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学城的建设对城市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郑州龙子湖大学城和西安西部大学城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自身的发展优势来阐释大学城与城市的互动发展机制,并提出了大学城将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大学城在国内如火如荼地开展.仙林大学城自2002年建设以来.经过几年的探索发展.成为大学城建设的一种典型模式。本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仙林大学城建设的可行性、必然性.对影响其建设的条件及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发展挑战提出完善的建议.以便更好地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大学城建设的总体方向没有错。但是,大学城建设的价值错位,已经或正在影响着大学城的健康发展,若不及时修正,将背离大学城建设的初衷  相似文献   

4.
沈北大学城的形成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8年8月中国第一座大学城--坐落于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东方大学城开工建设以来,全国各地已经建成大学城达五十多个.伴随大学城建设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学正在逐渐地从一种边缘性或适应性组织走向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成为一种核心组织和主导力量,大学城的建设必将实现区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学城作为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在中国大地上迅速崛起,一些城市竞相投入其中,形成了一股建设大学城的热潮,如廊坊东方大学城、南京仙林大学城、广东珠海大学城、上海松江大学城、广州大学城、深圳大学城、重庆大学城等等。截至2008年底,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近60个,涉及到20多个省(市、区)。在大学城建设“蓬勃发展”的背后,  相似文献   

6.
大学城可持续发展的隐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学城的建设始于2000年的河北廊坊东方大学城。此后,各地的大学城纷纷上马,越建越多,越建越大。一场被称为“圈地运动”的大学城建设热潮席卷全国,目前全国已有50多个已建或在建大学城。  相似文献   

7.
大学城目标取向及运行模式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城的迅速兴起,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的新局面。当此大学城建设方兴未艾之际,特别是对高等教育发展较慢而又要借此潮流扬帆直追的城市来说,应很好地把握大学城的创建目标及运行模式,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大学城不是通过搬迁或合并对学校的简单放大,在当今知识经济勃发、经济一体化乃至全球化的大势中,大学城的创建必须超出传统的办学理念,其功能应是多维的,其运行模式应是多元的。一、大学城创建的目标取向(一)革新教育取向,大学城应是教育资源共享的“高校联合国”。加快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我…  相似文献   

8.
<正> 大学城运管模式与特点近年来,大学城的建设成了全国大中城市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实践证明,大学城的建设和运作不能仅仅靠政府,不能仅仅靠大学,也不能仅仅靠企业或社会组织,而是政府、大学和企业三种力量的有机整合。所以,我国成功的大学城建设和运作模式采取的是政府统筹、大学主体运行和社会各界参与的模式。 1.政府统筹。政府统筹是指政府在大学城的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地点选  相似文献   

9.
90年代兴起,源于高校合并和扩招的大学城的建设和运营现状如何,是很多人关心和担忧的问题,而评价结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好的评价方法和思路,本文试图引用平衡积分卡的理论对大学城的学习和成长、内部经营管理、客户、财务方面进行说明,得出大学城运营评价思路,从而为评价和衡量大学城运营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座城市的发展离不开整体竞争实力的提升,而教育的发展是城市整体竞争实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拥有高等教育集群效应的城市来说,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好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如何更好地利用教育带动城市发展,是很多城市面临的问题。文章通过研究南京的三大大学城的学生与南京经济之间的关联性,运用灰关联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分析教育与经济之间的关联性,以期为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城镇财政是指以建制镇为单位而建立的财政 ,加快小城镇建设 ,能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有利于壮大小城镇财政实力 ,有利于促进小城镇财政建设 ;充分行使小城镇的财政职能 ,能促进小城镇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赵秀清 《特区经济》2014,(6):180-181
小城镇建设是县域经济的有效载体,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引擎。宁城县在以小城镇建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主导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产业链条短;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城镇职能雷同;城镇经济发展较弱,规模小,聚集能力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资金短缺,城镇管理水平落后;城镇潜在特色资源突出,挖掘和发展不足等问题。因此要充分考虑产业支撑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进行小城镇建设;培育壮大城镇支柱产业;鼓励小城镇联合发展;培育城镇特色;增强城镇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十年大学城     
阴秀文 《走向世界》2014,(26):42-45
这里遍布山东10余所高校,文化氛围浓厚;这里云集全国众多房地产企业,地域价值巨大;这里有333公顷园博园自然景观,被誉为未来自然生态新城.这就是现在的长清大学城,长清区东部的城中城.  相似文献   

14.
王锋  于奇龙 《改革与战略》2008,24(8):108-110
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管理指令模糊、计划粗略、执行不力是制约小城镇发展的重要障碍。各级政府特别在小城镇建设中有必要引入精细化管理,这是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文章对湖北省汉川市马口镇在小城镇建设中推行精细化管理的实践作了一些总结,并提出完善小城镇建设中政府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作为拉动小城镇建设的房地产业,将会成为这个时期经济社会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但是,目前小城镇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建设,影响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因此,合理地制定小城镇房地产发展规划,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吴庆玲 《特区经济》2011,(12):56-58
新城是首都北京面向21世纪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和战略重点。新城环境建设不仅关系到新城定位目标能否实现和新城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是实现"绿色北京"发展战略的关键点。本文以2005年北京11个新城规划实施以来的环境建设现实为背景,分析了新城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新城环境建设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小城镇发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小城镇发展是以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内源现代化本质上是一种以文化变革推动社会发展的理论。因而,必须形成现代文化精神,实现与环境的协调,体现出自身优势。小城镇发展必须与自身定位相结合,以各自特色形成优势互补关系,在提高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中寻求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以城带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立英 《特区经济》2007,(2):155-156
我国现阶段实行以城带乡,是缩小城乡差距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我国当前的以城带乡,应该利用城市经济、政治、教育、卫生等多方面的优势,辐射和带动农村工业、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信息、教育、医疗卫生等,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在实施以城带乡的过程,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王娟  边策  姚爱科 《特区经济》2008,(6):176-17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而土地则是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中最重要的经济要素之一,在小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对土地的需求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由于土地资源有限性的制约,必然会引起土地资源的紧张。文章对白沟小城镇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丰  杨山  段威 《乡镇经济》2009,25(4):105-10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存在着诸如过度开发、重复建设以及城镇蔓延式扩张造成城镇空间压力等问题。空间管制作为城镇建设中资源配置以及开发模式的有效控制手段,日益成为城镇总体规划中指导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以小城镇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内容为研究对象,从划定分区影响因素、空间属性分区、空间开发分区以及管制要求四个阶段出发,介绍并探讨空间管制分区方法,为小城镇制定空间管制策略提供相关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