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全日制就业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显著的。文章从扩大就业和降低失业率两个方面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结果表明,人们对非全日制就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积极作用已基本达成共识,但在能否有效降低失业率方面却存在明显分歧。这对于如何有效降低我国失业率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和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的今天,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后果也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而是广泛的、世界性的问题。欧债危机发生之后,作为欧盟经济核心国的法国采取了一系列降低其青年失业率的举措。本文分析了法国鼓励青年就业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奥肯定律表明与正常的(或潜在的或趋势的)增长率相比,高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降低,低产出增长伴随着失业率的上升.作为一种经验规律,奥肯定律在西方很多国家的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验证.本文根据1978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进行模型回归检验,结果显示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变化与实际产出增长率之间不存在典型的奥肯规律.由于我国公开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真实的市场失业率,为此用就业量代替失业率,建立扩大的奥肯模型,分别对我国第一、二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数量关系进行估计.实证的结果显示我国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和物价上涨均为正相关;而我国农业的就业增长与产出增长存在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我国残疾人就业形势存在高失业率和低参与率并存的特征,教育歧视与就业歧视的累积恶性作用加剧了残疾劳动者的就业难度。在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残疾人就业促进措施、经验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优化政府就业促进制度,同时坚决反对残疾人教育歧视和就业歧视是提高残疾人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5.
二战后,欧洲一些传统的老工业区逐步衰退,形成了"老工业区".在这些区域中,出现了严重的失业现象.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在欧洲一些国家再次引发失业率过高等问题.面对严重失业困局,德、法、英三个国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改革.本文以这三个国家的铁锈地带为样本,着重分析其促进就业的各项政策演变及从中所获的重要启示,以期对我国老工业基地促进就业的政策制定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劳动合同法>在一般意义上讲是一部"就业保护法",其颁布实施的确健全和完善了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但是,我国的强就业保护立法又可能在失业率水平、长期失业率、青年就业、非正规就业等方面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通过对就业保护立法的成本-收益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就业保护立法既然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与安全性之间的平衡选择,那么要解决这些负面影响,就要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与其他配套规则的建设来约束其执行,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的矛盾更加突出。如何降低失业率,已成为关系政治、经济及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非正规就业成了缓解我国就业矛盾的一条现实途径。我国上海等地对非正规就业进行了探索研究,逐步摸索到了一些非正规就业的方式,并取得一定成果。目前人们普遍对非正规就业的认知度较低,非正规就业者的权益保障制度也有缺陷,有待进一步解决和改善。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失业率较高,这严重影响了西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降低失业率、解决西部就业难题,必须强化政府的作用、加大教育投资。  相似文献   

9.
法国促进青年就业措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去年的失业率再次下降了,政府的青年就业措施具有重要作用,在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青年人实现了共同的协作和配合。我国虽然在二十年前曾重点安置过青年人就业,但目前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并未引起社会各界的足够重视,而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对青年人提供就业帮助则显得非常迫切。  相似文献   

10.
面对中国转轨经济关键时期与经济高速增长势头形成鲜明对照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运用奥肯定律和有效就业理论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探讨了目前高增长低就业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就业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每年城乡新增就业人数,大致维持在700万左右,就业人口增长率保持在1%左右。从1999年到2004年,就业岗位缺口有逐步增加之势。城镇正规就业人员的比重下降,非正规就业人员的比重提高,加强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管理至关重要。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增加,超过了4%的自然失业率,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总体就业弹性系数呈下降趋势。国家应采取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以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失业现象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和结构严重失衡,失业率逐年攀升.提高我国劳动力就业率,必须发展教育,开拓第三产业,实施城镇化战略,特别是继续有效地扩大内需,快速发展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3.
建立失业预警系统,是政府有效控制失业率、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举措。失业预警系统主要包括预警方法、预警指标、制度安排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为了控制失业率,政府应加强对失业的预测;应把控制失业率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建立专职失业风险监测机构;改进失业和就业的统计口径,加强就业统计,等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就业逐渐呈现非正规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自发地选择从事兼职、自营业、自由职业者等就业模式。美国、欧洲诸国和日本等国的非正规就业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增加,80、90年代迅速增长。本文基于1988-1999年欧洲诸国、美、日等10个国家的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数据,从经济发展背景、供需平衡、规制缓和以及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税收、劳动法制法规等制度层面比较分析欧、美、日的非正规就业增长的根源,以期启示我国更健康地促进非正规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增长.然而近年来天津市经济高速增长,失业率却不断上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中以天津市经济统计资料为依托,运用就业弹性理论,对"九五"以来天津市经济发展与劳动力就业变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在预测天津市未来就业变化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就业率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普通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毕业生人数的持续增加,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将呈现六大变化趋势: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降低,在主劳动力市场的失业率呈上升趋势;工资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经济地位相对降低;获得"好工作"的机会趋于减少,"高学历低用"者比例增大;找寻工作的时间延长,"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在"先就业、再择业"意识增强的同时,在就业市场上的诚信度可能下降;供需双方趋于理性,复合型人才走俏。本文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分析了应届毕业生就业目前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17.
在欧美主要国家失业率持续攀高背景下,我国经济放缓对就业的滞后影响逐步显现,企业用工需求放缓、民工提前返乡、大企业裁员等就业问题日渐显露。外需不振、经济结构调整、大城市生活成本逐步提高以及劳动年龄人口总量趋于下降是当前就业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确保扩大就业与产业结构转移调整步伐基本同步,不断提升公共就业服务水平,重点解决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是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劳动力供大于求,流动规模大,失业率上升是社会难点问题;解决的出路是就业市场化,为此要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加强失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9.
中国最大的危险不是失业问题我国的就业问题是跨世纪的问题,是21世纪前半叶长期困扰我们国家而无法摆脱的问题。从数据分析表明,“九五”时期比“八五”时期严竣,“十五”时期又比“九五”时期严峻,这是一个基本态势。另外,随着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失业保险特别是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我们国家和社会对失业的承受能力也会逐步增强。到2000年,我认为中国能够承受的失业率为5%,这种失业率为综合失业率,也可称为真实失业率。即是把现在真正登记失业者和真正下岗无业人员加在一起,除以城镇从业人员和真正失业者得出。如此,到2005年承受6%的失业率也是没有问题的。所以、一方面,我国的就业  相似文献   

20.
公共就业服务是政府为促进公平就业所采取的积极行动.在就业矛盾日益凸显的背景下,改革和调整现有的就业管理服务制度,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成为实现劳动者就业权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发展现状,指出在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如公共财政投入不均等、城乡与区域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共就业服务差距悬殊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