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股份合作制经营"而不是"均山到户"的方式落实新一轮林改是一个值得研究但又缺乏关注的议题。文章以福建省三明市3个在新一轮林改中选择股份合作制经营的村庄为案例,在对其村庄概况、集体林产权变迁情况、不同的集体林股份合作制经营表现形式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揭示了3个村庄选择股份合作制经营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村庄集体林经营选择股份合作制是"政府引导+农户响应"的产物,是各级政府、村委会、农户相互博弈的结果,是当下非农就业机会增多、林业依赖性弱化的社会背景下农民的理性选择,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以来,三明市积极探索集体林区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根据“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原则,对集体林实行折股联营,联产承包责任制,构造了林业股份制与合作制相结合的新型经营形式——股份合作制。  相似文献   

3.
林权改革的评价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对林权改革进行了国际透视,比较了农业改革与林业改革的不同;分析了集体林权改革滞后的原因,对改革进行了总体评价。主要观点:全球林业经营普遍存在效率改进空间,而效率损失普遍与产权安排不当有关;林权改革的含义是还权与赋权,而不是对林权实行彻底的私有化;森林经营主体可以有农户本位和社区本位,经营形式选择权在民众。集体林区的林权改革调动了农民培育森林的积极性,改善了林业治理结构,但林业改革还没有完成。完善林业政策应考虑的问题:简化农村的林木采伐管理程序;构建便利的林业产权交易制度;引导农村社区逐步达到林业生产经营的最小经营规模;通过合作和市场交易促进林地经营权流转,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权利与责任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4.
福建集体林区林木处置权制度变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明晰后,广大林农最关心的是与利益最直接相关的林木采伐处置权。通过对福建以经营方案为依据,以小班面积为控制,以可持续经营为目标的森林采伐管理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探讨林木处置权制度变革对落实经营主体的林木处置权,对实现林业可持续经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福建省集体林股份合作制创建历程,指出了集体林股份合作制创建初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经营体制如何进一步改革与完善;在此基础上,展望集体林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主要有:⑴林业股份合作林场可提升为林业股份合作社,以求得享受农村合作社的优惠待遇;⑵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与发展,应始终是以股份制中的股和利化做票面价值来代表集体山林产权的主体形式;⑶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巩固和发展合作林场的指导思想;⑷要依靠林业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做好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⑸林业股份合作林场经营管理,要十分重视党和国家政策法规执行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森林产权变革与永安市集体林权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国际林业产权发展的状况、欧美等林业发达国家森林产权变革的动向,介绍了我国森林产权变革与林业发展的情况,分析了永安市集体林权改革状况、集体林产权的利弊。通过对国内外现代历史阶段森林产权变革的对照了解,为集体林权改革的实施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的界定与清晰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谁拥有、谁使用、谁经营、谁从森林资源中得到经济利益,是长期以来林业政策试图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这些问题多与森林产权制度有关。森林产权制度界定了所有者、使用者、以及其他人对林地、林木、以及林内动植物资源等的权利,是决定资源配置效率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的基础条件。随林业改革的逐步深入、产权界定、产权清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试图从产权要素及产权制度特征分析入手,提出南方集体林区森林产权改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1森林资源产权要素及特征新中国成立几十年来,南方集体林区的山权、林权调整不断,但至今仍然纠纷迭起…  相似文献   

8.
“轮包制”以兼顾森林规模经营和初始产权动态分配为特色,在福建林业产权改革中令人关注。在对高南村“轮包制”产生的背景、效应以及瑕疵分析基础上,认为,轮包制在静态时点上具有相对合理性,但受制于初期投入对资金的依赖度、限额采伐制度、以及中标价格水平等多种因素,其在实现农户增收、村财政需求以及森林持续经营的多重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9.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了福建林产业大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是南方重点集体林区,山多林多是福建的一大特色、一大优势、一大潜力、一大支撑。但在林改之前,福建林业系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普遍存在造林难、护林难、防火难、农民增收难和干群关系处理难等问题,特别是集体林产权不清、经营主体缺位问题一直困扰着福建林业的发展。为了加快我省林业发展,进一步发挥林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省委、省政府于2003年在全国率先开展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五年多来,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福建林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集体林区农民为什么普遍欢迎“两山并一山”(简称“并山”)?“并山”是否有利于森林贤源的保护和林业生产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林业大包干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为什么说它是当前农村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拟就上述问题作初步探讨。“并山”反映了林区农民自主经营山林的强烈愿望从1981年开始,全国集体林区先后进行了稳定山权、林权,划定自留山和责任山,确定  相似文献   

11.
结合中国南方集体林区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森林经营现状,对森林经营联合认证在其发展的有利条件、障碍及机遇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林权改革发展、林业合作社兴起以及联合认证花费较低、信息技术共享等为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森林联合认证创造了有利条件;林农森林认证思想薄弱、农村缺乏专业技术人才与资金以及林农分布较为分散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联合认证的发展。此外,在南方集体林区发展森林联合认证还有一系列的机遇,例如"三农政策""扶贫政策"等国家政策的保障,巨大的林产品出口量推动合作社林产品的认证以及社区林业与林区联合认证理念契合等。因此,针对其障碍,提出开展认证培训、增设认证试点、拓宽资金渠道及明确和统一高保护价值森林定义等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一、森林转让的形式福建省尤溪县是全国的林业重点县,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7.6万 hm~2,其中集体林占89%,森林蓄积量1554万 m~3,森林覆盖率70.5%,全县年林木生长量110万 m~3,消耗量107万 m~3,年生产木材60万 m~3以上,商品材20万 m~3以上。1984年林业体制改革,集体林实行“分股不分山,分利不分林”的原则,建立产权组织——林业股东会;1986年按两权分离原则,全县又建立股东会领导下的经营主体——乡村股份合作林场。但由于山林产权和股份制改革深度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集体林区产权改革一些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体林产权改革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广大基本群众对土地和民生的基本诉求,切实维护他们对土地的基本权力,核心是公平,而不是效率,效率上的改革企图只能在局部成功。新一轮林业产权改革没有触及林业行政和政府服务体系的改革。建议:尽快彻底取消林业税费;加强林业产权制度、基层森林管理模式、利益分配机制的综合研究和试验;林业部门主动放弃“森林”和“环境”等主导名词,而代替为“林农”“、林业”和“林区“”三林问题”新的话语;用以购买农民的森林所有权和林地使用权寻求少数林区作为改革试点,探索林区社会福利事业生态路径和管理模式,探索集体林区森林国有化改革的道路;寻求多样化、有弹性的林业改革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福建省建瓯市叶坊村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集体林产权安排的制度变迁及农民相应的认知和行为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认为,应该对我国现行的集体林产权制度做深刻反省,在尊重社区(农民)愿望和利益的基础上,寻求本土化的产权安排模式。  相似文献   

15.
集体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实行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制,实现耕者有其山这一公平公正的社会理念,是明晰林业产权的一条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适合林业生产经营特点、农民自治和自主经营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成规模经营,寻求一条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制度路径,是集体林业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产权经济学理论认为产权清晰或产权明确只是引导外部性内部化、激励与约束和减少不确定性功能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产权功能的实现还有赖于产权的安全性。产权安全包括法律产权安全、事实产权安全和感知产权安全。集体林产权安全不足是由集体林产权赋权和产权制度实际运行导致。从行为经济学理论出发,集体林三个维度的产权安全性都会直接影响集体林经营主体经营行为,而经营主体因资源禀赋、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风险偏好等因素具有异质性,其集体林经营行为必然存在差异性。因此,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可以从集体林产权安全角度得到一定的理论解释。建立从集体林产权安全角度研究集体林经营主体经营行为的研究框架,具有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森林的保护、环境、社会和文化功能的凸显,社会在更多地呼吁可持续林业,并逐步强调生物多样性和近自然森林经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风险。如何经营森林和兼顾生态目标以满足未来需求是森林经营面临的重大课题。文章通过围场县森林经营现状的调查,提出了实施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念和对策和建议,对集体林森林经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以1992年开始实行均山制的上坪村为案例村,对均山制的制度机理和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集体林权基本制度应在赋予农民个体平等经营山林的初始权利基础上,通过制度设计和实施将环境服务的社会需求转换为农户需求,引导农民行为符合森林持续经营的目标需要,以缩小环境服务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的差距。  相似文献   

19.
从介绍南方集体林区产权改革背景出发,选取龙游县溪口村作为案例点,通过参与式诊断和设计,对当地集体林区产权改革效果和过程进行分析,并利用因子分析得出影响集体林区产权改革的诸多因素:包括宏观上的国家社会经济制度、宏观背景的变化因素以及微观上的农户林业生产、自身素质以及林地经营意愿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完善林业法律体系,规范政府行为;引导农户合作经营,实现规模效应和规范管理山林流转,突出配套服务等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简要梳理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她及其团队对林业和森林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奥斯特罗姆的林业和森林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和实践,对发展中国家的林业政策和森林使用者的生计产生广泛影响。在我国,不仅在传统森林经营中,如毛泽东在《寻乌调查》中所记录的山林制度,与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相契合,在当前集体林权改革深入进展的情况下,尽管绝大多数集体林地分给农户经营,但我国仍存在各种形式的公共池塘森林资源。借鉴奥氏理论,对于衔接传统森林经营与集体林权改革,提高我国的森林可持续经营水平和效率具有借鉴意义。同时,研究我国林业政策和制度的形成机制,探索我国森林治理的一般规律,也是林业改革与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