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部崛起,旅游先行。河南省是一个旅游资源大省,提升河南旅游产业竞争力对实现中部旅游崛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为基础,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旅游产业及相关辅助产业、政府四个方面,对河南省旅游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提出相应的竞争优势策略。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状态良好,为社会建设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但同时也使得许多地区的发展面临着严峻考验.随着"沿海率先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逐渐落实,从中释放出了巨大的能量,使得中部崛起的战略也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同时在现阶段发展过程中将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挑战,因此需要研究人员针对中部地区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正是因为中部崛起战略地落实对我国社会建设各方面来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对中部崛起战略理论基础进行探究是十分有必要的,这也是中部崛起战略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基础和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中部崛起战略的理论基础及其意义,结合已有的研究和实际的案例,对中部崛起战略理论基础的创新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的现实基础与路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现中部地区经济崛起,防止出现宏观经济格局的“中部塌陷”,既要充分认识中部地区的优势条件、战略机遇等现实基础和制约因素,又要加快工业化,构建中部城市群经济增长带,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在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中全面实现中部经济崛起。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理论作为一种新型的区域发展理论,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崛起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湖南作为中部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崛起,可以利用产业集群这一方式.从产业集群的理论出发,湖南要实现经济崛起应做好以下工作:营造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加大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大政府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5.
湖北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在中部地区占有绝对优势,起着引领中部工业崛起的重要作用;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产业的竞争力也比较突出,是湖北率先实现中部崛起的支柱性产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三,  相似文献   

6.
申屠刚 《特区经济》2005,(11):201-202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发展,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胡锦涛同志强调,要鼓励各地区着重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产业。温家宝同志指出,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优势、综合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科技实力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有  相似文献   

7.
农业是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支柱,亦是新时期实现"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保障。文章立足于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与现状,分析了影响和制约中部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相关策略,以期对中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全面崛起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8.
根据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和产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投入能力、技术成果转化能力和产业产出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客观赋予的因子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分析并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河南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在高新技术产业投入能力上表现突出,高新技术产业产出能力上表现较弱。就中部六省而言,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排名第二,具有相对较强的竞争力,对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承接产业转移中安徽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安徽物流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支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文章从分析安徽物流业竞争力入手,提出了安徽物流业在承接产业转移进程中的发展战略选择及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0.
"孔雀东南飞","东部龙抬头"、"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当,当这些都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时候,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历史上曾代表"中国"本义,曾是繁荣象征的中部地区,反而成了"经济盆地"。在这拥有3.61亿人口的10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晋豫鄂皖湘赣的中部六省,承东启西,接南进北,构成中华神州的心腹。这里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但为什么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渐显落后,他们遭遇了怎样的发展瓶颈?今年年初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谈到2004年工作任务时称,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一时间,"中部崛起"成了与"西部大开发"、"振兴大东北"的"同日而语"。时将一年,"中部崛起"得怎么样?"中部崛起"的障碍还有哪些?为此,《中国经济周刊》分赴中部六省采访调研,从本期陆续推出《中部崛起》系列封面报道。本期推出最早提出在中部崛起,同时也是位于"中部盆底"的江西报道,是为开篇。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沿海地区的迅速发展、西部大开发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中部地区逐步与周边地区拉开差距,成了中国经济的"塌陷"地区.因此从中央到地方都出现了中部崛起的呼声.鉴于中部地区良好的农业优势、资源优势、人力优势以及工业基础优势.中部崛起必将成为现实,是历史的必然.鉴于中部承东启西、连南通北的特殊区位,它对中国经济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中部崛起对中国经济的平衡布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块状经济"是浙江特色和优势.基于产业技术创新视角,文章阐述了依靠产业技术创新推动浙江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紧迫性、必要性,并深入探究了其路径选择、技术基础,认为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是推动浙江"块状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和着力点,对研究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郭蕾 《改革与战略》2007,23(8):100-103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一体化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必然手段和务实选择。“郑汴一体化“已经具备良好的区域发展条件,培育“郑汴一体化“对于带动中原城市群和河南省发展,乃至中部地区崛起,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要推进“郑汴一体化“,必须搞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并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东湖高新区作为武汉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将以中部崛起和全国科技大会为契机,结合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制定和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快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抓住国际大公司产业和研发大规模转移的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相似文献   

15.
曹中秋 《特区经济》2009,242(3):206-207
本文应用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在地理区位、资源条件、文化底蕴、市场前景和产业基础等方面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了实现中原城市群崛起的一体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低成本分层扩张战略、东引西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文化中原"和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得中原者得天下",但在中国的经济地图上,河南却陷入了边缘化境地,呈现出"塌陷"的困境。中原兴,中部起,"中部崛起"不管是首先还是最终都必须"中原崛起",那么"中原崛起"面临着怎样的契机,存在着有哪些掣肘呢?  相似文献   

17.
安徽工业立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发展大势呼吁中部崛起,安徽省顺应形势,主张工业立省,奋力崛起.文章先从工业创造财富、"东向发展战略"、三次产业关系等角度论证安徽省工业立省的现实需要和战略意义.再重点从人力资本激励、资本集聚、工业园区建设等角度探讨安徽如何实现工业立省,奋力崛起.  相似文献   

18.
从外部环境来看,山西设计产业的发展机遇主要是:中部崛起的实施、转型跨越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级"综改试验区"的建立、文化强省战略的提出等,主要威胁是区域之间的激烈竞争;从内部条件来看,优势主要是较强的制造业基础,劣势主要是产业层次较低、人才不足等。在SWOT分析基础上,提出山西省设计产业发展的建议: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完善设计服务体系、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强配套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调查研究报告》2005,(191):1-22
加强能源、重要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加快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是中部崛起的婚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开放进入新时期之后的必然要求。中部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和制造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条件,但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立足现有基础,又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实现技术跨越。  相似文献   

20.
在"中部崛起"战略的指引下,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态势比较好,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要高度重视并深入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不断丰富就业指导教育的内涵;结合高校的专业设置和学科建设方向,积极加强和用人单位的联系,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深刻认识增强学生综合素质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根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