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邮票增值奥秘何在?邮票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其价格尽管在市场上也有波动,但交易价格一般都会高于邮票最初购买的价格,而且从长期趋势来看,邮票总是不断升值的.那么邮票增值的奥秘究竟是什么呢?这需从邮票本身的属性谈起.一套邮票发行后,其印数是确定的,一般毁版...  相似文献   

2.
弘之 《市场周刊》2012,(1):114-117
1878年7月.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问世。清末民初.老北京集邮者渐多,他们对早期邮票的寻觅.使北京出现了一个新行当——邮商。北京白纸坊曾设有造纸作坊,收购大量废纸作原料。从清末起数百人在此捡卖废纸为生.发现其中贴有老票的旧信封不少。于是.有人常从富庶人家收购的废旧杂品中挑选出邮票、信封整理加工。在附近的牛街.出现了5户经营邮票生意的人家,这里又被称为”邮票之街”.成了当年一些老集邮家经常用心查访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国外·艺闻     
《中国拍卖》2014,(2):3-3
加拿大发行马年邮票 1月13日.加拿大邮政局发行了马年邮票首日封记。这套马年邮票分为国内邮票和国际邮票两种.邮资分别为63加分和185加分。加拿大邮政局同时还发行了马年邮票首日封和小型张.这已是加拿大发行的第6套中国生肖邮票。  相似文献   

4.
国外·拍场     
《中国拍卖》2012,(11):15-15
孙中山错体邮票拍卖破记录 苏黎世亚洲拍卖公司于10月13日、14日两天在香港怡东酒店举行邮票拍卖.拍卖品超过2000件.孙中山的错体票为拍卖焦点.事前估价450万至500万港元之间,最终以480万港元(约76万新元)成交.打破民国邮票的拍卖纪录.打破民国邮票的世界拍卖价。  相似文献   

5.
邮票交易是实物交易,因此,在邮票交易中如何防伪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邮票造假的历史和邮票发行的历史一样长。自从1840年世界上出现第一枚邮票起,伪造邮票的活动就几乎同时开始了,但早期的伪造者主要欺骗对象是邮政当局,而且批量较小。近几年来随着邮市的升温以及印刷技术的提高,邮品造假也向着大批量、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然 《中国拍卖》2014,(3):24-25
马年邮票寓意美好 2014年是中国农历甲午马年。伴随着中国农历马年的到来.许多国家纷纷赶在中国农历马年到来之前.推出集本国特色和中华传统文化为一体的马年生肖邮票。新西兰的马年邮票设计借鉴了“老马识途”的典故:新加坡设计的“圆滚滚”的马象征着财源滚滚与兴旺连年的“圆满”:今年马年五行属木.法国出版的马年生肖邮票则用中国的山水画及绿色来预示着“与木相通”的寓意……  相似文献   

7.
黄罗维  萧嵩 《理财周刊》2003,(10):36-38
《庚申年》邮票是中国邮政发行的第一套生肖邮票,之后,这枚邮票从0.08元开始一路上涨,一直到现在其价位仍旧在千元以上。伴随着这枚邮票的涨升也产生了一幕幕人间的财富神话,我们今天所要讲的故事就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广告大观》2009,(1):I0006-I0007
网易E邮票是网易所开发出的营销新品,这是一个和邮箱用户互动才能完成的“收藏”游戏,也是一个和广告品牌紧密结合的营销产品。基于网易庞大而优质的邮箱用户,网易E邮票这一新的网络营销利器。得到了众多广告客户的认可,迄今已有很多客户通过网易E邮票进行了高效的网络推广,下面选取Intel、阿里巴巴、彪马、广州本田、中国建行和王老吉等部分客户,以及网易天下贰、十周年纪念的E邮票进行展示。  相似文献   

9.
宋琛 《理财周刊》2006,(5):90-90
今年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发行“犬”邮票,其中的一种版式是不干胶品种,而这也是17个月内所亮相的第四套不干胶邮票。因此“犬”不干胶邮票的出现,对于许多集邮者和投资者而言已不陌生,但有心人却发现中国邮政发行的不干胶邮票似已呈现超凡脱俗的系列化特征,且在市场上表现撩眼,大有渐成气候的征兆。  相似文献   

10.
宝木 《理财周刊》2004,(9):92-93
虽然已经过了一段时间,但此前举行的邮票销毁仍然是当前邮市中的热点话题。这次销毁的是各级邮政部门库存的1992~2001年纪特邮票,总数高达30多亿枚,涉及面值金额30多亿元。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消息,本次销毁的1992~2001年纪特邮票占各省库存总量的94%,其余为各省留存的少量本省题材邮票和部分市场价较高  相似文献   

11.
集邮市场:一个沉重的感叹号──经济规律下的商品邮市黄静波错票诚可贵物稀价更高-题记时下,我国的邮市正大步迈向商品经济的大潮由单纯的文化欣赏、艺术收藏,转向了集邮市场化。商品化.换句话说,邮票除了具有收藏和邮资凭证等特性外,包括邮票在内的各种邮品,都成...  相似文献   

12.
版别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是用胶版仿印雕刻版、影雕套印版或影写版印出的邮票。真品雕刻版邮票有立体感,邮票图案及铭文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另外,在放大镜下,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而假票的网纹线数—般在每英寸120~210线。真票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均匀,假票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  相似文献   

13.
宝木 《理财周刊》2005,(4):92-93
今年前3个月的新邮发行量已公布,在计划发行的5套邮票中,《乙酉年》(“鸡年”)邮票发行量上升,其中以全张票为版式的邮票发行量为5200万枚,与2004年的“猴年”邮票持平,但是“鸡年”小版张和小本票却分别放大至200万张和550万本,较“猴年”小版张和小本票的180万张和500万本增加了11%和10%,因此这套邮票的总量是增加的。  相似文献   

14.
与前阵子略显冷清的状况相比,近期邮市升温趋势明显,这主要归功于三类邮票。 首先是奥运题材邮品连续走高。记者日前在邮市询价时发现,奥运题材邮票随着奥运倒计时700天活动的进行开始走高。  相似文献   

15.
张劲 《经贸世界》2000,(7):68-72
邮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邮政部门发行的邮资缴费凭证,是一种特殊的有价票证,被世界邮界称为“国家名片”。自英国的第1枚“黑便士”邮票问世,邮票便脱离了普通邮资凭证的角色,成为爱好争相收集的珍品,其身价亦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围绕它在集邮界也频频发生跌宕曲折,耐人寻味的种种故事,上演着亦真亦幻,亦邪亦正的一幕幕活剧……  相似文献   

16.
简子 《理财周刊》2005,(9):112-112
火花,也就是火柴盒贴画,即火柴商标,在国外也称之为磷寸票、火柴贴纸、火柴标签、火柴画片等。火花属于世界五大收藏体系(邮票、火花、烟标、酒标、古币)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已有100多万人从事此项收藏活动,火花已成为除邮票之外的第二大收藏品,是世界收藏界公认的与邮票齐名的“姊妹花”,被称之谓“即将绝版的小盘股”。  相似文献   

17.
周羿 《中国物价》2006,(2):29-30,51
邮票,除在主要担负邮资凭证任务以外,同时也满足着众多集邮爱好者的收藏需求。在90年代初期,在国内还一度掀起了“炒邮热”,集邮成为许多人储蓄剩余财富炙手可热的投资方式。类似古董、字画,邮票同时承担着嗜好品和投资品的双重角色。那么,这一特殊商品的价格是如何被决定的?一些国内的学者和集邮市场的业界人士都发表过不同的看法。本文拟以经济学上的需求供给理论为基础建立模型,并选取样本数据进行分析检验,解释影响集邮市场上的邮票价格的因素,并对决定邮票价格的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文昌 《理财周刊》2004,(10):96-96
印花税票是由税务部门印制和发售的一种印花税完税凭证,主要是针对从事商业活动、财产转移、权利许可、证照接受等行为而书立、使用、领授的凭证,为征收一定数额税金的一种税。通常印花税具有一定面值,其形式与邮票非常接近,一些国家在特殊时期,往往会形成邮票与印花税票通用的现象,因此在集藏界人们将两称之为姐妹花。1991年国际集邮联合会做出决定,印花税票和邮票一样,可以组集参加邮展,并辟出了一个的新门类。  相似文献   

19.
邮票价值如何判断一直是一个难题。笔者认为,邮票的价值是由邮票本身固有的丰富内涵、现存量,以及有效需求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形成的。由于这些因素经常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在邮票价值的判断过程中,应将一些科学原则作为尺度,才能对邮票价值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归纳起来邮票价值的判断主要应把握以下五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市场周刊》2011,(7):20-23
所谓红色邮票,就是纪念建党和建国相关的邮票,一般包括文革邮票、编号邮票等。其实红色邮票很多,比如说中共八大、十一大、十二大等等。此外,建党每十周年也会有相关邮票。而在红色邮票里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