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苏南乡镇企业跨世纪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对于转变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已很少有人提出异议。在制约乡镇企业转变方式的诸多重大因素中,人力资本的短缺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一、人力资本与增长方式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乡镇企业家的才能有许多方面,但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开拓创新才能。没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是不可能成为乡镇企业家的。乡镇企业发展史,就是一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到高惊天动地的开拓创新史。当前,我们面临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以卖方市场为主向买方市场为主转变,企业制约监督机制由人制向法制转变,经济大起大落的发展向“稳中求进”、可持续发展转变,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上海大中型工业企业所组成的行业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非参数环境生产前沿方法研究能源、环境约束下的上海工业增长模式转变,研究结论表明:上海的真实GDP增长率在1997-2004年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2005年出现结构转折点,其后处于缓慢增长态势,近年来在能源、环境约束下,上海的真实工业GDP增长率水平向全国低值水平靠拢;从总体平均水平来看,上海工业效率近十余年来有所提高,尤其是对于具有高技术的行业和轻工业的效率有所提高,但是对于传统的重工业的效率在2006年都没有显著的提升;上海工业增长动力可划分为技术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和要素投入效应,因此在资源、环境约束下,转变工业增长方式是上海工业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  相似文献   

4.
一、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转向集约经营 乡镇工业是苏南模式的灵魂和主体,没有乡镇工业,也就没有苏南模式。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经济开放度的逐年提高,这种“创新”和“变动”变得更为激烈。从张家港市的实践看,苏南模式脱壳进化、再造新优势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首先,在发展思路和战略上,适时引导向集约经营转变。早在1985年,该市就提出了“三上一高”(上管理、上质量、上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发展思路。近年来,愿望更为强烈,从1992年之后,市委提出的工作思路几乎都围绕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个主题,先后有针对性地作出了“三抢一高”(抢发展机遇、抢投入产出、抢结构调整、提高经济效益)、“三攻一促”(攻龙头优势、攻产出效益、攻科技含量,促进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以及“开放带动、规模优势、以质取胜”战略等重大决策,促进了该市经济始终快速高效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地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受区位条件、要素资源存在状况与资源配置方式的约束。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率先发展与持续增长主要源于区位优势所具有的地区资源集聚效应和体制转轨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地区资源配置效应。  相似文献   

6.
一、“两个根本性的转变”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两个根本性的转变”,一个是经济体制;另一个是经济增长方式、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必然要求与之适应的经济增长方式要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粗放型”以资源相对丰富为条件,向生产的广度进军,追求数量扩张,忽视质量,其表现为高投入,低产出,经济运行质量低和效益差;“集约型”以资源相对稀缺为制约,向生产的深度进军,强调技术进步作用,其表现为低投入.高产出,经济运行质量高和效益好。一般在经济发展初期,其增长方式为“粗放型”,实现了工业化以后.经济发…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蒂是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改善,而金融体制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目前的"金融抑制"现状从多个方面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水平抑制了中国企业的创新,使生产效率提升受到影响,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家才能被埋没;国有银行的行政性放贷造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投资效率降低并挤占了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源,造成资源误配;大银行的规模歧视让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束缚,市场活力不足,市场的力量受到抑制;利率管制和金融产品的匮乏抑制了居民收入的提高,需求层次很难普遍提升,需求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难以发挥。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突出强调了要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经济学角度看,第一个转变是讲生产关系的调整,即经济体制的改革,这是一场对我国现代化进程具有决定意义的深刻变革,邓小平同志多次称之为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的“第二次革命”;后一个转变则是讲生产经营活动具体形式和方法的调整,即生产力诸要素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优化合成。两者紧密相联、互相促进、有机统一,经济体制的转变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相应转变又在支持、巩固着经济体制转变的成果,并使改革深化的成果反映到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上。 但在时下,也许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等概念早已耳熟能详,故关注的热点似乎仅集中在后一个转变上。如果仅是孤立地就“增长方式”来论其“转变”,作为一种系统的科学理性逻辑的方法就是显得很不够了。我们应当在热点面前保持清醒的改革意识,站在更高的视角内表及里,更深一步地理解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熊宁  朱捷 《经济地理》2005,25(6):864-867
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农业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文章建立农业增长方式模型,评估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状况。通过分析农业要素生产率、要素投入弹性系数和农业产出增长集约度的变化来证实资源配置的效率是农业增长的源泉。从资源配置的矛盾中分析农业发展的前景。从人口资源环境的视角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积极推进增长方式的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是实现“九五”和2010年奋斗目标的关键.现结合苏南地区现实情况,就乡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问题作一些探索.(一)乡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性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乡镇工业作为农民的一大创举,从萌发到现在已有三十多年的历程.八十年代前,乡镇工业的发展主要是靠量的扩张,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不仅解决了农村大量劳动力转移,缓解了短缺经济供给的不足,促进了农村、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也为今后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资本深化、资源约束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以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以及以一系列大规模生产工业的膨胀为特征的日益显现的动态规模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资本深化的工业企业的动态规模效益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内生制约因素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外生环境制约因素看,资源和能源约束最终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要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仅有赖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有赖于全社会对消费模式的调节,以及政治文化条件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发展乡镇企业是所谓“苏南模式”的核心.这是苏南人民结合本地实际,根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出一条解决农村工业化和农民奔小康的致富之路.但时至今日,被小平同志誉为“农村改革最大收获”的乡镇企业,却受到机制、竞争和肌体的三大冲击和挑战,加之受资金严重紧缺、贷款利率偏高、税赋加重、治污费用昂贵等制约,企业发展步履维艰.虽然,面对现实,苏南乡镇企业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如向技术密集型、经济规模型、市场外向型以及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方式等方面转变,然而,离“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如何使苏南乡镇企业继续发展,再展雄风?本文试就此加以论述,以就教于苏南经济界.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东亚经验与苏南实践──若干问题的理论思考孙振远(本所客座研究员)我国2000年和2010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是进行两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此,研究新兴工...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为实现今后十五年的奋斗目标,关键之一是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并强调:它与经济体制,从传统的单一的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而体制的转变,其实质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因此,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资源的配置指的是对经济资源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作出选择,以获得最佳效率的过程。资源的最优配置是捐资源必须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大丰县紧紧围绕扩大经济总量,全力培植规模优势,发挥优势效益,促进了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在培植规模优势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认清客观形势,增始发展意识,把培植规模优势作为乡镇工业发展的突破口。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们明显地感到乡镇工业过去那种小而全、多而散、低而同的结构已难以适应市场竞争风报的冲击。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资金、原料越来越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乡镇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客观上不允许我们再走过去那种小打小闹、遍地开花的发展路子。如果再将有限的资金、资源“杨柳水”大家洒,既吃不抱,吃不好,也出不了高效益。苏南、苏中等先进地区和我县多年发展乡镇工业的实践都证明,企业规模越大一效益越好,生命力越强。由此我们认识到只有抓庄时机,加速结构调整,加大投入力度,着力培植规模优势,才能求得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明确提出乡镇工业的发展总体思路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培植规模优势,逐步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速度型向速度效益型转变,  相似文献   

16.
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与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全要素生产率贡献度低,劳动力素质低,资本、资源与能源使用效率低.因而浙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取向,就是要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的要素积累型增长为主转向主要依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全要素生产率增进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应当是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通过制度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保障,推动技术进步、劳动力素质提高、资本使用效率提高与土地等自然资源能源使用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7.
张慧 《时代经贸》2013,(18):32-33
1.前言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通过结构转变与体制转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这是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通过经济转型来实现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经济转型指的是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包括发展模式、发展要素、发展路径等转变,通过结构转变与体制转轨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推进经济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从而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快速的发展。这是市场经济体制趋于完善,现存经济制度向更合理、更完善经济制度转型的过程。通过经济转型来实现国民经济体制和结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按照罗斯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六阶段划分,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伴随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总的趋势是由二元向一元转变的,这种转变是以工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人口素质不断提高为标志的。根据内生增长理论,在要素数量有限的条件下,技术内生性可以保证经济的不断增长,从而摆脱了古典经济学所谓的经济增长要素约束论。目前,以新经济增  相似文献   

20.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粗放型增长方式是通过各种要素(人力要素、物质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消耗实现产出的增加和经济的增长,在这种方式下,要素的利用效率较低,因而只有在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要素充裕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增长。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和发展机制,将是调整我国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动力,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成为管理创新的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