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数起利用银行支票诈骗银行的案件连续发生。此类案件多采取篡改支票号码的手法实施诈骗,手法隐蔽,侵害金额已近百万,造成银行与企业的直接损失。可以看出,这是一系列有预谋、分工严密、集团化和智能化的诈骗活动。这类诈骗活动的主要特征是:  相似文献   

2.
1.银行承兑汇票编押的必要性 (1)防范伪票。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伪造的银行承兑汇票诈骗银行和企业资金越来越猖獗(工行安阳分行2001年度就成功堵住3笔假银行承兑汇票,金额642万元),且利用高科技手段制作假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诈骗屡屡得手,给银行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对银行承兑汇票编押可以有效防范伪票。……  相似文献   

3.
近期,看到人行上海分行一份通报,本市某银行被不法分子冒充法警诈骗该行开户企业存款,几乎得手,幸亏核对时发现疑点而识破其伎俩。经排查,又发现另一营业机构也发生相同事件。  相似文献   

4.
许多银行认为信用证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为不法分子提供了诈骗的机会,银行按照国际惯例开立了信用证,结果陷入了“信用证诈骗陷阱”,表面上看来是方便了企业,损害了银行利益,其实从法规的角度看,信用证的基本交易原则是保护银行利益。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正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因制度不健全,法制不完善,诈骗分子把诈骗银行资金活动作为其犯罪的首要目标。他们精心策划、组织预谋、内外勾结、分工协作甚至采取高科技术、电子仿真等手段,伪造银行、企业票据及公章、私章进行团伙诈骗,从而严重扰乱...  相似文献   

6.
预留银行印鉴作为控制支付风险的一项重要手段,在银行与企业账务往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核对印鉴就成为监督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风险控制环节,同时也是业务处理的主要依据之一。近年来,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利用预留银行印鉴进行诈骗或挪用等案件时有发生,同时  相似文献   

7.
电信诈骗     
骗子年年有.今年尤其多。前一段,某知名女星中招电信诈骗.给骗子汇走20会万元,让人们对名人的智商有些惊诧。当然,受骗的更多是普通的大爷大妈以及打工者,比如沈阳一七旬老人到银行汇款,工作人员怀疑遭遇电信诈骗,反复劝阻无效,银行为此临时关门半小时并报警。另有温州一打工者执意给骗子汇钱,银行无奈断电阻拦。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金融诈骗的特点(一)骗术翻新,种类增多。随着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诈骗的方式由涂改存单,伪造银行汇票,盗用单位、企业帐户等发展到利用各种银行票据行骗,伪造或使用过期失效的信用证,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以引资为饵骗取银行文书,伪造国家部委文件或银行文书,以签订经济合同为名骗取银行贷款、充当中介人假借社会集资、融资活动行骗。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几乎每个手机用户都收到过要求往某一账户汇款的金融诈骗短信,大多数人都是一笑置之,也有个别人不幸上当受骗,蒙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日前,公安部门连续数日通过10086平台发布提示短信.要求市民防范风险。各移动运营商和各家银行也一再提醒客户.不要轻信诈骗信息。那么,作为普通市民,一旦收到金融诈骗短信,我们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经济生活的活跃,金融领域更加引人注目,金融诈骗案件也呈上升之势,其中利用金融票据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活动更为突出。总览近年来发生在国内各地的金融票据诈骗案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伪造银行承兑汇票,通过贴现或抵押贷款等形式,骗取银行资金;(2)利用作废的、偷窃的银行汇票进行伪造、涂改,在商贸活动中骗取财物;(3)涂改现金支票,到银行提现;(4)伪造转帐支票,以贸易活动为名,到银行办理转帐手续,骗取财物;(5)窃取存款单位或个人的有关资料、证件,伪造、涂改存单,到银行冒领提款或转帐,骗取…  相似文献   

11.
1998年9月,厦门市发生了一起出口商利用国内外关系伪造提单到银行进行出口押汇的诈骗案,涉及的银行达4—5家诈骗金额达上千万元人民币,其涉及的银行家数之多、金额之大、诈骗手段之高明、狡猾,在我市金融界中的此类出口押汇案件中尚属首创。一、案情基本情况厦门某一台商投资企业。其产一供、销情况均甚佳,且出口颇有规模,产品均由其境外代理商统一代理销售,结算方式既有信用证也有汇款、托收,收汇记录良好,在银行往来记录正常,成为厦门市不少外资银行争取业务的目标,有许多银行给予该公司相应的贸易融资额度,如出口押汇、打包放…  相似文献   

12.
银行承兑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企业信用观念淡薄及票据诈骗活动猖獗等原因,目前我国银行承兑汇票业务发展不尽如人意,规范和拓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正>票据的出现不但极大的减少了现金结算的不便,也丰富了企业、客户与银行的结算方式,但随着票据的广泛推广和使用,一些不法分子也开始利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进行诈骗,而由此产生的风险日趋突出。一、票据风险的表现形式票据风险是指银行在利用票据结算工具从事货币活动、资金清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伪造变造票据,诈骗盗用银行或企业资金。这种手段主要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银行结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 ,银行票据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使用 ,一些犯罪分子为牟取暴利伪造或者利用银行票据进行诈骗活动也日益突出 ,给国家、企业和他人造成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分析银行票据诈骗的特征及防范对策。一、银行票据诈骗的现状及特点据统计1999年3月26日至4月23日止 ,福建省金融部门仅一个月发生9起伪造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和1起伪造银行进帐单诈骗 ,涉案金额达1181万元人民币和400万美元。近期伪造、变造银行承兑汇票等票据的主要特征 :一是盗用真实银行承…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几年国内发生的金融诈骗大案,案犯诈骗手法不外乎以下五种:利用金融工具诈骗、关联企业相互担保骗取银行贷款、伪造企业公章骗取银行贷款、银行内部职工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公款、利用金融新产品的缺陷诈骗。  相似文献   

16.
当前,随着网络的普及,刚上银行作为一种高科技的金融工具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更多的人把网上交易当做了首选。但是通过笔者了解,现在虽说银行在网上银行的交易上采取了多种安全防控措施。可是仍有不法分子假冒银行网站或通过各种诈骗手段诈骗网银用户的钱财。不法分子的这种诈骗行为不仅严重损害了银行声誉,而且也侵害了网银用户的利益。为杜绝不法分子利用网银成功进行诈骗,笔者现掀起不法分子网上银行诈骗手法的盖头,以警示读者防范网银诈骗。  相似文献   

17.
目前基层银行结算风险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异地票据结算风险。异地结算业务,相对而盲在途时间长,兑付地点难以确定,犯罪分子转让或提现都比较容易,防堵难度较大。从手段上表现为四种形式。一是克隆票据。作案分子以真实票据为样本,按照真票的规格、尺寸、防伪标识仿制假票据,然后再将真票据的各项票面内容全部照搬到假票据上,凭证向企业单位或银行行骗。二是伪造印鉴。犯罪分子利用到企业推销产品,索要货款之机,骗得企业预留银行印鉴后,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单位预留银行印鉴,到被骗单位开户银行骗开户银行汇票。三是以小变大。诈骗分子一般是在出票银行……  相似文献   

18.
近期,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向土耳其出口企业发出了防范诈骗的警示通告,这一类诈骗案件,先以高额利润引诱出口受益人上钩,后由实力不强、信誉不佳的小银行开证,并多次修改信用证、加列软条款,待出口受益人不符点单据提交后提出拒付退单,从而坐收渔翁之利,诈骗阴谋最终得逞。  相似文献   

19.
(一)社会信用缺失。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健全、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银行在发放贷款前难以全面完整地了解企业的信用状况和信用记录,结果是企业拖欠某一家银行的贷款并不妨碍它向其他银行申请贷款,在某一地违约还可以跟其他地方做生意;失信企业的法定代表人也可以重新注册企业或担任其他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  相似文献   

20.
虚假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就是借款人与开发商串通,通过向银行提供虚假的个人购房信息,从银行套取或诈骗信贷资金的行为。它的基本特征是借款人具有主观恶意欺骗性。从实施虚假按揭的行为主体来分,有个人虚假按揭贷款和法人虚假按揭贷款两种,其中法人虚假按揭贷款是由法人操作,通过众多的个人行为来完成的虚假按揭,因此更具隐藏性,风险和危害也更大。从借款人的目的来分,有诈骗型虚假按揭和融资型虚假按揭两种,诈骗型虚假按揭是借款人通过提供虚假购房信息,以骗取银行信贷资金为目的而实施的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