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国金融实践的发展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准入、退出的监管并不总是有效的。中央银行执行金融监管职能过程中存在着监管误区--监管的滞后、监管的宽容及作为最后贷款人导致的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因此,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有必要重新审视中央银行的监管行为以及在金融监管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冷冰  李秀松 《金融研究》1994,(11):71-72
完善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机制的现实选择冷冰,李秀松结合我国的金融监管现状和发展趋向,并注意吸收国际金融监管的经验,要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重心在于建立与健全层次分明的三级监督管理机制。(一)严格把关,重视对新设金融机构和金融工具的监管。1.加强对机...  相似文献   

3.
《金融纵横》2001,(7):47-51
人民银行从1984年开始独立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从无到有,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稳健运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作为基层央行的泰州辖内两级人民银行切实履行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不断探索金融监管的有效途径,通过完善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对金融业的现行监管体系,是由中央银行的政府监管、金融业的自我监控以及社会中介机构监督三部分组成。在三个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中,中央银行是金融监管的主体,金融组织的自我监控是金融监管的基础,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是金融监管的补充。因此,建立科学、完善的现...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模式正变为以非现场监管为主要形式。要健全中央银行微机网络,强化超前监管意识,统一完善金融机构业务核算系统,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建立信息安全体系。  相似文献   

6.
有效率的金融监管是以金融监管体系完整、监管依据充分和监管手段先进为基础,以金融政策传导的有序、畅通和统一为关键,防止金融体系的自然垄断、外部效应和信息不对称性,结合国际、国内金融监管形式及新的监管理念、构建我国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体制的总体思路,我们可以构建包括人民银行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内部治理体系、金融行业自律体系、社会联合监管防范体系四个层次的我国现代金融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完善能够提高金融监管效率的客观栽体,尽可能地通过科学手段解决金融体系的“市场失灵”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央银行两个职能的转变,金融监管已经摆上了中央银行的重要位置.并逐渐形成了“大监管”的格局。然而当前金融监管仍然存在两个突出的问题:一是效果问题;二是效率问题。效果问题主要反映在金融监管的质量不很高,法律含量低,金融违规的现象时有发生,金融风险尚未得到有效的治理。效率问题主要反映在中央银行开展金融监管的频次很高,重复较多,各监管部门在相同或相近的时空对同一客体实施相同或相近内容稽核检查。针对上述情况,当前改善中央银行监管除完善金融市场机制、增强法律意识和提高人员素质外,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三个问…  相似文献   

8.
我国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已经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中央银行专司货币政策运作和金融宏观调控职能,中国银监会专司对银行业的监管职能,这样做无疑会提升货币政策和银行监管的专业化水平。为进一步完善银行业监管体系,努力提高金融监管水平,改进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有必要建立银行业监管三大措施之一的事后补救性措施,即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关于完善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是指在加入WTO的新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以一系列综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形成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本文指出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和不足,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提出了三条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正式建立中央银行监管体制已历经十六个年头。经过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央银行的组织体系、宏观调控体系、金融监管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金融监管的目标、原则、方式、手段也日见明确和改进,金融风险得到了较为有力的防范。然而,  相似文献   

11.
蒋珊 《中国外资》2014,(6):35-35
所谓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我国金鬲虫监管体系存在监管机构协调性差、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备、监管的有效性不强、分业监管模式存在弊端、金融机构自律监管不足等问题,应该建立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改进监管方式,完善金融市场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通常认为,银行监管从中央银行分离之后,中央银行就不再具有金融监管职权。实际上,这是对中央银行职能转换的一个误解。现阶段,我国的中央银行依然保留适当的金融监管职权,为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而服务。  相似文献   

13.
提高金融监管效率,是建立有效金融监管体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首先运用经济学理论对金融监管效率的涵义进行解析,进而采取定性与定量两方面的效率衡量标准,对我国中央银行监管效率问题作了分析,并对提高监管效率的途径和手段作了简略设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央行金融监管到位程度、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央行威信和权威的树立,关系到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 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5.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组建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决议。中国人民银行剥离金融监管职能,成立专门行使银行业监管的银监会,从而完成了我国金融业三类监管,四次分离的改革过程,这是完善我国中央银行制度,强化金融监管的重大改革决策,必将对我国金融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赵杰  孙培宽 《济南金融》2002,(10):19-20
随着经济金融国际化的不断发展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如何做好金融监管工作,是摆在中央银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和完善以中央银行依法监管为基础的金融监管机制等五种机制来完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以达到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人民银行体制改革后,初步形成了以分行、中心支行、县支付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级分行及其分支机构的金融监管框架。从近年来金融监管运行实践看,新的金融监管体制在强化监管、防范、处置金融风险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随着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化,特别是中国入世后金融对外开放进行的加快,对中央银行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适应金融发展需要,中央银行监管部门应从以下几方面完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一级分行金融风险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中,最为突出的是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 1.分业监管造成监管盲区.一是按照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原则建立的中央银行金融监管和证监委、保监委体系,使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初步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虽然有利于监管机关集中精力对各自负责的对象进行监管,但工作中各自为战,条块分割,往往使监管出现真空,需要跨业监管时三部门间的工作协调难,造成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作用空间的缩小.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分业监管协调合作的制度安排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我国目前的分业监管体制下,加强金融监管的协调合作有其现实必要性.我国的分业监管协调合作应该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制度安排,需要从加强金融监管机构与中央银行的协调合作、加强金融监管机构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合作等三方面来完善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20.
吉明波  郝冬莉 《山西金融》2002,(1):65-66,58
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担负着对我国金融业实施监管的主要职责,中国人民银行的地市中心支行和县区支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派出机构,是我国的基层央行,更直接地担负着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并且还是直接操作者。作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中重要环节的会计监管是银行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