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在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同时也经常受到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干扰,尽管每次通货膨胀的表面原因各异,但从深层次上分析,我国通货膨胀反复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文章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特点的实证分析,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增长与通货膨胀的对应关系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引发通货膨胀的机制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M2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出现了M2与GDP的不匹配增长现象.本文认为是不良资产及非生产性贷款比例较高、存量资产的货币化、外汇储备不断扩大这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M2与GDP的不匹配增长.  相似文献   

3.
李同路 《大众商务》2010,(10):67-67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国M2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名义GDP的增长速度,出现了M2与GDP的不匹配增长现象。本文认为是不良资产及非生产性贷款比例较高、存量资产的货币化、外汇储备不断扩大这三方面的因素造成了M2与GDP的不匹配增长。  相似文献   

4.
对影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 2 0多年来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在世纪之交的今天 ,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起了哪些变化 ,对今后中国经济增长又将起到什么作用 ,本文结合要素供给、技术进步、制度变迁以及城市化诸因素对此进行了分析。认为 ,在未来 10 - 2 0年内 ,中国经济能够保持不低于 7%的增长率  相似文献   

5.
自渐进式的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地处西部的陕西省在经济制度上发生了显著的变迁,集中体现为经济多元化、收入社会化、经济运行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善与提高。本文对这一重大制度变迁进行了量化,并深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对陕西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并且,随着制度改革的发展,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我们按照制度变迁的路线,深化改革,拓宽改革范围,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经济统计数据表明,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显著地快于经济增长速度。基于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Dixit-Stiglitz)模型所构建的内生增长模型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该模型中进口带来中间投入的品种增加,品种的增加是一种技术进步机制,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模型可以得出进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数量关系。对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数据所进行的协整分析支持该理论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本质和影响,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困局的原因。目前,要客观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环境,科学确定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努力保持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水平,合理制定长期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推进利率自由化,谨防信用风险和通货膨胀重现,实现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的成因、本质和影响,解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剖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长出现困局的原因。目前,要客观分析我国经济运行的态势和环境,科学确定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努力保持人民币市场均衡汇率水平,合理制定长期稳定的房地产市场政策,有效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积极推进利率自由化,谨防信用风险和通货膨胀重现,实现经济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经济惯性论与中国改革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资产函数基础上推导的经济惯性理论,解释了不同规模、不同体制国家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在改革开放前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惯性较大,采取"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和改革开放战略,适应了中国国情。与俄罗斯采取的激进式"休克疗法"的经济体制改革相比,中国改革的成本小,收益高。  相似文献   

10.
实证分析表明: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对中国经济的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效应,企业家创业精神对经济的影响在研究期内有波动但2001年以来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而企业家创新精神对经济的拉动一直稳定但维持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1.
转轨以来中国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的数量扩张.这是因为经济非国有化改革作为一种制度创新,是一种增量式改革.这种改革在体制内利益未受影响的条件下,实现了帕雷托式的增长.然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同比改善.究其原因,一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一般都过分强调以利润为中心,忽略环境成本,并且由于融资困难等因素导致了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弱化;二是中国引进的外资不仅在技术和管理创新的扩散效应上没能达到预期效果,而且日益增加的加工贸易通过转移定价方式使中国经济不能充分享有出口增长带来的利润贡献.  相似文献   

12.
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浙江模式”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创业型、市场导向型模式,是一种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表明:非公有制经济的繁荣发展是浙江模式成功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层面出发,结合浙江模式探析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所有制改革的巨大推动作用,将会有崭新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文章预计2013年经济增长7.8%,增长略有改善;CPI上涨2.7%,通货膨胀压力不大。政策将维持中性偏宽松格局。改革的推进将成为中国经济走出低迷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制转型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邓小平领导的中国经济转型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走向现代化进程中继辛亥革命、新民主义革命后的第三次浪潮.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转型已近30年,前苏联及中东欧地区的转型也近20年.这种大规模的制度变迁为经济学的制度分析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转型的内涵.为什么会发生经济转型,转型经济学能不能成为独立学科以及转型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样的一个国家推动实施经济转型,绝非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体制变更过程,而是体制变革与社会转型、改革与开放、市场驱动与行政主导的一支双重变奏曲,中国经济改革的复杂性也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保持30年快速增长的原因一般被归结为改革、开放的推动。然而,实证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单向传导的系统,改革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原因,开放尤其是FDI则是经济增长引致的结果,而不是动因。开放的作用在于为深化改革带来外部压力,迫使改革进一步深化,间接地为维持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因此,继续深化改革,尤其是打破城乡壁垒,构建城乡统一、高效的要素市场,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开放应作为选择性政策,视改革进程的难易,相机抉择开放力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旨在从经济史学的视角探讨工业化之前中国传统经济增长的性质。就现有的文献看,学界对此颇有争议,但相当一部分学者认为,过密型增长是前工业化时期中国传统经济增长的主要模式。本文在解读过密型增长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对学术界就此展开的争论进行了梳理与评价,并力图对中国传统经济增长的动因提供一些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金融系统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主导型两种,在金融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两者有趋同的趋势。而在转轨经济中对金融系统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受产权改革的模式与银行的集中度的影响。对于我国的金融改革,在取向上应与金融市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