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口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人口与区域经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协调度及协调发展水平模型,以广东省四大区域为例,对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四大区域中珠江三角洲处于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类,东翼和山区处于过渡发展类,西翼则为不协调发展类。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城镇化综合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及驱动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城镇化内涵的人口、经济、社会、设施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化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甘肃省1996年和2009年两个时期的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借助GIS技术,运用空间聚类法和空间自相关对城镇化水平的空间演变及分异进行分析。甘肃省城镇化综合水平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大差异。城镇化综合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呈现强集聚分布格局。两时期城镇化水平"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格局始终未改变。区域发展条件空间差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域差异是甘肃省城市化综合水平空间分异产生和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3.
《商》2015,(29)
在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从人口、经济发展、社会生活、资环、城乡统筹等层面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的二级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法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新型城镇化水平的定量化评价思路和框架,采取2013年数据,对河北省11个市的新型城镇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总体来看,唐山发展最好,石家庄次之,廊坊位列第三。研究为河北省新型城镇化水平的评价提供了定量化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从土地利用的人口集约度、经济集约度、社会集约度、生态环境集约度四个方面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基于SPSS分析对广东省21个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进行综合评价,并从区域发展环境、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城市产业布局、政策和制度因素分析差异原因。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本文对健康城镇化内涵进行界定,从经济增长、人口转化、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和环境改善五个方面构建健康城镇化发展二级指标,并构建了涵盖20个三级指标的河南省城镇化健康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2年河南省相关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河南省的18个地级市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河南省18个地市的健康城镇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舟山群岛新区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与第一个国家级新区上海浦东新区进行比较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本文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三个方面建立起一套符合新区特色的城镇化水平评价体系,用上海浦东新区与舟山群岛新区对比,得出舟山群岛新区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条有舟山群岛新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鄱阳湖环湖区工业化、城镇化与人口经济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乐平 《中国电子商务》2010,(8):291-292,294
本文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绕鄱阳湖并拥有湖岸线的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九江县、永修县、德安县、星子县、都昌县、湖口县、余干县、鄱阳县11个环湖县,对其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鄱阳湖环湖区11县人口密度大,但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人口负荷水平重;人口就业率低,就业人口产业分布不均衡,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差异较大,人口城镇化发展慢、水平低,县域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并没有带动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应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实现环湖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讨论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提出新型城镇化应该包括城镇治理现代化、城镇发展的可持续化、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然后运用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熵值法确定权重对浙江2005—2014年新型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了评价,并利用这一指标体系对浙江省11个地级市新型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浙江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上升趋势;第二,浙江省内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均衡,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制约了经济快速发展,推进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改善城镇居民生活环境与条件、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必然选择。对甘肃省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有利于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构建了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甘肃省以及14个州、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依据综合得分对甘肃省进行了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建设是黑龙江垦区“十一五”时期重点项目。遵循科学性、动态性、可操作性、典型性原则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了5项一级指标和15项二级指标,分别涵盖了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人口城镇化、生活方式城镇化、环境城镇化等方面发展状况,并根据德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之后,对黑龙江垦区城镇化建设的评价,更加客观。这一方法对其它地区进行城镇化建设水平评价时亦可采用。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从人口、经济、土地、生活方式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2年合肥市城镇化综合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自2000年以来,合肥市经济水平和基础设施增长速度较快,作为省会城市,经济中心与行政中心一致。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金等要素向省域中心区集聚使经济发展的能力强化,但是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合肥市前期的经济和设施水平较低。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主要由政府行政力、产业集聚力、民营经济拉动力、外资推动力四个方面推动,其中政府行政力对合肥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发挥了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镇化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变革,而产生的一种在空间地域上人口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是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的过程。发展城镇,推进乡村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也是目前我国缓解城市内需不足,减轻农村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压力等一系列问题的必然选择,是保持经济快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城镇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主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城镇化的发展水平既关系到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的发展等问题,也涉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文化环境、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城镇规划、城市支撑力等问题。城镇化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正确了解城镇化发展现状及综合水平,对城镇发展进行宏观评价,准确分析城镇发展动力,及时把握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合城镇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揭示城镇化过程中需求与现状差异,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对策,切实推动城镇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城镇化的发展是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在遵循其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现状分析,可为定性分析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定量依据。1、城镇化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多数地区工业化发展已经处于较高水平,而且愈发显出对服务业支持城镇化的需求。本文以广东省为切入点,选取1990-2012年相关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广东省服务业对城镇化进程影响的对数模型,运用Eviews进行ADF检验、协整检验及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服务业各个方面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用统计数据,证明两者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质。研究表明,服务业聚集提供了就业需求,良好的居住环境,吸引人口向城镇进一步集中,促进城镇化进程。为了更好地促进城镇化发展水平,有必要统筹城镇化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不同行业均衡发展,来促进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基于济南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济南市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城镇化水平等方面阐述人口发展的新特点,从人口城镇化、人口发展与经济转型、人口老龄化与工业化发展失衡和人口计生工作等方面分析了济南市人口服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应利用低生育率水平改善人口结构,推动人口发展宏观管理实现"三个转变",推动流动人口与城市融合,以有效提升济南市人口发展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新型的城镇化要求城镇化不仅是人口和土地规模上的城镇化,而且应注重城市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基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维度构建客观和主观的评价指标,评价分析了永州市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研究结果显示,永州市的城镇化发展质量与湖南省其他代表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随着第三产业的发展,城镇化的发展势头整体良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是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失衡是城市发展的巨大阻碍。密集的城市人口为城市发展增添动力,稀缺的城市土地成为城市重要经济来源。城市发展必须要注重综合资源的使用,要妥善处理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可持续性。本文对我国人口城镇化及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发展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从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居环境和生活保障四个方面界定了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基尼系数双维分解方法对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差距及其来源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健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的空间差距特征。样本考察期内,中国人口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距逐年递减,区域协调性不断上升。区域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距。指标构成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人口结构差距。区域和指标构成双重维度下,总体差距主要来源于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人口结构差距。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城镇化的涵义出发,提出了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产业、文化和社会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安市城镇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之间不协调问题。文章选取淮安市2009—2014年相关数据,定量测算了该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水平。研究表明,2009—2014年淮安市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的协调度较高,但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城镇化的涵义出发,提出了城镇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产业、文化和社会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