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银行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始终是存款。储蓄作为银行组织存款的重要手段,在壮大银行资金实力,改善银行负债结构,完善银行服务功能,支持国民经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建设银行作为管理国家中长期投资为主的具有财政,银行双重职能的专业银行,信贷资金来源单一,资金实力不强,且稳定性较差,很难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为了进一步完善银行职能,广泛筹集建设资金。  相似文献   

2.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对储蓄产生了更大的依赖性。储蓄存款的增减变化,直接左右着银行的生存与发展。特别是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过程中,储蓄不仅表现出它的聚集资金作用,也表现出它的调节和缓冲的作用。因此,储蓄在银行转轨和商业银行经营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储蓄事业,增加储蓄存款,应成为银行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储蓄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 1.增加储蓄存款是扩大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银行商业化后要自主经营,扩大有效资产,提高竞争能力。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切都要有资金做保证。而  相似文献   

3.
中国银行业曾经为了吸收储蓄不惜代价,现在,它们面临新的困扰:一边是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国内银行,存款一路攀升;一边是房贷、车贷、甚至企业大户贷款滑坡,银行有钱贷不出去。自去年底以来,“钱多得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怪病造成的银行资金过剩(即银行流动性过剩)之痛正在折磨着国内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曾经为了吸收储蓄不惜代价,现在,它们面临新的困扰:一边是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国内银行,存款一路攀升;一边是房贷、车贷、甚至企业大户贷款滑坡,银行有钱贷不出去。自去年底以来,“钱多得不知道往哪儿放”的怪病造成的银行资金过剩(即银行流动性过剩)之痛正在折磨着国内  相似文献   

5.
存款作为银行最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愈来愈被银行经营者所重视,尤其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今天,千方百计地抓好存款,争取客户,已成为各家银行的首要任务,由此而来的“揽存”竞争也愈加激烈。本文就此作以粗浅的分析。一、“揽存”的形式与手段所谓“揽存”,就是通过一定的形式与手段,把单位和个人的存款拉到本行来,与坐门待客、自然存款有着根本的区别。“揽存”就是竞争,揽存竞争是金融体制改革、多家专业银行并存必然出现的结果。在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过程中,这种竞争更加激烈,形式和手段越来越多。目前,揽存竞争的…  相似文献   

6.
林华 《西部论丛》2006,(7):44-46
中国银行业曾经为了吸收储蓄不惜代价,现在,它们面临新的困扰:一边是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国内银行,存款一路攀升;一边是房贷、车贷、甚至企业大户贷款滑坡,银行有钱贷不出去。自去年底以来,“钱多得不知道往哪儿放”的t圣病造成的银行资金过剩《即银行流动性过剩)之痛正在折磨着国内银行。  相似文献   

7.
专业银行在向商业银行转制的过程中,转换存款和信贷工作经营机制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应该运用资金的核算办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健全资金筹措与使用有效调控手段,打破银行内部资金无偿供给的大锅饭体制,提高资金的商品化经营水平。一、银行存贷双向分离经营体制存在的问题目前,银行存贷款属于“二条线”双向分离式的经营管理,二者本是相互协调,互为促进,紧密联系,在资金的运营中共同发挥作用,实现效益的困于一个有机整体的矛盾双方。但是由于过去的存贷经营管理模式影响,存款和信贷部门之间资金无偿调拨,即使银行实行…  相似文献   

8.
随着地方专业银行经营机制转换,“存款立行”经营观念已根深蒂固,由于基层金融市场不健全,银行筹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主要靠吸收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因而这两种形式的存款便成了各专业银行日常工作的主旋律,特别是对公存款具有金额大、成本低的优点,更应备  相似文献   

9.
对公存款是除个人之外的一切单位、团体在银行存入的资金、现金的总称。狭义的对公存款,是指除金融机构之外的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现金和非现金的方式在银行存入的资金。广义的对公存款,是指除包含狭义的内容外,还有上级银行向下级银行、中央银行向专业银行、银行向信用社按、组织存款总额提取一定比例的准备金、备付金、统筹基金。究竟对公存款于社会于企业利弊如何呢? 对公存款的利益 一、开展对公存款业务,有利于国家对经济、金融的宏观调控,起到了抑制通货膨胀和刺激社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0.
现状 香港银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功能齐全、现代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全面型的金融中心,其特点是: ——三级制的机构体系。它既无中央银行,又无专业银行,全部是商业化银行,按三级制划分为: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和接受存款公司,均统称为认可机构。持牌银行可以接受任何数额及期限的公众存款,而且只有这类银行方可经营来往业务或储蓄业  相似文献   

11.
从目前专业银行资金营运上看,贷款“保值”是向商业银行转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所谓贷款“保值”,即指银行发放的贷款必须做到本息按期收回,周转使用,达到其吸取的贷款利息能弥补存款利息及其它费用支出,进而取得效益的目的。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货款不能“保值”,有如下几方面原因: 1.贷款大量逾期、死滞。目前,个别基层专业银行贷款逾期十分严重,有的贷款逾期率高达80%。这些逾期贷款大部分被企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湖南各家专业银行又在大张旗鼓地搞起了有奖储蓄,各行都把它作为竞争的手段,使出浑身解数,尽力推波助澜.实际上,有奖储蓄弊多利少.有奖储蓄开始举办时,由于奖品刺激的效应,颇有些吸引力.从各行专项统计数字来看,似乎也吸收了一些存款,但有奖储蓄吸收的存款中到底有哪些是原本行存款转存的,哪些是它行转存的,究竟新吸收了多少存款,由于这些动态的数字无法确切把握,不好确定.我们亦无法模拟在同  相似文献   

13.
储蓄竞争莫入歧途编辑同志:时下,随着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步伐的加快,“工行下乡、农行进城、中行靠岸、建行出墙”已成为银行之间竞争的主要特征,银行开展竞争,有利于改善服务,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活力,然而,由于诸多原因,目前银行之间的竞争还存在着...  相似文献   

14.
目前,许多学者,包括一些金融系统的同志认为,利率应当市场化,即资金的价格由市场来决定。其理由是:1.通过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提高存款利息率来鼓励居民储蓄,收敛消费需求;提高贷款利率来抑制企业和投资对资金的需求。2.提高贷款利率来消除银行的亏损。因为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差较大,加上三年期以上存款储蓄保值,  相似文献   

15.
企业多头开户是指一家企业在多家银行设立帐户,多头贷款、多头结算、多头存款、多头提现。自从各家专业银行实行业务交叉经营以后,一些不讲信誉的企业利用银行同业竞争的矛盾,到处套取银行信用,多头开户,转移资金,逃避银行现金监督管理,逃债欠息骗贷。而且越是效益差的企业这种情况越严重。因此,企业多头开户已成了各家专业银行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6.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专业银行在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其经营管理已经引入竞争机制和风险机制,实行经营成果的自负盈亏。各专业银行通过竞争促进了对公存款的相对增长和效益的提高。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时期,人们对社会主义竞争的内涵还没有真正理解,采取的竞争方略和手段也有许多不当之处。应该看到,通过竞争在对公存款相对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令人担忧的负效应。具体表现是: 1.不当的竞争方略,导致企业多头建户。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专业银行之间实行了业务交叉,银行自主选择企业,企业自主选择银行的双向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资金商品化、银行企业化、金融国际化将成为专业银行发展的目标、专业银行正逐步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化。但是,在转化过程中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本文就此谈点个人看法。一、转变思想观念是深化金融改革的基础。首先,要转变银行‘太一统”观念。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运用计划手段配置社会资源,组织社会活动。在这种体制下,银行仅起着“财政出纳”作用。银行未出现倒闭现象,并不是经营管理上比资本主义国家更胜~筹,而是依附“大一统”银行体制即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8.
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完善银行内部管理机制的重要一环。近几年来,各级、各类银行相继试行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普遍建立了“以组织存款为核心,以负债制约资产为原则,以自我约束、自我调节为手段,以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为目标”的资金运营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一管理体制还处于与旧的管理体制接轨的阶段,很多关系还未理顺,必然会存在很多问题,影响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作用的发挥,其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趋势,也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有专业银行的改革方向。为了适应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的需要,龙游县工商银行着眼于增强实力和竞争能力,积极主动地做好转化的前期准备工作。一、引进激励机制,开拓金融业务银行增强实力的关键是存款。存款是信  相似文献   

20.
制止储蓄“大战”的几点建议李凤玲储蓄存款是银行信贷资金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储蓄存款一直是稳定上升,对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储蓄存款连续增长的同时,储蓄“大战”此起彼复,各家银行为了搞存款,采取变相提高利率发放手续费等种种方法,使得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