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推动我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部署。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是构建全省“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布局的核心抓手,是贯彻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大实践,对引领全省现代化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瞄准多维度发展目标和多跨度区域定位,切实加强协同合作,把地理位置临近的“一群”城市真正变成有机联系的“城市群”。加快建设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使山西中部城市群在同步推进“两个转型”上取得更大突破。  相似文献   

2.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加快中部地区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住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城乡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为此,本文提出构建城乡共同物流模式的解决思路,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物流上的保证,从而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地方政府因其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异性而具有共同利益,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互利机制的基础.本文认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互利机制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利益分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和信息交互机制.  相似文献   

4.
王丹丹 《大众商务》2010,(6):253-254
地方政府因其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异性而具有共同利益,构成了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互利机制的基础。本文认为建立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地方政府互利机制的途径主要集中在制度方面,主要包括利益分享机制、利益补偿机制、评价激励机制、行为约束机制和信息交互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利益协调问题的忽视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利益不平衡性不断扩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区域的协调稳定发展。区域利益机制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区域利益协调机制、利益补偿与分享机制以及利益辐射扩散机制的缺乏。为促进国内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区域和谐稳定,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应建立健全区域经济利益协调体系,完善区域经济利益机制制度化建设,并遵循层次性原则推进区域利益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基于对区域协调发展内涵的界定,该文分析了产业转移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内生发展机制和外生驱动机制,以及要素流动路径、分工专业化路径、产业集聚路径和空间结构优化路径等四条传导路径。通过机制强化与路径疏通,欠发达地区可使区内要素合理利用,区域自生能力不断提升,区际联系持续加强,空间配置效率有效提高,实现区域发展差距逐步收窄,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区域冲突、区域合作与中部崛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冲突与区域合作是区域关系的两种重要表现形式.由于受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以及在区域利益协调、要素流动及分工合作等领域还缺乏相应的制度基础,中部地区各省问的各种区域利益冲突时常出现,区域合作严重缺失.在"中部崛起"及区域合作日益深化的背景下,中部各省需要化解区域冲突,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中部地区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在我国东部、西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中部塌陷"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三农"问题、工业用地和保护耕地的矛盾、高素质人才匮乏、协调发展意识不足等因素是制约中部崛起的主要障碍.区域联动是实现中部崛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中部六省地处祖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的枢纽作用,在全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区域发展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做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财政政策历来是各  相似文献   

10.
于正东 《全国商情》2007,(4):5-7,53
在中部崛起的大背景下,要实现以长沙为核心的城市群的率先崛起,应当努力发挥其制造业的比较优势,构建竞争优势,选择若干在中部地区乃至在全国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积极培育区域品牌体系,形成金字塔型的区域品牌结构。从而提升制造业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促进长沙城市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表现在多个方面,导致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文章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财政体制因素为切入点,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发现,现行财政体制中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进一步扩大,并由此提出了规范事权划分、推进财政扁平化改革、建立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建议,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法律协调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与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法律协调的作用、机制、领域等问题却关注甚少,本文对我国实现区域经济法律协调的困难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机制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3.
皖江四市区位独特,具有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础条件。只要有效地消除阻碍协调发展的体制、市场等因素,树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理念,以统一规划为前提,采取推进产业互补发展、组建产业集群,加快市场化改革以及促进区域合作等措施,定能担负起安徽东向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  相似文献   

14.
加强区域合作是实现中部地区崛起的一个重要举措,区域内合作与区域外合作存在互动关系。区域内合作为中部地区崛起提供内生动力,区域外合作为其发展起促进作用。中部地区只有实现区域内合作与区域外合作相结合,共能促进,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崛起。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继 90年代中期东南沿海经济起飞之后 ,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板块 :中部 ,正在不声不响中崛起 ,1 999年 ,其许多重要经济指标已接近东南沿海 90年代中期的水平 ,预示着中部经济已完全从中西部板块中脱颖而出并开始进入起飞的前夜。这种新的区域经济格局要求我们制定针对三个不同板块的区域发展政策 ,一是继续加强东部地区发展的政策 ,二是促进中部地区尽快实现起飞的政策 ,三是最近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16.
产业转移理论对中部经济崛起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它是企业追逐利润目标的产物,也是企业实现其规模扩张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深入研究产业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及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河南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要根据经济梯度转移的客观规律,科学构建接受产业转移通道,大力培育科技创新体系,努力营造产业转移环境,积极促进区域内产业集聚。在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上,重新定位区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立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区域特色产业体系。进而河南省才能够高效地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经济问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当前在我国东部、西部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取得巨大进展的同时.中部塌陷现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在分析“中部崛起”在国民经济中的极端重要性的基础上,针对制约“中部崛起”的诸多因素,提出走区域联动这条“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中部崛起是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是推进我国经济二次大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运用税收政策促进整个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较为广阔的作用空间。  相似文献   

19.
广东的经济与金融存在明显的二元结构,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总量大,速度快,金融资源丰富,且对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投资旺盛;东西两翼和北部山区经济发展总量小,速度较为缓慢,金融资源匮乏,投资萎缩,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较低。为了改善广东经济与金融的二元结构,促进广东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灵活运用货币政策,改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战略中的金融协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协调必然要求区域金融协调。解决中部经济凹陷的经济金融战略应当是实行“政府驱动-金融先导”政策,中部金融战略目标是“营造金融洼地,发展中部经济”,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模式是“市场引导-政府驱动-金融先导-区域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