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经济评论》2009,(42):19-22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10月8日】就在今年,许多中国问题观察家曾告诫说,中国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不足以让中国经济免于陷入严重的衰退。如今,他们又匆匆下了结论,转而担心过于宽松的政策造成中国股价和房价出现巨大的泡沫。  相似文献   

2.
【英国《金融时报》4月27日】中国经济新三驾马车是车市、股市与楼市。政府不仅出台了经济刺激方案,还给予了减税等鼓励消费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海外经济评论》2009,(47):12-15
【瑞士瑞银集团2009年9月】概览 自从中国在10个月前宣布了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以来,财政资金迅速下达,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整体国内经济活动已经开始强劲复苏。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再来考察一下关于中国经济刺激的一些问题和担忧了。政府经济刺激的规模到底有多大、有多少已经下达?刺激政策资金下发的速度放缓会导致经济增长急剧放缓吗?经济刺激政策能持续多久、其效果何时开始减弱?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以及中国独特的经济结构,使得经济在回暖的同时难以摆脱通胀之忧。  相似文献   

5.
任丽倩 《发展》2012,(9):59-59
该怎么刺激经济呢?经济刺激的鼻祖凯恩斯说,挖个坑再请人填上就可以刺激经济。这样让人觉得经济学家真没什么用,因为刺激经济原来如此简单。但其实刺激经济并不是简单挖个坑而巳。  相似文献   

6.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3日]就在中国经济对政府的强力刺激政策做出积极反应,呈现好转迹象之际,市场上再次出现“新刺激计划”传言,有报道说国务院常务会议将在15日讨论是否推出新的经济刺激计划。  相似文献   

7.
新年伊始.为防止经济陷入深度衰退,世界各国都把刺激经济增长作为重中之重,全球新一轮财政扩张已渐次拉开大幕。在欧洲,德国近日酝酿推出的第二套经济刺激方案,在今明两年向经济注入最高达500亿欧元(合680亿美元)资金。有消息称,英国和法国政府也在酝酿新一轮的经济刺激措施。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最近表示,欧洲不应该排除扩大其去年11月26日出台的一项总额为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措施的规模。  相似文献   

8.
温总理在最近欧洲之行的演讲中提到,中国有近2万亿的外汇储备,我们可以动用外汇储备刺激经济。但是总理也说到,外汇储备只能用在国外。那么外汇储备如何刺激中国的经济增长呢?总理的话不是有矛盾了吗?  相似文献   

9.
傅勇 《环球财经》2009,(4):38-39
中国选择的首先是救经济,而不是简单地救机构或者市场。美国的刺激方案可能更适用于中国.而中国的刺激方案更适用于姜国。  相似文献   

10.
王瑞 《辽宁经济》2006,(1):65-65
一、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是间接的 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是以直接的方式带来的。曾经热衷一时的教育产业化就大力倡导通过发展教育产业来刺激经济.该观点认为教育会对经济发展产生直接的作用。教育产业化的提法开始于亚洲金融危机.在危机刚刚过去的1998年.中国周边国家经济总量大幅篓缩,中国经济靠外贸拉动的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刺激内需成为发展经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英国《金融时报》6月13日】我同意马丁·沃尔夫(Martin Wolf)政策建议的核心内容:中国应允许人民币升值并采取政策手段刺激内需,而不是压低人民币汇率,用政策来限制内需。世界银行(World Bank)最新的季度报告显示,第一季度中国出口净值在经济增长中占到3%以上。只要净出口占经济增长的比例保持在如此高的水平,刺激内需就会面临出现真正经济过热的风险,因此汇率调整似乎是进行更广泛调整的必要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语录经典     
《宁波经济》2009,(3):9-9
中国有财力支撑经济刺激计划。——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访问德国时透露,德国总理默克尔特别关心中国是否有足够的财力,支撑庞大的刺激经济计划。温家宝指出,政府推出的一揽子刺激经济计划是下了大决心要实现的,今年的资金已经下达,由于前五年连续减少赤字和债务,因此中国有能力承担。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央“4万亿”投入方向逐步明确,这项中国近10年来最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那么,该计划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将会如何呢?  相似文献   

14.
【英国《金融时报》11月9日】2009年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人感觉有些意外,在出口下降近20%的情况下,GDP的增长速度能够保持在8%以上的水平,这主要得益于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截至到9月份,投资增长速度同比超过30%),而投资增长不仅受益于中央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更重要的是信贷的超常规增长,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商业银行的信贷。  相似文献   

15.
全球流动的资金已于去年年中,按序流向亚洲。一个月之间,英国加息两次及澳新连续加息,可见这些国家已不再需要刺激经济,即使美国及中国仍未加息,但相信政府需要刺激经济的政策已慢慢减弱,相当多的资金便转移至落后的地区、股份、行业以及币值上。  相似文献   

16.
【美国之音5月14日】中国官方公布的最新经济数字显示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正在加快。但是有意见认为,在政府主导的经济刺激计划结束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仍有赖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经济信息》2009,(6):16-16
近日,世界知名投资人罗杰斯表示,单靠中国的经济刺激方案,世界经济“仍无法走出泥潭”,而全球经济的衰退在短期内也不会结束。他说,“中国解决不了世界的问题。中国是一个极佳且增长的经济体,但无法带领全球走出泥潭。”  相似文献   

18.
李萌 《西部论丛》2009,(8):30-32
中国刺激经济的举措意犹未尽,近期政策面再次强调将继续执行宽松货币政策。这将增加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并降低未来经济掉头向下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开始出台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政策,到目前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过,在持续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下,中国的国民经济固然开始企稳回升,但另一个潜在的风险不能不引起决策层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那就是经济出现“滞胀”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因此,现在应该对经济滞胀的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努力做到未雨绸缪,以免国民经济陷入更为困难和被动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日前,事誉学界内外的著名财政学者、天津财经大学李炜光教授受邀到西安讲学,本刊特邀姚轩鸽先生就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等问题对李炜光教授进行了专访。李炜光教授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总体遭遇的负面压力尚未完全解除,第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属于巨大的投资冲动类型的政策,对促进就业的作用并不大,因此,第二轮经济刺激计划应该把着力点放在保就业上,并通过全面优化经济要素,促进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