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了宏观路网交通状态的分级和评价方法。基于主观评价的方法可以确定路网交通状态的分级标准,以及各评价指标在线性判别模型中的权重,进而可以定量评判路网的交通状态等级。实验证明该定量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地融合路网畅通率、空间负荷裕度等多种特征,能够准确地进行路网交通状态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运营的时空分布特点,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网进行拓扑建模;研究了节点和区间重要度计算方法,并提出能够表征路网运营安全的表征参数.最后以北京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从系统网络的角度辨识系统中的关键节点和表征参数,为城市轨道交通路网安全运营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道路负荷度的北京城市快速路交通状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传统道路负荷度( V/C)可能对应两种交通状态的情况,基于时间占有率重新定义了道路负荷度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确定了北京市快速路道路负荷度的分级标准.该方法能够根据交通流检测器数据对道路交通负荷程度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并通过北京市二环路数据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是一个涉及多因素、多指标的综合评价过程。文章通过梳理研究了国内外在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方面的相关文献资料,将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划分成区域道路交通、路网及路段交通两个方面进行整合研究,并对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研究的主要方法及研究趋势进行了分析,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及我国路网整体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鉴于传统道路负荷度(V/C)可能对应两种交通状态的情况,基于时间占有率重新定义了道路负荷度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大量的统计数据确定了北京市快速路道路负荷度的分级标准。该方法能够根据交通流检测器数据对道路交通负荷程度进行实时、动态评价,并通过北京市二环路数据的实验结果初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分形方法的城市路网交通形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秋平  张琦  刘茂 《城市问题》2007,(6):52-55,62
城市路网交通形态的合理与否是关系到城市交通顺畅与否的基础性要素.运用分形理论及其方法,针对路网覆盖性与连通性,分别建立相应的分形模型,进而通过探讨模型分形意义下的维数,达到分析城市路网交通形态的目的.最后,通过对某城市局部路网的实例分析,验证了将分形方法引入城市路网交通形态分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常丽君 《价值工程》2010,29(26):99-100
城市路网交通状态分析是智能交通系统中动态诱导和交通控制的基础,也是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的重要内容。随着新一代智能化交通控制系统的出现,对于单个交叉口或单条路段交通状态的研究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本文提出交通子区状态判别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杭州市为例,设计李克特量表获取评分,然后构建AHP-GRAM评价模型对各种"治堵"策略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有车族和无车族对"收费式"治堵及限牌等措施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差异;交通需求控制、文明交通管理、交通路网建设和公交优化策略的"治堵"效应依次加强。  相似文献   

9.
郭晓魁  王雅琼  李娟  乔建刚 《物流科技》2013,36(7):35-37,41
为了提高物流园的经济效益,减少对周围路网影响,以交通工程学、流体力学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不同建筑物交通影响范围确定方法的优缺点,结合物流园区的实际交通流特性及周边路网的影响因素分析,得到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范围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利用环境弥散的Fickian扩散原理,构建了物流园区的交通影响范围涟漪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物流园区交通影响范围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0.
城市单向交通系统的应用研究--以长春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保持原有道路交通路网的条件下,单向交通是改善大中城市交通堵塞状况的经济而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单向交通及长春市交通路网情况分析,阐明长春市采用单向交通的优势、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长春市单向交通系统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共享交通是基于互联网+和共享经济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大众出行交通模式。它反映了生态智慧城市发展时代对城市交通的新要求,增加了城市交通的有效供给,提供了方便快捷、绿色低碳的交通方式,是城市交通的新的生产力。当前,共享交通面临发展无序、环境秩序矛盾、规范管理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共享交通的发展。促进共享交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建立共享交通环境秩序管理制度、制定共享交通发展的分类监管制度、打造开放协调的市场环境以及建立城市交通公共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刘玮玮 《价值工程》2010,29(11):136-137
本文对基于用户行为的计算机网络流量模型进行了改进,并将其应用于移动自组网流量仿真中,同时对仿真流量进行了特征分析,得出移动自组网网关流量具有自相似性特征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校园道路有别于一般市政道路,其交通管理亦呈现出独有的特点。论文从交通心理从发,着眼于分析广大师生在参与校园交通中的心理状况,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配合以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从而更科学、更有效地开展校园交通治理。  相似文献   

14.
地铁施工对周边交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以广州6号线长湴地铁站为例,在交通流量数据调查的基础上,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建模交通仿真模型,分析地铁施工对周边交通影响的情况,提出缓解交通拥堵的改善方案,并为后续地铁施工制定交通组织方案提供参考。仿真结果表明:改善方案使得长湴地铁站周边交通的车辆延误时间降低18.7%,停车次数降低26.2%,行程时间减少4.8%。  相似文献   

15.
交通需求和交通能源需求预测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外普遍应用的预测交通需求量和交通能源需求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方法进行了回顾、总结和比较。这些方法被分成两大类:集合模型和非集合模型。前者将出行行为看作一种平均的行为,主要用来预测宏观和长期交通需求,最常用的模型是经济计量模型;后者建立在效用理论的基础上,更注重家庭和个人的选择,主要预测微观和短期的交通需求量和评价交通政策,通常使用的模型是逻辑模型和预算模型。  相似文献   

16.
何维峰  周溪召  谢波 《物流科技》2014,(12):138-141
随着社会快速的发展,高校不断扩大规模,跨校区的工作使得教师自备车数量逐年迅速增长;同时外界与高校的联系也愈加密切。从而在校区行驶的车辆陡然增多,这样可能会造成交通安全隐患。文章从高校校园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在分析交通稳静化保障高校校园交通安全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交通稳静化在高校校园交通安全中的应用时所要考虑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7.
基于百度地图实时路况的调查资料,应用ArcGIS中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模块和局部空间聚集性模块方法,对昆明市交通拥堵进行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全局聚集分析中昆明市交通拥堵点呈现聚集性分布,局部空间聚集性分析中昆明市交通拥堵点局部聚集性强,分布区域集中在商业、客运中心和旅游休闲区域,空间上临近区域拥堵情况类似,土地利用性质对周围的交通存在显著的影响。拥堵的时间规律特征主要受人们活动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网络流量测量技术不断涌现,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采纳并在设备中实现。文章介绍了网络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和概括了已有的网络流量测量技术特点,并对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网络流量测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的网络流量测量技术不断涌现,其中一些研究成果已被采纳并在设备中实现.文章介绍了网络测量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和概括了已有的网络流量测量技术特点,并对该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