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规律的探索成果主要包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逻辑起点,认清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内的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前提,尊重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根本要求,在回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探索相关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活的灵魂,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条件,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智慧源泉,借鉴国际经验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外部条件,与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大众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辩证要求.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命题。这一命题的提出,是党的又一个重要理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当代意义。把握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内涵,理清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关系,明确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要求以及认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意义,对于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课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的指导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核心,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三者中起到主体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4.
米洁 《科学决策》2021,(2):92-93
我国在开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过程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要求,宣布接下来的任务是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为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帮助。因此,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发展,让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在中国和世界发展开来。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永恒命题,没有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也就没有中国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三个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从价值维度的角度看,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具有三重价值:提升人类价值追求、破解社会发展的价值困境和推动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马克思时代化的三个对策:必须彰显主体性价值、凸显时代的批判性精神、牢牢掌握话语权等。只有这样,才能在推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过程中"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恩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的历史。文章从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的角色体现和角色实现来阐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何以可能、如何可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典 《科学决策》2021,(4):154-155
从当前社会发展来看,我们的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我们也需要对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大众化都是人们较为熟知的热门议题,对于这两个问题,相关的研究数不胜数.而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则鲜有人问津.只重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而忽略对其时代性的研究,会导致我们无法用全面客观的眼光审视我们国家当前发展中的缺陷和不足,从而走上固步自封的道路.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我们推荐阅读该书的逻辑起点.从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实际出发,当前对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相关研究还有很多的不足.当前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呈现除了数量少,研究层次低以及研究时间较晚三个方面的缺陷.另一方面,也从侧面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理论研究难度之高.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这一议题不仅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更重要的是能够为我们国家当前的治理提供一些独到的思路.陶文昭所著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基本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一书的意义正在于此.一方面,填补了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研究空白,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另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加透彻的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内涵,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提供指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第一次被提出来的。十八大以来,我党一直重申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重要性。当前,中国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新时代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深刻反映、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新常态的发展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的深化。在新时期,只有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紧密联系起来,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文章主要从理论层面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价值体现以及实践内涵进行了简要阐述,然后探究实践策略,以期通过此次理论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实现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不同阶段的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促进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首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中国时代化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理论传承和时代创新,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的治国理政的工作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彰显出中国时代化特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更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着能动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景  朱仁伟 《魅力中国》2010,(23):111-111
马克思主义作为历史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马克思主义本身拥有的与时俱进的时代特性,为解决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局限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在时代性的基础之上必须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进程,用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的贡献分别进行了阐述。认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科学评价毛泽东思想,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指出改革开放的具体方向、目标和路径;他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提出新的时代主题,实现国家工作重心转移,确立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他对马克思主义大...  相似文献   

13.
赵凤平 《东北之窗》2012,(15):30-31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基本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发展、时代的特征紧密结合起来,以其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使之能够顺应时代潮流、适合时代需要、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时代精神、揭示时代主题、回答时代课题,形成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进步和发展、富有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并发挥其引领时代潮流、指导时代发展的理论功能,以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推动时代的进步。  相似文献   

14.
杨丽娜 《理论观察》2023,(12):23-27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从“一个行”到“两个行”,是百年大党理论创新的生动展现,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推进理论创新的优秀品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它坚持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在新的历史时期科学地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为各国破解众多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难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还用实践向世界证明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展现出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及内涵,回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路径。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全面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6.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具体实际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17.
文章探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推进途径:首先要准确把握时代特征,顺应时代潮流;其次要切实把握和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再次是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周毅 《魅力中国》2011,(14):132-132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更新发展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不断变化的时代问题;而我国的马克思主义道路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价值理念、理论方法、理论成果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时代发展而进步,同时不断完善、丰富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王雪 《黑河学刊》2014,(1):61-63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构成要素包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体以及中国具体实际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各要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在介绍《论语》中关于人性表述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人性论的基本观点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能够对《论语》中人性表述加深认识,作出新的阐释,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