之间的结合,实现教育综合反贫困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科技创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绝大多数临海发达国家都把开发海洋定为基本国策,竞相制定海洋科技战略计划,把发展海洋科技作为战略性投资,超前部署和发展海洋高新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