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某些情形下,审计风险并非始终随着审计证据的引入而降低.管理层和审计师的舞弊博弈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重大错报风险与审计证据的不规则关系出现于管理层有强烈的舞弊激励、管理层的舞弊行为被揭露所遭受的惩罚不严厉以及审计师收集证据的信息含量较低或具有误导性等情形;在舞弊博弈中,检查风险始终随着审计证据的引入而增大的基本动因在于管理层和审计师博弈过程中战略的互相影响;审计师法律责任比率通过影响重大错报风险的大小来影响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变动关系;在特定条件下职业谨慎对于重大错报风险、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之间的不规则关系具有"放大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晓霞 《电子财会》2006,(10):31-34
会计舞弊分为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管理层故意通过重大误导性的财务报告来伤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舞弊行为),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主要是由管理层会计舞弊引发的,管理层舞弊是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重大错报的高风险审计领域,故本文所指的会计舞弊即指管理层会计舞弊。  相似文献   

3.
源自舞弊的重大错报风险是审计风险的最大来源,舞弊的隐蔽性、复杂性和审计的固有限制,已导致大量审计失败,注册会计师对舞弊审计责任界定为合理保证,是财务审计目标的必然选择。对舞弊采用风险导向、职业怀疑等等与常规审计有所不同的应对措施,能有效地应对会计舞弊带来的审计风险。  相似文献   

4.
黎四龙 《会计之友》2008,(22):43-45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执业准则)于2006年发布,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首次导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和舞弊三角形理论,期望能指导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现状,本文尝试阐述了原有审计模式的理论缺陷,对新执业准则下管理层舞弊识别的理论作了诠释,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舞弊风险因素分析,以期对我国开展舞弊审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以下简称新执业准则)于2006年发布,全面引入了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首次导入了重大错报风险概念和舞弊三角形理论,期望能指导注册会计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及应对。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舞弊现状,本文尝试阐述了原有审计模式的理论缺陷,对新执业准则下管理层舞弊识别的理论作了诠释,并结合我国实际进行了舞弊风险因素分析,以期对我国开展舞弊审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曹丽 《财会月刊》2007,(9):45-47
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入手,分析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而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结合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优点,最贴近审计的目标,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发现,审计人员在运用风险期望模型进行舞弊风险评估时,其行为模式与展望理论相符;但被审计单位在实际舞弊决策中的行为模式却不符合展望理论,这种差异导致审计人员对舞弊风险存在总体高估的倾向。同时,在面对具有不同影响水平的舞弊风险时,审计人员对风险几率的高估程度不同,进一步高估了影响较低的舞弊风险期望值,并将过多审计资源投入实际风险较低的项目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现有审计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构想,以应对管理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现有审计模式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立上市公司管理舞弊导向审计模式的构想,以应对管理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  相似文献   

10.
管理舞弊审计策略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美国舞弊审计准则、新的国际审计风险准则研究成果,试图从管理层“中性”假设变更、舞弊风险评估及舞弊审计程序三方面描述管理舞弊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审计报告改革后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财务舞弊视角探讨审计师如何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其察觉的重大错报风险。研究发现,对于存在舞弊迹象的公司,审计师在关键审计事项部分披露的事项种类更多、风险主题和差异化内容更丰富。进一步研究发现,若公司当年存在财务舞弊,其下一年经营风险和重大错报风险更高、审计师被牵连至监管处罚或法律诉讼的可能性更大;财务舞弊对审计师披露关键审计事项的影响主要存在于审计师经验丰富或投入审计资源较多的公司中。  相似文献   

12.
新颁布《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指出:“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第四条指出:“财务报表的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所致,舞弊和错误的区别在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行为是故意行为还是非故意行为。  相似文献   

13.
阮滢 《财会月刊》2011,(6):81-83
本文以两种审计模式下舞弊审计策略对比研究为载体,在描述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传统舞弊审计策略的基础上,提出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舞弊审计策略是以侦查管理舞弊风险为先导、辅以证实性程序,涵盖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的内容,从而改进传统舞弊审计策略。  相似文献   

14.
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政策制定阶段: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 在国企改革中,国家审计通过实行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对国企改革政策的制定、执行、结果可能存在的不同风险进行评估,从而突破单纯的事后审计的传统方式,转移到事前、事中审计上来,尤其对政府的重大国企改革政策、重点国有投资项目等实行事前审计监督。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是由于在国企改革过程中公司造假、管理舞弊等行为盛行,为了提高审计质量而产生的以评估审计风险为主的新的审计模式。政策预期风险导向审计不仅研究企业的会计控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其他控制也加以研究,也就是说风险导向审计更重视固有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障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芳 《审计月刊》2005,(11):6-7
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风险职业判断, 评价被审计单位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这种审计模式就是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一、与账项导向审计模式和制度导向审计模式相比,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特点 1.责任前移,重心前移。账项导向审计的重心在详细检查,有一定的滞后性;制度导向审计的重心转移到控制风险, 因此可以说向前迈进了一步;而风险导向审计则再次将重心前移,从而移至重大错报风险。现代公司治理的缺失以及管理层舞弊是审计风险的主要来源,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产生入手,分析了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而重大错报风险导向审计结合了经营风险导向审计和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的优点,最贴近审计的目标,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到国内的审计专家黄世忠、陈建明合写的一篇文章,题目是《美国财务舞弊症结探究》,文章认为,导致“五大”审计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五大”审计模式的改变有关。该文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五大”(可惜现在已经只剩“四大”了)特别在安达信的审计模式已经由制度基础模式逐步发展成为风险审计模式,这种审计模式的嬗变,实质上是审计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它改变的决不仅仅是审计方法,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的审计理念,并有可能使审计由一门高尚职业(其精髓由专业判断和公众责任组成)沦为一种惟利是图的生意(其核心是风险与报酬的权衡与抉择)。  相似文献   

18.
舞弊是一种故意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它以诱使他人丧失有价值的财物或法定权利为目的。舞弊是一种广义上的法律概念,社会审计并不对公司管理层是否发生舞弊行为做出法律判断。然而,众多的审计失败案,正是由于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重大错报、漏报的舞弊行为。与错误不同,舞弊行为通常含有蓄意掩饰事实的成分,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审计目标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受托经济责任的重大变化。随着经济案例的增多,舞弊成为当前导向审计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本文重点分析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舞弊审计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风险导向审计(riskoriented audit approach)是以战略观和系统观思想指导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和整个审计流程,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整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我国独立审计准则从开始就一直借鉴国际惯例,风险导向审计方法作为一种我国未来审计模式发展方向,更有必要加深对其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