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广告公司与广告主、广告媒介构成了广告业发展中的三角关系。在这三角关系中,广告公司处于"讨饭吃"的"尴尬"地位。虽然广告公司在广告代理业中处于核心位置,广告业的水平主要是看广告公司的水平,但由于广告公司手中的资源有限,广告主、广告媒介有着明显的优势。这种被动的局面使广告公司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人形容广告行业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再加上WTO后外资广告公司大举进入中国,使我国  相似文献   

2.
广告公司以做广告为业,以做好广告兴业。广告公司是玩"智"的——其策划、其创意都是围绕一个"智"字做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广告公司的专业水准的评价,就是对其"智"质高下的评价;而广告公司业界之间的竞争,其"智"的区别也就是其"质"的区别。按理,深谙广告之道的广告公司,会把提升自身形象的广告口号提炼得精致鲜明,以求张扬其匠心独具的智业形象,更好地与企业客户沟通,争  相似文献   

3.
记得2001年,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们云集湖南商学院,进行主题为"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问题的学术探讨当时,大家形成了基本的共识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创意。也就是说,广告公司以创意安身立命,如果没有创意,那么,广告公司必将在这个时代被淘汰。同时,大家也认为,在这样一个时代和发展趋势中,作为广告公司以前作业的内容,被许多其他  相似文献   

4.
这个困扰人类上百年的现代主义命题,如今正在成为中国广告公司的时尚思考。不难看出,这种思考的背后有一种"角色的焦虑"。这是中国广告公司经过二十余年的急速成长后,所面临的"青春期困惑"。本专辑所介绍的案例,或许不是完美的楷模,但是至少能够为新时代的广告公司提供一种"角色参考": 第一、广告公司是"品牌服务员"。什么是服务"角色"?那就是,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认  相似文献   

5.
中国专业广告公司的生存现状与模式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评价广告产业发展的诸多指标中,专业广告公司的发展情况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它反映该国广告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我国专业广告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从公司数量和规模,还是从人员素质和年营业额来看,都获得高速发展。但是中国专业广告公司长期以来的高度分散与高度弱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跨国广告公司全球扩张和中国广告市场全面开放背景下,如何实现本土广告公司市场竞争力的迅速提升,成为业界和学界广泛关注而又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我国专业广告公司发展现状与生存危机"1.从专业广告公司年营业额的递增看专业广告公司…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际上不断出现大企业并购.中小企业重组改建的现象,如汽车业.便是最明显的例子之一。广告业也同样,进行着所谓"大换班"的机构重组。从我们不时听到的"××广告公司组建.××广告集团收购了××广告集团的席位,排名为第×"之类的新闻.便可证明这一点。对于广告公司来说.当广告主的商品和广告在世界上扩大了影响,同时又站稳了脚跟.强化了服务.那么这个公司也就获得了知名度。商品和广告是没有国界的.那些被称作"代理巨头"遍布全球的大广告公司.他们为广告主开展的"品牌争夺战".实际上就是该广告公司与它各国分公司一起进行的一场全球性广告大战。为了获得名牌的广告业务.原来是竞争对手的伙伴.本该是敌对的广告公司同行,现在联手组成了合并的公司。而本土广告公司的广告主也需要在国外广告进入的同时来构建其世界影响.广告公司与广告主的利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论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红 《中国广告》2004,(2):48-50
广告业作为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广告专业人才的数量、质量及其才能的发挥程度便成了广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广告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开发离不开企业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广告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坚持"人本管理",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公司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能,这是广告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01,(6):20-21
第一阶段1992年以前草创与尝试——在垄断中成长 1992年7月前代表性广告公司——广州省广告公司(至1990年左右已经有153人左右)广州市广告公司广州经济开发区广告公司广东省旅游广告公司金马广告公司(从广州开始,后来注册海南,并发展至全国) 南国广告公司(首家打出中外合资牌的广告公司,以珠影为后台) 1992年7月前代表性"地下"军团——白马设计室(主持人韩子定、余希洋等,先后挂靠过珠影,美院等) 新境界设计群(主持人潘殿伟、李耀杰、刘春和、南林、何展东等,私营)  相似文献   

9.
代理制的经济学根据也许只能从广告的市场需求方面来寻找,即广告主在无数次的商业活动中不但明白广告活动由广告公司代理是合算的,而且终于明白"代理制是市场制度和交易规则的理性产物"。但来自广告市场需求方面的理由只能回答广告主为什么需要"代理",却回答不了实际经济生活中发生在广告主与广告公司之间的每一次关系,还需满足来自广告公司方面的若干条件,这就是所谓"代理"的可能性问题。事实上,一方面,谁也没有统计过广告市场每年发生多少广告效果很差或效果一般的代理活动,这种情况说明广告公司的行为还没有从"要代理"过渡到"有选择地代理";另一方面,谁也没有统计过每年有多少代理活动扼杀在"谈判"和"讨价还价"的过程之中,这  相似文献   

10.
刘斌 《中国广告》2012,(3):54-60
2011"品牌无锡"广告创意设计大奖赛十分独特,因为组织者打破了行业创意奖项的常规模式,主动打开广告公司与广告院系的创意资源之门,把地方品牌的需求整合进来,从而改变广告公司与品牌"两张皮"的现有  相似文献   

11.
面对中国市场品牌意识的觉醒,面对中国广告公司发展中出现的优胜劣汰的品牌化趋势,面对广告主对广告公司品牌的日趋重视,现在公开宣称不做品牌的广告公司越来越少了。相反,不少广告公司开始热衷于"做品牌",许多广告公司老总在广告界的各种活动中频频露脸,热衷参加各种评奖活动,并为得奖而不遗余力,他们甚至不惜花钱在经济类报刊及专业类杂  相似文献   

12.
"创意"与"促销"在某些广告人的心中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创意是"阳春白雪",促销可是"下里巴人"呀!然而,当市场上80%以上的产品进入成熟期,促销成为重要的品牌竞争方式时,这两者无可奈何地握手了!因为客户有这方面强烈的需求,视服务于品牌为天职的广告人无法回避。如何把创意的精神贯穿于促销式的策划中,成为新时代广告公司的重要课题。事实上,这也为有创造力的广告公司尤其是本土广告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圈内圈外     
国际著名广告公司李奥贝纳(亚太)集团公司日前被亚洲区广告界权威杂志 Media Magazine评为"2001年度亚太地区最佳广告公司",这是继李奥贝纳全球集团公司不久前被世界最著名的广告创意评估报告Gunn Report 评选为"2001年全球最具创意的广告集团"之后,该公司获得的又一殊荣。"亚太区最佳广告公司"荣誉奖项每年度评选一次,由 Media 杂志的资深行业专家综合各方面指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告》2008,(3):163-163
2008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 2007 年度优秀广告公司颁奖盛典"盛大开幕。会上,中央电视台发布十佳优秀广告公司的获奖名单。具体如下:名次广告公  相似文献   

15.
酸甜苦辣     
在广告公司呆了近三年,也算尝到了一些作广告人的滋味。你也想做一个广告人?但愿下面的文字不会使你改变伟大的理想。一酸:广告公司老总最爱说的话是:"广告公司的创意最重要",但是最  相似文献   

16.
王一然 《信息与经营》2012,(9X):224-225
<正>2012年的中国楼市,政府调控力度依然没有丝毫放松,这对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服务机构——全案广告公司来说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逆市中见成败,地产广告公司在当下极为不利的市场环境下,如何寻找新的突破?如何争取更多客户?带着种种疑问,笔者近日探访了京城十大金牌广告公司"众智集成"的董事长赵烨。  相似文献   

17.
"代理制"试行工作的开展。广告媒体将如何转换运作机制以适应广告业发展之需求,这是各广告媒体所关心的问题。重庆电视台广告部,面对着广告"代理制"试点与入关接轨后广告业的发展等广告发展态势。于5月下旬主动邀请北京广告公司等部分广告公司为主体,"太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广告》2005,(6):191-192
2005年4月23-24日,BBDO广告公司亚太区董事长苏雄、大贺国际广告集团董事长贺超兵、上海广告湾管理咨询公司总经理杨宇时、中国精信整合传播集团董事长陈一枬、阳狮·中国首席执行创意总监兼副总裁王永辉、梅高公司董事长高峻、广东平成广告公司总经理吴晓波等七位4A与本土公司的领军人物,为共同开启广告公司经营管理的成功秘笈,引发了一场"管理,有法无天"的尖锋对决。  相似文献   

19.
在每一个时代,工具和市场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而人性长久以来的稳定性,则是传统广告公司和数字广告公司共同的必修课。大数据的兴起,使得传统广告公司、互联网公司、大广告主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传统广告公司和大广告主缺少数字工具的应用性人才,互联网公司缺少传统广告公司持久以来的消费者洞察和客户把控力。其实,在每一个时代,工具和市场环境都是不断变化的,而人性长久以来的稳定性,则是传统广告公司和数字广告公司共同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广告协会电视委员会、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全国46家电视台、11家广告公司共167条电视广告参加角逐的第八届"印象奖"于94年10月22日在重庆颁奖,共有85件作品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和单项奖。来自全国40余家电视台和广告公司代表出席了颁奖大会。广播电影电视部副部长刘习良在颁奖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