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凌云 《浙江经济》2014,(12):56-57
不断推陈出新的理财产品是近年来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重要形式,也是当前金融改革浪潮下商业银行转换经营模式思路的实践。银行在以客户财富保值增值为目的开展业务的同时,也为自己拓展了收益的渠道。要对种类繁多创新不断的理财产品进行监管绝非易事,然而事实上针对创新产品的监管自其产生之初便从未停止,甚至一度呈现出创新超越监管、监管规制创新类似猫鼠游戏的局面。整理梳理数量众多的监管文件,从中分析监管机构的监管思路对于银行理财产品进一步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个人财产保值增值的需求空前高涨。在居民的强烈投资意愿推动下,商业银行进发出极大的理财激情。2007年商业银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1302只,外币理财产品1760只,无论是中资银行还是外资银行,无论是大银行还是中小银行,纷纷推出种类繁多的理财产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产品并非如预期的那样“低风险、高收益”,各家银行报出的“零收益门”事件,严重动摇了人们对个人理财的信心,使得个人理财这一新兴的市场的发展受到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丁超 《中国经贸》2011,(10):129-129
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产品现状概述,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运作模式原理,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金融市场形势尝试地提出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从而进一步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模式体系,达到提升理财市场效率的基本目的,并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增加,居民理财意识日益增长。商业银行作为资金中介,是理财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从传统的基金、债券、金融证券及保险类产品,发展到结构性存款,目前已发展成为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和非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格局。  相似文献   

5.
罗建梅 《中国经贸》2013,(22):110-111
自2005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业务重要性逐渐凸显,银行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增加了普通居民的投资途径,另一方面也为银行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但在理财产品繁荣的背后也隐藏着不小的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对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从业者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步走向了市场经济的商业化路线之后,个人理财产品品种越来越丰富,而市场规模也有快速增长之势,客户大量增加,个人理财产品在某个层面上成为了商业银行呈现自身竞争能力的产品,但是随着其在商业银行中的重要性增强,问题也就越来越明显,风险问题困扰商业银行,投资者的基本利益应该如何保障呢?风险的防范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呢?本文尝试探讨对策。  相似文献   

7.
陈晓燕 《中国经贸》2012,(14):101-102
2011年CPI的持续上涨和央行对信贷投放的紧缩推动了票据市场融资利率的一路走高,促使票据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力推、投资者青睐的理财品种。但由于传统票据理财产品基本采用的是票据资产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模式,其受银信合作监管政策影响发行低迷,商业银行转而采用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开展票据理财业务。由于自身独特的优势.票据受益权转让模式理财产品成为商业银行经营票据理财业务的一种新模式;但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及监管层面考虑,商业银行开展票据受益权理财产品面临着自身操作风险和政策性风险,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该新模式的规范发展,以帮助商业银行更好地开展票据理财业务。  相似文献   

8.
郭勋 《中国经贸》2014,(20):157-157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发展十分迅速,银行机构理财产品种类日趋丰富,规模不断上升,网络化销售趋势明显,但随之产生的银行内控制度不完善、监管不足及洗钱风险日益凸显。本文从反洗钱风险角度分析银行理财产品,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马杰 《北方经济》2012,(12):81-81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盲目性和恶性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隐患。如何完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售后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风险的管理水平,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创新能力也显著提高。近年来,我国各商业银行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创设与金融产品创新相关的机构,不断推出许多具有特色的创新性金融产品。但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也使得我国商业银行发展面临较大挑战。互联网金融具有小、快、灵等特点,成为当前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不可忽视的竞争对手。对此,为促进中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合理控制中小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中面临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吴遐 《沪港经济》2009,(3):44-45
据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统计,2008年前10个月.商业银行共发行个人理财产品3700余只,高于2007年全年的发行数量。而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的上半年,商业银行发行个人理财产品募集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7年今年的1.5倍,超过了同期由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发行的个人理财产品以及公募基金募集资金的总和。 无疑,银行系已经成为了理财产品市场上的大户。  相似文献   

12.
史萍 《改革与战略》2008,24(11):101-103
个人金融产品的竞争成为当前各家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主要方式。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着全国性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的竞争及自身主要靠单一城市经营,力量薄弱的现状。城商行在个人金融产品经营上主要存在信用卡业务发展缓慢,理财产品种类少,为中高端客户服务能力弱等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在内部加强服务基础建设的同时,在全国组建城商行同业协会及业务外包。  相似文献   

13.
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发展现状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可分为理财顾问服务与综合理财服务两大类。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的个人理财基本业务.一是外汇理财产品.二是人民币理财产品。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历程较短。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萌芽阶段;从21世纪初到2005年.是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形成时期。  相似文献   

14.
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自主定价等优势.目前,金融理财产品创新中存在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化、使用不灵活等问题.推动商业银行金融理财产品发展需要采取完善创新体制、树立银行自身和理财产品的品牌形象、拓宽理财产品的购买渠道、组合产品创新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银行理财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商业银行要强化银行理财产品分析,加强人力资源储备,加强金融产品创新能力和市场反应能力,以增强其竞争能力。本文阐述了银行理财市场定位、产品和风险管理,并探讨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裴方 《中国经贸》2010,(2):147-148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个人理财变得越来越了解、越来越重视,个人理财业务是各商业银行极力争夺的市场。各商业银行不断推出理财产品,并在品牌建立、产品设计、个性化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文中分析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探讨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启峰 《北方经济》2011,(20):76-77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占我国居民个人金融资产的比重不断加大,改善了商业银行收入结构,节约了商业银行有限的资本。但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不透明,跨市场、跨行业发展,监管漏洞难以避免,客观上对冲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如果不加以规范,容易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本文建议顺应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趋势,加强管理,促进银行理财产品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理财观念也逐步增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近一年,理财产品的销售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火暴局面,银行推出理财产品的数量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但伴随着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一些关于理财产品的问题也日显突出,不时还出现一些银行在短期理财产品中涉嫌违规的问题.本文对银行理财产品出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龙军 《中国集体经济》2013,(13):100-101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市场经济改革不断深化,使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就目前而言.传统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发展模式已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为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要谋求新的发展路径。本文在概述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最佳发展路径,旨在说明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发展的重要性.以期为新时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阳  王春 《特区经济》2014,(4):110-112
理财产品在当前商业银行传统业务难度日益加大的背景下日益成为各大商业银行重视的重要利润增长点。理财产品的创新和营销与投资者的需求密切相关,投资者风险偏好与可接受理财起点、投资动机与期望投资期限、接受理财产品信息的途径及银行优势吸引力等投资者行为偏好都应当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对以上因素的分析,从明确市场定位、强化服务品牌与创新销售渠道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