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新经济"是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件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2.
《财经界》1998,(4)
所谓"新经济"是在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的。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件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革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给人类经济生活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有关信息技术投资与经济增长、劳动率提升关系的生产率悖论曾一度引起经济学界的争论;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ICT应用的普及、数据的更新,以及实证方法的演进,信息技术的正向作用在学术领域已基本得到了证实,生产率悖论也逐渐消失。本文简要梳理并归纳了国内外对生产率悖论的研究成果,以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在1996年12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指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信息技术革命以及由信息技术革命带动的以高科技产业为龙头的经济。新经济的核心是,科技创新以及由此带动的一系列其他领域的创新。据此,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新经济就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虚拟经济;有的学者认为,所谓新经济就是互联网经济、物联网经  相似文献   

5.
《财贸研究》2020,(6):1-13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采用2012年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具有显著的生产率提升效应;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生活性服务业;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完善有助于提升服务业信息技术应用的生产率促进效应。基于企业价值链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供应商关系管理与市场营销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显著提升了服务业生产率,服务提升、生产运营、客户关系管理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对服务业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并未显现。  相似文献   

6.
正生产率是经济增长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源。制造业的生产率问题已经得到了充分的研究,而服务业的生产率是一个倍受争议的问题。关于服务业生产率最有影响的鲍莫尔-福克斯假说认为,服务业是生产率滞后的部门,其增长会造成整体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此后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服务对创新和知识具有溢出效应,它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经济增长:随着信息技术在服务业的大量使用,服务业的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的发生暴露了美国经济发展中产业"空心化"的问题,面对美国经济过度金融化和借贷消费模式的弊端,美国政府提出"再工业化"战略,重点在于发展高端制造业,希望依靠技术创新优势发动新技术革命,并带动新一轮的产业进步,从而再次占据全球制造业分工的制高点。我国目前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将在高端制造业、制造业产品出口和新能源革命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所谓“新经济”的利弊问题一直是经济学界讨论的热点。而今,大多数经济学家已有共识:自1995年起,美国的生产率确实出现了强劲增长,而主要原因正是在信息技术(IT)上的大规模投资。然而,对于欧洲和日本,经济学界的共识恰恰相反:许多经济学家认为,由于某种原因,这两个经济体并没有出现计算机推动的生产率增长。事实上,上世  相似文献   

9.
隐性失业是隐蔽失业的简称,也叫在职失业。这一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J·罗宾逊针对发达国家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非熟练工作,其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生产率,因而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这一现象而首先提出来的。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他的...  相似文献   

10.
辛江 《价格月刊》2005,(1):37-37
美国长期走在技术开发的最前沿,上世纪末美国大力发展网络和信息技术,掀起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技术创新高潮,成为世界新一轮技术革命的领先者和推动者,美国正是在此轮技术创新中的领先地位推动了其经济超常规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瞿燕玲 《北方经贸》2000,(2):198-199
社会学家认为,蒸气机、电气化和信息技术是使人类获得巨大进步的"三次革命".历史证明,前两次革命均使世界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而信息技术则在我们经济、生活中产生、发展,并被人们认为是21世纪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代表的信息社会。会计作为一种既处理信息又利用信息的管理活动,也面临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巨大冲击。然而就在人类步入经济时代的同时,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巨额会计造假事件,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经济生活的毒瘤",因此导致了各界人士对财务会计可靠性和真实性的怀疑,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试着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出发,并针对失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伴随着世界高新科技革命,尤其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及其产业化革命的浪潮,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知识经济已经开始替代工业经济成为一种新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准确评估税负对地区生产率的影响,本文提出了一种“地级市配对-同行业差分”的识别策略,基于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数据研究了税负差异对地区生产率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地级市配对-同行业差分”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样本选择偏误问题。税负差异与地区生产率差距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说明增大高生产率行业的实际税负或者降低生产率落后行业的税负水平均能显著增大配对地级市同行业之间的税负差异,有助于缩小地区生产率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欠发达地区后发优势行业的税负水平,能够更加显著地缩小其与发达地区之间的生产率差距。本研究为政策评估中处理行业样本选择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同时表明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减税引导落后地区利用后发优势弥补生产率差距,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朱祥德 《商场现代化》2007,(16):274-275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愈来愈关注其回报问题,也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在引出“生产率悖论”的基础上,对其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然后探索了衡量信息技术投资回报的方法,最后提出了如何完善信息技术投资回报评估机制的若干见解。  相似文献   

16.
<正>国际环境:2017年的世界经济将会是多事之秋国际清算银行对当前世界经济提出"三元困境",也就是面临着三重困难。第一重困难,如何解决当前全球劳动生产率持续减速的困境。有学者研究发现,与2000年和2005年相比,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仅仅是10年前的7成,因此当我们谈当前的新工业革命,谈当前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时候,经济学家们就会提出一个批评,新科技革命为什么没有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率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广东省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广东省改革开放30年的数据作基础,通过计量方法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模型进行估计回归,计算并分析了全要素生产率及资本、劳动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旨在以量化公式来反映广东经济增长质量。本文从整体上探索了广东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发展过程中显露的问题,特别根据经济增长情况分3阶段作了比较分析,发现广东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驱动型,其经济增长方式还处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的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较高水平很大程度上来自体制改革而非技术进步的推动。最后为广东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提出了3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美国页岩气的成功开发激发了全球开发页岩气的热情,我国亦是如此。"页岩气革命"给美国带来了深远影响,也将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目前,我国页岩气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页岩气产业的发展受制于开发成本。本文首先分析了"页岩气革命"给中美经济带来的影响,其次分析了造成中美页岩气开发和利用成本差异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降低我国页岩气开发成本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Melitz提出从企业异质性角度分析生产率对出口影响以后,国内学者运用实证检验认为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存在"生产率悖论"即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低于未出口企业,也检验得出出口企业存在"生产率陷阱",即出口对企业生产率具有阻碍作用。本文首先提出一个数理模型研究企业出口与生产率的相互联系,再运用2008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生产率悖论"与"生产率陷阱",并讨论它们存在的原因,为了使结论更加可靠,本文对出口企业与国内企业分别进行了全国、分行业、分省份的实证检验。最后在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出口制造业企业走出"生产率陷阱"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专家预测21世纪初信息技术革命最近,美国一专家小组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形式,从计算机硬件、软件及信息服务三个方面对下一世纪初的信息技术革命进行了预测。现归纳如下:1.计算机硬件(1)2000年光学计算机将商业化,美国市场营业额为370亿美元。(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