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年11月,党中央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以此为契机,1994年成了我国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关键一年。对国有企业来讲,主要任务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成为真正的生产者和经营者。新时期,在没有行政直接干预和压力下,企业标准化何去何从?我们从实践中深深体会到:企业不仅要坚持标准化工作,而且要自觉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意味着我国经济运行要以市场为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国有企业,为了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使其成为适应市场要求的,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和全体职工,必须转变价值观念,而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也必须重塑。  相似文献   

3.
大水泊镇的探索徐维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不断转换,各种经济成份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开始形成,乡镇企业的机制优势逐步弱化和消失。如何转换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增强其活力,是当前乡镇企业体制改革的难点、热点。由于部分企业经济...  相似文献   

4.
薛枫 《福建财会》2001,(12):11-13
新世纪之初,我国的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国企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人们认识到改革和完善国有企业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是推动国企发展的关键之一。自《公司法》颁布与实施以来,企业的领导体制正在或已经按照公司制度的要求进行了调整与改革,形成了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种公司治理结构是顺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设置的,有利于转换国企的经营机制和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张倩 《公司》2000,(4):40-41
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我国的国有企业普遍面临摆脱对政府的依赖、转换经营机制、自主自立走向市场的考验。然而,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开始就与计划经济体制紧密相连,这种经济模式下的管理体制就是政企不分。政府既是社会经济的调控者,又代表国家行使所有者的职能;在企业内有劳动者和经营者,但无所有者。这就使企业在面向市场的无法行使决策的职权,从而使国有企业不能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因此,政企不分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走向市场的主要障碍。 政企不分及其给国有企业带来的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以下…  相似文献   

6.
论点选登     
德阳第二重型机器厂杨光在《对国有企业实行经营者职业化的初步探讨》一文中指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全民企业的厂长或经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经营者,而只是由政府任命并受命于行政的企业或公司领导人;他们的利益与企业发展不存在内在的联系,而且利益的增加、地位的上升都依赖于行政的提拔。这种机制使他们更关心的是"宦海沉浮",更关心的是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而不大关心企业的长远发展。要克服这一弊端,实现企业"经营者职业化,必  相似文献   

7.
我国劳动力市场特征分析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劳动力市场是在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作用下,通过劳动力供求双方自愿进行劳动力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机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劳动力市场也由传统的行政计划配置转变为市场调节配置.  相似文献   

8.
企业发展与内部审计彭平生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心环节,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将出现以经营者为核心的经营权同公有制占主体的所有权分离的新格局。为了使企业适应于市场的要求成为自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  相似文献   

9.
在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指引下,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为中心环节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转换国有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的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增强它们的活力,提高它们的素质。这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经营者革命     
国有企业不再以“级别大小区别高低贵贱”;企业干部不再按行政级别论资排辈;董事长、总经理不再在一张任免纸上“同纸任命”;经营不善者,不得“易地做官”;企业经营者甚至可以实行“期权”等分配方式。这场“经营者革命”始于1997年初。其规范的提法是“建立企业经营者择优录用的竞争上岗机制”,其目的,就是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让市场经营机制来配置企业经营者,建立起一支职业化、市场化的经营者队伍,让国有企业在会经营、懂管理的合格的经营人才的经营管理下,完成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上海实施这场改革,率先从国…  相似文献   

1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的最高阶段,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问题.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界定政府和企业的职责,明确企业的法律地位,赋予企业独立的财产权利和财产责任,就能够从根本上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成为真正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从而搞好国有企业才有可靠的保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渐确立,要求作为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基础的国有企业必须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与其发展相适应.在当前,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完善,又要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一、要在明晰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必须解决出资者越位和缺位的问题.现在许多政府主管部门及其领导仍习惯于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来控制国有企业,尤其对那些盈利性企业的经营权、人事权和分配权死死地抓住不放,法人财产权难落实,明晰产权关系和转换经营机制仍是一句空话.因此,政府必须  相似文献   

12.
胡耀坤 《企业经济》1992,(12):13-14
<正> 一、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在于实现国家与企业责、权、利的制衡企业经营机制指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造就企业内在的激励机制、竞争机制和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3.
国有企业机制转换 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建立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是一个老问题,在八十年代末期就提出来了.当时乡镇企业的运行情况一直比较好,曾提出应该嫁接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但究竟什么是乡镇企业的机制,乡镇企业的机制具体怎么表述,当时也没有说清.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各种办法都用了,从1979年到1982年搞了利润分成,1983年到1989年搞利改税,1987年到1991年搞利润承包,到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当中提出来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究竟什么是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到现在还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概括,怎样才能做到转换经营机制,或者转换有一定的成效,还不是特别清楚.从90年代初到现在,我一直比较关注这个问题.根据调查了解,我认为机制的转换不外乎解决"三大关系"问题,即,政企关系、劳企关系,党企关系.乡镇企业机制优越于国有企业表现在这三个关系上,三资企业优越于国有企业表现在这三个关系上,国内的所有国有企业改革是搞好了还是没搞好也是表现在这三个关系上.  相似文献   

14.
浅谈加强对国有企业长期投资的内部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渐形成,我市国有企业的改组、改制,向规范化的股份制公司、有限责任公司、集团公司转化工作已基本完成,依据《公司法》、《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等国家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条例的要求,企业在新的经营机制和资本组成下运作;所有权与经营  相似文献   

15.
理顺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稳健发展,转换经营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作者建议,从所有者、经营者、程序制度3个方面激活法人治理结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并正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建立起来。现代企业制度主要从企业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两个方面对国有企业加以限定:外部条件即从产权关系、权责划分、政企分开三个方面理顺企业与国家之间、企业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关系。内部条件即从管理科学这一特征理顺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即建立科学的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调节所有者、经营者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形成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  相似文献   

17.
理顺农村信用社产权关系,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保持稳健发展,转换经营机制的中心环节,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信用社产权问题,作者建议,从所有者、经营者、程序制度3个方面激活法人治理结构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 增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但治本之策在于实现企业经营机制的彻底转换,构造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新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此,应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实现以下十个转换:1、转换政策导向,把国有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的政策导向。但目前企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多数私营企业尚处于由家族控制向泛家族化转换阶段,与之相适应的经营者激励更多体现出家族化倾向,而大多数私营企业的产品市场竞争性较强,市场竞争力成为约束经营者的关键性因素。国有企业则逐步推行市场化激励机制,但国有企业经营者普遍存在控制权过度授予与激励问题。由于国有企业在经营者选拔与薪酬激励上采取行政与市场化竞争相结合的方式,市场约束性激励并未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构成实质上的压力与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5,(4):21-22
《中国经济发展论坛》杂志专家指导委员会成员陈庆修近日撰文说,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漠视了市场的作用。国有资产不根据市场和企业实际来经营,用行政行为代替法律规范,是国有资产管理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实现适应市场经济的制度创新,将国有企业推向市场,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也是提高国有资产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市场化是增强国有资产活力的有效途径。国有企业市场化,可以使其成 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 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的法人实体 和市场竞争主体。企业活力源于市场,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