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优秀的医疗要发展、壮大,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医院一方面要不断地引进先进的文化,另一方面要不断培育、弘扬自己的文化特色,形成自身的文化理念;同时还要加强学习和教育,克服文化陋习。通过长期的文化积淀,塑造优秀的人文医院。  相似文献   

2.
我国劳动法自1994年颁布以来在维护劳动者权益,建立协调稳定的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仍处于“弱者”地位,并且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在现实中却不容乐观,本文主要围绕上述问题阐述了如何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小企业劳动者的工作现状出发,分析权益被侵害的普遍问题,找出原因,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方的角度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于劳动者权益会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对人力资源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人力资源会计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主流。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人力资源会计模式中的劳动者权益会计,通过分析人力资产及人力资本的确认与计量、基本会计科目的设置、计量模式的选择、参与剩余收益分配的方案以及其对传统会计报表的影响,提出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核算方法的基本构思。  相似文献   

5.
应当重视普通劳动者个人获得社会主义经济权益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奈件下,这种权益在性质上不同于市场经济一般流通关系的权益,同时,它的实现又具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应当从完善经济体制、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克服理论误区等方面来推进劳动者社会主义经济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调动人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关键在于权益分配。本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出发,对劳动权益进行分析,具体阐明了两种主要的劳动权益分配方式:劳动分红和经营年薪。  相似文献   

7.
如何塑造我国的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探讨在新经济条件下,如何就我国企业文化的现状,以及根据我国的国情对如何塑造我国的企业文化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21世纪被认为是眼球经济的时代,在产品和信息日益趋同的情况下,利用品牌来获取消费者注意力成为该时代的热点。对于企业而言,正确认知消费者的品牌权益及其构成,并据此塑造企业强势品牌,是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应成为其行销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常凯 《进展》2004,(11):12-12
劳动者文化(又称劳工文化或雇员文化)是一种以社会劳动关系中的一方的劳动者为主体的、以劳工权益为核心内容的群体文化。在我国目前的文化研究当中,涉及到劳动者文化现象时,都将其归纳于企业文化中。笔者认为,把劳动者文化归入企业文化范围并不科学,企业文化与劳动者文化是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同一层次的两种亚文化。这两种文化在其性质、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化的劳动关系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与此同时,在我国相当多的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中,劳动关系却出现了严重失衡的现象,这已成为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劳动关系及我国私营企业劳动关系失衡的现状和原因,得出结论: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将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市场产权关系多元化和劳动关系市场化的进程,使非公有制经济劳动关系问题逐渐凸现为普遍的社会经济问题。社会主义务件下劳动关系的实质是劳动者的经济权益问题。劳动者经济权益的现状有其必然的成因。在目前劳资双方力量非均衡的条件下,政府必须加速推进劳动关系的法制化和契约化,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劳务派遣现象逐渐普遍化,甚至成为一些用人单位常态的用工形式,损害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事例时有发生。虽然《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劳务派遣市场秩序的建立,但在规范劳务派遣用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为应对这一问题,在分析劳务派遣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被派遣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具体思路,以促进该行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影响劳动者就业的原因之一,是劳动者自身的就业质量有待提升。因此,要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教育培训模式,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同时要加速增长模式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劳动者收入;改善企业用工模式,提高劳动者就业稳定性;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依法规范劳动用工行为,实现平等就业。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与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往对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或是用经济学理论从功能性的角度剖析了企业家之所以成为企业家的原因.捎带性的提出了企业家精神的部分要义;或是从企业家这样一个群体背后总结了一些他们所共有的特质;或是从某个特定的圈子里抽象出了支撑其经济发展的伦理。这些论述都是不够全面的,而且是总结有余,启示不足。由于企业家不可能卓然独立于特定的文化之外,所以植根于传统文化并进行积极地扬弃,借鉴西方理论而成的圆中纳方、内圣外王之道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全新的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权益维护是中国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面临的重大问题,科学疏导劳资矛盾成为中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之举。实证研究表明,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对于提高劳动者权益具有正面作用;户籍、所有制和地区分割是主导不同群体权益差别的核心因素。当前我国劳动者的维权行为主要围绕劳动报酬和工作时间等基本权益展开。从维权影响因素和管理方式来看,制度改革均是未来劳动者权益维护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文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管理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文化的塑造要注重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借鉴国外先进企业文化,进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创造了企业各级向上的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企业家通过调节、控制、角色示范、挑选员工、任用干部、分配报酬、借用“外脑”等途径和方法,传播和增强优秀企业文化。企业家面对环境的变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应把握好企业运行的方向。积极地变革企业文化,扬弃制约企业创新的行为惯性,再造全新的企业,从而增强企业文化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8.
高校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渗透力和影响力,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当前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要结合实际,敢于创新,引导大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法家思想人格的基本特征是具有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求是务实的工作态度,慎重细致的工作作风和体道养性的处世方式,这四个方面也正是现代企业管理与企业家精神所必不可少的,可见,法家思想的人格特征对塑现代企业家的人格精神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媒介文化建设是辽宁形象塑造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在新常态形势下实现经济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辽宁当从壮大媒介文化产业入手,逐渐形成文化与经济社会良性互动的新发展模式.具体而言,即从文化建省的战略视角出发,以地域文化品牌塑造为中心,升华提炼辽宁的核心价值,创新文化品牌阐释方式与内容,通过融合历史传承和当下转型实践,打造辽宁在新时代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