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素红 《经济研究导刊》2010,(2):127-128,131
"大小非"问题对股市的影响不在于解禁,而在于解禁以后的减持,如果大部分不减持,那么解禁规模再大,对市场的影响也是有限的。尽管如此,面对"大小非"问题给股市带来的负面影响,监管当局仍应进一步出台政策进行规范管理,以维护市场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2.
2007年10月16日,上证综指达到6124.04点,但后来却掉头向下,跌到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27个月来的最低点,跌幅达到72%.究其原因,文章认为股权分置中限售股(大小非)解禁带来的市场扩容的压力是重要原因.通过定性描述和定量分析股指成分股大小非解禁首日对其股价的影响,研究大小非解禁与减持是否会造成股价下跌,大小非解禁与减持的相关指标和影响因素对股价下跌的解释力度有多大.  相似文献   

3.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宏观经济陷入周期性调整、“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形成巨大供给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的中国股市走势低迷、表现欠佳,市场融资功能几近丧失,而中国经济的现实状况又不能容忍具有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的股票市场长期失效。在宏观经济运行、“大小非”限售股份解禁等因素依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恢复市场融资功能、破解股票市场融资难题的出路只能是积极实施金融工具的创新,发掘、培育和建立新的市场需求,重塑投资者市场信心,而可回售股票的融资工具创新是破解目前股票市场融资困局值得尝试的可行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事件研究方法,研究截止2010年3月31日解禁的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非解禁对市场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大小非样本进行了分类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真正对二级市场产生的实质性冲击主要集中在高估值、非控股股东和自由减持三类样本,而在解禁前中低估值、控股股东和大宗交易减持三类大小非样本对二级市场存在一定的心理冲击,但幅度有限,且在解禁后市场对解禁前的心理冲击有一定的矫正。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高估值和非控股股东两类大小非样本在解禁前存在明显人为拉高股价的操纵迹象。  相似文献   

5.
国有股减持的目标是形成“蜜月效应” ,但由于国有股减持定价存在框定偏差、减持目标有冲突、投资者心理预期被忽视 ,结果却引发股市暴跌 ,形成“离婚效应”。改进国有股减持方案的措施包括完善市场制度、明确减持主体、让利于投资者、稳定投资者预期等。  相似文献   

6.
陈颖 《经济月刊》2013,(7):102-106
随着尔康制药与其上市时的财经公关——怡桥财经“口水战”的加剧,以及公司的战略投资者北京黑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刚解禁就频频减持,造成近段时期公司股价在二级市场动荡异常,尔康制药再度被投资者关注。  相似文献   

7.
任鹏 《资本市场》2009,(3):64-67
<正>2008年,我国证券市场创办的第18个年头,这一年,资本市场经历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洗礼,经历了"大小非"减持的冲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大幅调整。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同样也会面临困难和挑战: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向深度发展,全球资本市场发展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波动和震荡会加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的影响在日益加深且逐步扩大,我国证券市场面临特有的大小非解禁压力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拟上市公司IPO和上市公  相似文献   

8.
2006年是中国证券市场制度改革年,伴随股权分置改革问题的解决,证券市场进入了后股改时代.许多在股改时期的限售股已经达到解禁时间,在限售股解禁之后有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成为全流通股.这也达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目的.但是,在获得股改成功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大小非"获得了全流通的权利后不计成本的抛售股票给A股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大小非"的集中抛售对股票市场的危害更为严重,造成我国上证指数暴跌73%左右.大量中小投资者损失惨重,对我国股票市场也都失去了信心.所以,在"大小非"解禁高峰即将到来的2009年和2010年我们必须对"大小非"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以解决它给我国证券市场带来的问题,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大小非"的涵义和历史根源.了解到"大小非"存在的现状,探讨了"大小非"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影响,重点提出了解决"大小非"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小非"解禁冲击了中国证券市场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非流通股获得了流通权,这些股份通常被称为"大小非".2007年末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跌幅,有评论认为大小非解禁是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交易分割视角分析了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结论颇为出乎意料,大小非解禁通过改变预期和交易量影响市场,但解禁本身没有形成单向下行压力.但是,大小非解禁造成了下跌预期,解禁日前就出现抛售,这才是大小解禁非对市场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大股东减持、股权转让溢价与控制权私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中国 A 股市场的数据,对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减持的股权转让溢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观察与测度.研究发现大小非解禁后大股东均通过减持获取股权转让溢价,但控股股东的减持获利水平显著高于非控股股东,减持成为我国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一种新途径.实证研究显示,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受控制权程度、股权制衡度、股权性质和公司资产管理效率的影响.控股股东的控制权程度与股权转让溢价正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经营绩效与控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溢价负相关.本文建议加强对非国有控股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转让行为的监管,并积极推动第二至第五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读编互动     
<正>编辑您好!最近的股市屡屡创出近一年来的新低,投资者不论从投资策略还是心理上都有点无所适从,贵刊能否请一些专家来谈谈他们对股市的看法?另外,关于"大小非"的解禁的问题贵刊能否做一个专题?上海潘璋  相似文献   

12.
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全流通背景下的大股东减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批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大股东减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最优减持与其现金流权及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而与控制权私利、外部市场回报负相关,且减持并非其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控股股东减持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基于第一大股东减持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理论发现。文章揭示了大股东减持的内在机制,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市场上的减持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全流通”如箭在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中国股市7000万投资者来说,“全流通”,这个曾经透不过气来的话题,似乎已不再是那般沉重了。 2003年11月下旬以来,沪深两市均爆发出强劲上扬的走势,元旦之后,更有了加速的势头。2004年1月14日,沪深股市在没有任何突发利好的情况下突然上涨,出人意料地创造了中国股市历史上第八次单日井喷行情。 对于这一轮突如其来的行情,市场人士众说纷纭。从有关争论来看,市场普遍认为管理层在减持国有股问题上,已达成了某种共识,“让利于民”已成为基本原则。这唤起了人们对2004年股市的种种期盼。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流通问题上,政府部门如果能充分顾及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不再向市场高价减持国有股,确实会对眼前的股市构成某种利好。  相似文献   

14.
汪洋  田晓东 《现代财经》2003,23(10):24-27,47
国有股形成的特殊背景和必须减持的市场要求,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大盘在国有股减持信息公告后,以熊市波浪状运行的态势。唯有国有股以协议方式向非国有单位、企业等机构投资者出售,分段交易操作,分散风险;同时,沪、深二市大盘在普通投资者“淡市心理”抛售股票的影响下,使市盈率降至“国有股以市价减持”的市场可接受程度(价格);以“两头靠拢”的方式,实现议价和市价减持两者趋于一致,使国有股减持被市场所接受,我国股票市场就可以解决非流通股本这一顽疾而进入以市场运营机制运行的平稳状态。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国有股减持一直是悬在证券市场上的一把利剑,生次国有股减持的消息流传时都会引发布场的重大调整,1999年引起深、沪两市大盘深达34%的调整。最近,根据中央关于国企改革“抓大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精神,国有股流通被重新提上日程。但2001年的市场基础、内外部环境与2000年前有重大的不同,本文力求从国有股减持可能对市场造成影响的政策、资金、投资者心理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认为国有股减持对市场的影响是“短利空,长利好”,谨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限售股解禁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将限售股定义为股改限售股和首发限售股,在分析了限售股解禁对股市的影响后,提出了通过对股改限售股征收“特别税”并采取“先征收,后返还”的方式减轻限售股解禁的压力;而对于首发限售股则应该从发行方式上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回复     
<正>对于近期的股市,我们也一样很关注。本期,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就影响近期股市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本期对"大小非"解禁的影响,也有一些文章进行阐述。本期,我们还特别刊发世界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与中国社科院合作推出的《2008中国营商环境报告》,希望为投资者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股市“泡沫”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股价短期内持续迅猛上涨、投资者非理性入市及股市剧烈波动。股市“泡沫”源于大量资金持续盲目涌入,但随着这些资金的回归理性,股市“泡沫”必然会破灭。我国股市的真实“泡沫”要大于名义“泡沫”。今后几年内,我国股市的“泡沫”还将继续增加,我们要未雨绸缪,防止股市“泡沫”破灭带来的危害,尤其是要防止国际游资对我国A股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9.
研究背景 股权分置改革已推行三年,在这三年中,股指由最初的1000点上升至2007年10月的6000点,随着大小非解禁高潮迭起、股指不断下挫,截止2008年6月股指已下探到3000点,这使我们不禁要问,彻底解决股市存在的制度性缺陷,稳定市场预期,完善价格形成基础,降低金融风险,拉升股市,使资本市场能够长期稳定地发展,流通股股东能够更有效地保障自身利益是否真正实现了,  相似文献   

20.
面对证券市场的波动,学者们经常采用概率统计,随机分析等数学工具进行分析,人们预期到2010年股改结束,大小非全流通了,实业资泰和虚拟资本达到平衡了,以后的股市就不会暴涨暴跌了,但是这一延迟,反而让人们怕股市上涨时大小非解禁,而且中国股市缺乏作空的工具。故可以预料这一两年内股市要有大的反转是不可能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适当的时候入场博一把反弹,不贪心,出来了再耐心等待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