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立农业市场经济体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部分。而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关键是让农民走向市场。所谓让农民走向市场,就是让农民自己根据市场的需求变化来安排生产和进行投资,通过市场来取得所需的生产要素,充分依靠市场来销售农副产品以及提供劳动力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政策、信息、资金、管理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农民走向市场的步履蹒跚,其障碍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2.
在改革的大潮中,就农村而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将农民推向市场,这不仅是当前农村工作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培育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要解决好将农民推向市场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把农村广大干部推向市场,只要农村广大干部大胆地走向市场,就能引导和带领广大农民走向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始终在计划体制的轨道上运转,对农民来讲,上面叫种什么就种什么,现在放开了,农民一下子要面对市场,进入市场,有很多方面一时还很不  相似文献   

3.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思考熊长富一、农民走向市场的现状我国的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可以说,自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那天起,我国广大农民就开始逐步走向市场了。但那是自发的、陌生的,一般农民面向市场都会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在农民初涉市场的今天,我们必...  相似文献   

4.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构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也是农村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可以说抓住农民走向市场这个问题,就是抓住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牛鼻子".因此,经济欠发达地区应该紧紧抓住当前的历史机遇,大胆地、积极地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迅速走向市场.这是实现农村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一个关键之举,是9亿农民实现由温饱向小康跨跃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户作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在获得生产自主权之后,走向市场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为了了解农村市场体系的发展现状,摸清农户走向市场的程度和走向市场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正确分析和把握其经营行为的特征、适应市场的能力和要求,以探讨加速农村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措施,中央政研室、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于1993年上半年,在全国312个固定观察点村庄按随机抽样的原则,在7012个农户中进行了《农户与市场》的专题调查。 调查表明,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市场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渡时期,新旧体制之间不时出现摩擦,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充满矛盾,同产品市场相比要素市场的发育极不健全,农户进入市场还遇到不少障碍。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这一概念已被愈来愈多的农民所接受、熟悉,市场对经济活动的导向作用已被更多的乡下人所认识。而市场又由什么来引导呢?这就是信息。目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很多地方农民信息匮乏、信息不准和信息滞后。可以说,这是农民走向市场、脱贫致富的一大障碍。据笔者对部分农民的抽样调查了解,农民当前普遍渴望这些信息下乡来:  相似文献   

7.
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有十策:转换观念使农民适应市场;培育农村市场,吸引农民进入流通;发展“贸工农”一体化,让农民参加到社会化大生产大经营流程之中;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让农民跟市场走;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使农民生产经营有依靠;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市场秩序,保护农民利益;发展乡镇企业,增加农民和集体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培植后劲;加快科技兴农步伐;消化农村存粮让农民轻装走进市场。  相似文献   

8.
“农民想的是致富,少的是门路,缺的是信息,难的是技术,愁的是销路,盼的是服务”。这是时下农村流传较广的顺口溜。它反映绝大部分农民“想市场,盼市场,市场来了怕市场”的矛盾心情。农村这些现象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农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今而后必然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在我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农业走向市场,重要的是把农村产业大军引向市场。如何把农民引向市场?这确是摆在各级地方党政和农村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笔者认为,要适应这种转变,应多在“引”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9.
建立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组织农民及农业经营者走向市场,实现农村商品化和市场化。本文设想把农民及农业经营者组织起来,以组织化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实现农业与市场的融合,完成农业市场化,从而建立农业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发展市场农业,是当前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尽快把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与统一的在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
何春宏 《农业经济》1999,(12):18-19
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是我国当前发展农业的重要课题。究竟哪一种形式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工商企业、专业市场、还是供销社等?笔者认为,对于拥有8.6亿多农村人口,2亿多农户的国家来说,只有农民合作组织,才是适合我国国情,有利于众多农民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的最主要的组织形式。一、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如何组织好广大农民走向市场,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农民走向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这是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怎样走向市场?怎样才能从市场获得好的经济效益。笔者认为,必须树立和强化十个意识。一、市场意识虽然我国目前已实行了市场经济,但有的农民还没有从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走出来,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经营活动还不够自觉、主动和适应。有的重视生产、却轻视营销,有的盲从,看见别人搞什么,自己也搞什么,诸如此类的做法,都是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坚持这些做法的农民,不可能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不可能成为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使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面对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新形势,分散经营的农民如何尽可能地规避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更好地走向市场,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国内外经验表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设和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我国新修订的《农业法》第十一条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坚持为成员服务为…  相似文献   

14.
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的有效途径吴久铭一在现有的双层经营体制下,要实现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并轨,至关重要的是如何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架起桥梁,引导农民走向市场。这是在农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难题。农民一家一...  相似文献   

15.
农业市场化:建立共同营销组织陈万灵建立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组织农民及农业经营者走向市场,实现农村商品化和市场化。本文设想把农民及农业经营者组织起来,以组织化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实现农业与市场的融合,完成农业市场化,从而建立农业市场经济。一...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改革已经走过20年光辉的历程,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机制,并初步构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框架,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村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的阶段,农村经济已全面走向市场。在现阶段,如何在农村不失时机地建立技术市场,使农村科技推广、普及、应用与市场接轨,从而促进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在本世纪末达到40%,这将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迫待解决的难题。一、建立农村技术市场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实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民走向市场已成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课题,如何引导农民尽快进入市场,逐步成为农村市场经济的主体,实为当务之急,但尚有诸多问题亟等解决。 问题之一:农民初涉市场,缺乏对市场信息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农业正在从过去以追求产品数量增长、满足农民温饱需要为主,开始转向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农民走向市场是转向这个新阶段的关键所在。支持和调节农村经济发展的农村金融部门,应该迅速把工作的重点转向引导农民发展市场农业,走上市场。  相似文献   

19.
高层信息     
●国务院采取九项措施扶持家禽业●农业产业化十一五发展总体目标确定●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中国计划年内对35亿只家禽进行免疫●13亿元国债推动农产品拙发市场升级●明年农村学生学杂费全免●我国将投资1.5万亿发展可再生能源●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将超5%●中国农业步入机械化“快车道”●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建立  相似文献   

20.
“公司加农户”: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有效形式林其屏在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如何把9亿农民引向市场,这不仅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后劲,也关系到农民的安定和国家的稳定。因而,实际部门和经济理论界都十分关心并正在努力探索这个问题。福建省南平地区在近一二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