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4 毫秒
1.
谷俊玲 《魅力中国》2014,(26):128-128
要有效地改革小学语文教学,真正达到课文教学的预期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断探究,积极进取,不断完善教学改革,使小学教育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吴绍红 《魅力中国》2009,(29):41-41
目前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古诗篇目,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从小了解古诗这已在我国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的文学形式,从而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灵活有效的授课。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四不要"  相似文献   

3.
周健 《黑河学刊》2011,(3):107-108
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名家名篇,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统一起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的修养和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4.
梁孔平 《魅力中国》2014,(4):153-153
小学语文教育是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佳作,涉及古今中外。文章立意美、塑造的形象美、抒发的情感美、表达的语言美、方法美、层次结构美等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审美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王昭 《魅力中国》2013,(20):134-134
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材可谓“大变脸”,在结构和篇目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必修一的《陈情表》却是一篇“旧”文章,以往上课采用的是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改变了一些做法,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陈情表》是一篇文言文,它以其悲恻动人的“情”和周密详尽的“理”阐释着中华传统美德中所谓的“孝”道。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陈情技巧以及正确认识并发扬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道和历史、现代意义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在授课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以诵读为手段,分几个步骤完成教学任务。(一)根据新课标要求及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让学生自读课文,包括三点:  相似文献   

6.
李春凤 《西部大开发》2011,(12):106-106
随着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章很多,但很少有具体针对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本文试图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和自身的教学实际,在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创意。通过这些小小的创意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使教学的重点再现,难度降低。为实现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目标,落实新时期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雪东 《魅力中国》2014,(17):141-141
一直以来,国家教材被教师认为是最基本的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我们过多关注在语文教材上,忽略了很多有用的课程资源。把语文狭隘地定位为“惟材而走”,同样也忽略了小学语文生活化,导致了小学语文教学缺乏生机和活力。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广大一线教师积极挖掘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乔安民 《魅力中国》2010,(31):35-35
小学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各科教学实现的。而语文学科课时最多,在教学计划中的位置最为突出。所以,小学语文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的开始,都是从学生的语文学习起步。学生的语文水平常常是学生素质水平的体现。语文学科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卢丽霞 《魅力中国》2014,(4):189-189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写字教学在小学低段学生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重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独立识字能力以及写字习惯,对于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满足小学语文教学需求。  相似文献   

10.
《琵琶行》是高教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必读课文。本文主要从教材、学情、教法、教学过程、板书五个方面来说如何分析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的,重点从学情方面设计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该文在通过对中国语文教材发展史和国外母语教材的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了语文教材中课文的的编选构想。  相似文献   

12.
杨伟朝 《魅力中国》2010,(15):71-71
语文包含着生活中的知识,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美的陶冶寓于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王秋红 《魅力中国》2013,(10):140-140
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和初中语文教学在教材选取和教学方法上都存在着差异,为避免教学的脱节,教师就要做好教学的衔接工作。本文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学习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的有效策略。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育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并改进教学方法,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实践,切实增强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国才 《魅力中国》2013,(32):202-202
语文教学必须根据语文教学特点和教材特点进行思想教育,实现教书与育人的统一,智育与德育的统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传统美德施与潜移默化之中,让传统美德在语文课堂闪光。让学生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现如今,感恩教育已成为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我们看到教师的崭新课例时,总有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些东西好是好,就是太理想化了,太超前了,在目前是无法实现的,我带领学生搞研究性学习,对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和作文,在教学时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则可以提高语文阅读和作文水平,在提高语文阅读方面.  相似文献   

16.
王海峰 《魅力中国》2009,(12):60-60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如童话《乌鸦喝水》《小母鸡种稻子》《丑小鸭》《小鸭子回家》等,故事《这个规矩不能有》《女娲补天》《狼牙山五壮士》等;还有一  相似文献   

17.
杨伟超 《魅力中国》2010,(12):133-133
语文包含着生活中的知识,蕴含着人生的真谛。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都是名家名作,语言优美,内容丰富,美的陶冶寓于语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姜西荣 《西部大开发》2010,(9):40-40,68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语充分说明爱美是人的天性。追求美也是人们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一种需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和领悟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我觉得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主动渗透美育。通过各种方法和教学手段让课文中的形象活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学生对祖国壮丽山川景物和人物的美好品质由衷赞叹,对美好纯洁的事物有所追求,对丑恶、腐朽的势力进行揭露和鞭挞。用语文教材中关的因素教育学生,使他们学会在生活中感受美、欣赏美,进而在生活中创造美,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他们成为既会感悟美,又会创造美的新时代小公民。  相似文献   

19.
崔秋菊 《魅力中国》2014,(7):215-215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语文新课标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语言学科的学习是一个十分枯燎的过程,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学生。很难激发起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质量也会很低。通过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的语文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授课模式中学生对课堂的厌恶,最大程度的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样就会有效的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本文首先阐述了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进而又分析了在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最后.文章提出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应用思路和方法.旨在加深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切实提高课堂质量。  相似文献   

20.
邵翠云 《魅力中国》2011,(8):143-143
在小学语文教与学的过程中,只有切实达到教授最优化和学习最优化的有机结合,做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和谐统一,才能在不加重师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