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违规成本与违规收益金融监管低效原因分析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徐诺金现代微观经济学的研究表明,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的经济利益主体,其行为决策准则就是在成本最小化约束下,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由于金融企业和其他工商企业一样,也是通过向社会提供金融商品获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企业合规的视角,探讨了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企业金融化会导致企业违规行为增加,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其违规行为越多.进一步考察金融资产的期限结构发现,相比短期金融资产,企业对长期金融资产的持有对其违规行为的增加作用越大,表明企业金融化对其违规行...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总行和省分行相继制定下发了《员工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违规积分管理规定(试行)》《违规积分管理规定实施细则》,从制度和管理层面进一步统一和明确了对各种违规行为的具体处罚标准,加大了违规处罚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征税人视角论我国税收流失的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征税人违规导致税收收入的减少是一种严重的税收流失现象,违规收益、对征税人违规行为的查获概率、对违规行为的处罚程度、征税人的薪金是税收流失是否发生的影响因素.征税人执法犯法的收益与成本之比的关键因素是违法行为被发现的概率,为此本文提出治理对策:依法征税是基于征税人视角治理税收流失的根本;强化征管,提高查获概率和惩罚力度;提高素质,增强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严重危害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股票期权激励作为现代公司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否发挥减少企业违规行为的作用有待研究。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实证发现:股票期权激励有助于减少企业违规行为。降低盈余管理和提高内部控制质量是股票期权激励减少企业违规行为的潜在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股票期权激励对企业违规行为的影响在未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企业、审计质量较低的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期权激励对非经营类违规和一般类违规的治理效果更加显著,较长的行权期限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有助于股票期权激励治理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陈佳 《会计师》2014,(4X):33-34
本文通过搜集2010年—2011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分析证券市场中的违规行为、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其市场反应。结果发现,证券市场中的违规行为以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和利用非法账户买卖证券股票为主,处罚方式以警告和罚款为主;在处罚公告公布后较短时窗内,违规样本的每日平均超额收益和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7.
《会计师》2014,(8)
本文通过搜集2010年—2011年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分析证券市场中的违规行为、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其市场反应。结果发现,证券市场中的违规行为以内幕交易、信息披露违规和利用非法账户买卖证券股票为主,处罚方式以警告和罚款为主;在处罚公告公布后较短时窗内,违规样本的每日平均超额收益和累计平均超额收益显著为负。  相似文献   

8.
近日,财政部以部长令形式发布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并自2006年9月10日起实施。《办法》明确了适用范围和执法主体,规范了应考人员和考试工作人员违规行为处理程序和处理措施,同时明确了对违规试卷、违规考点的认定和处理。该《办法》的发布,将进一步促进注册会计师行业诚信建设,遏制和处理注册会计师考试及组织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行为,从而确保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顺利进行。财政部一直高度重视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工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发布了《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违纪作弊处罚规则》、《注册会计师…  相似文献   

9.
2020年11月央行与银保监会联合印发《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规模做出明确限制,如何有效治理消费金融公司的违规行为成为金融监管领域的核心议题。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将激励机制纳入分析框架,研究消费金融公司与监管机构在动态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并借助理论建模分析二者演化博弈均衡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消费金融公司与监管机构策略选择的外部性,隐含了演化稳定策略的存在性;消费金融公司与监管机构的利益不一致,使得博弈系统可能存在不稳定状态;博弈系统是否存在稳定组合策略取决于监管成本与社会损失的相对大小以及违规发行超额获利与违规处罚和合规激励之和的相对大小。  相似文献   

10.
金融系统的职务犯罪者与法经济学假设的“理性人”基本吻合,将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应用于金融职务犯罪预防是可行的。通过对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成本——收益分析,发现金融职务犯罪的违法成本与预期收益明显失衡,从而导致金融职务犯罪猖獗。为此,加大金融职务犯罪的违法成本成为预防此类犯罪的关键,而提高违法成本则应提高公众的参与度,以提高查处几率。  相似文献   

11.
王奇 《投资与理财》2014,(15):58-59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尤其是P2P,确实广泛存在着夸大宣传的问题。承诺保底收益、使用误导性表述、不提示投资风险,均属于违规行为。但监管力量有限,目前P2P平台的违规行为基本没有受到处罚。而行业要想健康成长,必须合法合规,同时也让投资者建立正确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监管的通知》,对中央企业从事金融衍生业务作出严格规定,要求中央企业有效管控风险,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投机交易。《通知》同时明确,违规从事相关业务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将被追究责任,还特别强调,资产负债率高、经营严重亏损、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不得开展金融衍生业务。  相似文献   

13.
<正>针对小微企业承贷能力不足、银行机构成本收益不匹配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微企业营商环境,畅通政策传导落实渠道,激发金融支持内生动力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以下简称山东监管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普惠金融战略决策部署,以共同富裕工作为总抓手,聚焦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任务和改善预期、提振信心目标,  相似文献   

14.
小产权房的影响、产生根源与整治对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大中城市小产权房现象弊端的多角度分析,证明小产权房对于国家公共利益、城市健康发展、居民和企业微观个体利益都会产生损害。而在现行的制度框架下,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农地逆行定价、规划区内外收益差值过大和违规成本过低。要解决小产权房问题,必须从根源入手切实提升农地补偿标准;合理确立规划区内外的预期,减低规划区外寻租可能;提高违规的处罚成本;构建合理有序的城市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15.
黄卓  陶云清  王帅 《金融研究》1981,(收录汇总):96-114
以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准自然实验,本文采用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违规行为。实证发现:第一,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抑制了企业违规行为;第二,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显著降低了企业违规倾向和被稽查的可能性。同时,社会信用环境改善也显著降低了信息披露违规、经营违规和企业管理者违规;第三,这一抑制作用对于非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较差、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营商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更为明显;第四,社会信用环境改善影响企业违规的机制包括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以及提高信息透明度;第五,社会信用环境改善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风险和破产风险。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的成本和收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外证券市场上屡屡出现的会计信息披露违规现象,其根源就在于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大股东或公司高级管理层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惜造假,且现实中其违规成本和违规收益严重不对称。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造假的成本,将其违规收益减小到最小程度。这样,杜绝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才有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浙江金融》2001,(6):1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5月17日在银行系统防范和打击各种金融违法违规活动工作座谈会上指出,银行系统要充分认识各种金融违法违规问题的严重性,认真汲取银行系统违法违规行为频繁发生的教训,以防范和打击金融违法违规行为为重点,加强内部管理,规范和整顿金融秩序,维护银行资金安全.戴相龙在讲话中要求银行系统要全面落实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会议和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精神,促进银行业在改革中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民间金融体量庞大,资金来源复杂,大部分处于地下或半地下状态,一旦出现问题,波及范围广,影响恶劣,而政府的监管措施对于减少民间金融机构违规运营行为作用有限.本文基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别计算民间金融机构违规运营与政府监管机构监管的收益函数,分析影响政府机构监管民间金融违规运营行为决策的主要因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过分强调加大对违规机构的惩处力度无法降低民间金融机构违规运营的概率,政府监管机构应通过降低自身检查成本、提高自身检查能力,进而降低民间金融机构违规运营的概率.  相似文献   

19.
评估专业人士在工作中经常会涉及评估标的企业由于各种原因经受损失的价值确定。在确定经济损失时经常使用的方法有三种:前后对比分析法(或价差法),标尺法(Yardstick),实际和预期收益对比法。前后对比分析法是将原告在侵权或违规之前的收入与该事件之后的收入作比较。任何在侵权或违规之后收入的减少都假定是由于该事件造成的。标尺法是将损失企业的收益与具有相似业务、产品或者可比的计量模式的那些企业的收益相比较。实际和预期收益对比法是将公司经营的实际成果与预期成果相对  相似文献   

20.
卢雨萱  赵桂芹 《金融论坛》2023,(10):59-68+80
本文基于2010-2020年寿险公司和原银保监会披露的保险业监管处罚数据,实证检验产品市场竞争压力对寿险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寿险市场中竞争压力能够显著抑制违规,符合“竞争—治理”假说,且以上关系在寿险公司为中资公司、业务地区集中度较低以及偿付能力波动较小时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声誉机制是市场竞争影响公司违规行为的潜在渠道,银保监会合并成立使市场竞争对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加有效,市场竞争对公司治理类和业务经营类违规行为都存在显著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